孩子停止长高的5个迹象,若全中,身高或已定型!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28 17:59 2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文 | 水沝淼健康

编辑 | 水沝淼健康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小时候,谁还没幻想过长成一米八、一米七的“高挑选手”?但现实往往是——早上起来照镜子,发现自己还是那个小短腿!到底孩子还能不能再长?长高的“窗口”是不是已经关闭了? 别急,今天咱们就聊聊,孩子停止长高的5大信号,看看你家娃是不是“定型”了!

你以为孩子的年龄=骨骼的年龄?太天真!“骨龄”才是决定孩子还能不能长的关键!

简单来说,骨龄就像是孩子身体的“成长日记”。如果骨龄比实际年龄大,那就说明骨骼发育快,可能提前“封顶”!一旦骨骺线闭合,身高基本就定了,再怎么补钙、拉伸、倒挂金钩都没用!

想知道骨龄咋样?去医院拍个“左手腕X光片”,医生一看就知道孩子的“身高余额”还剩多少!

正常情况下,孩子每年都得有点“长势”。学龄期(6-12岁)每年长5-7厘米,青春期(女生10-14岁,男生12-16岁)每年蹿个8-12厘米是正常操作!

但如果你家孩子突然一年长不到3厘米,甚至完全停滞,那就得警觉了!这可能意味着,他的“身高列车”已经快到终点站了!

不过别慌,先观察半年,看看是不是“暂时休整”。如果连续一年都不长,赶紧去医院查查骨龄、激素啥的,别让黄金发育期白白溜走!

你发现没?有些孩子小时候长得特别快,个子一马当先,但到了初中就被同龄人反超,这可能是性早熟在作祟!

正常来说,女孩8岁前、男孩9岁前就开始长乳房、变声、长喉结,可能是性发育提前了! 这意味着,生长激素的“战斗时间”缩短了,身高潜力可能被提前“透支”!

早长未必高,后程才是王道! 如果孩子性发育特别早,家长别犹豫,赶紧去医院评估,看看有没有办法帮孩子“稳住身高”!

身高,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如果爸妈都不高,那孩子的先天身高上限就会受到影响。

有个简单公式能算出预估身高:

男孩身高=(爸爸身高+妈妈身高+13cm)÷2女孩身高=(爸爸身高+妈妈身高-13cm)÷2

当然啦,这只是个大概数,后天的营养、运动、睡眠、激素水平,都会影响最终身高! 所以,别因为基因“认命”,只要骨骺线没闭合,科学长高还是有戏的!

这年头,孩子们的作息比996的打工人还惨——熬夜刷短视频、躺床上玩手机、早餐随便凑合……唉,这样的生活方式,身高哪儿还能涨?

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在晚上10点到凌晨2点,深度睡眠时分泌最旺盛。 如果孩子老是晚睡、睡眠质量差,生长激素就只能“摸鱼”,身高自然也“躺平”了!

吃得不好也是一大坑! 钙、蛋白质、维生素D、锌……这些都是骨骼“修建材料”,缺一不可!所以,别光盯着奶茶零食,鸡蛋牛奶肉类都安排上!

如果孩子还没完全“定型”,家长们可以抓住最后的机会,从3个方面入手,尽可能让孩子再冲一冲!

第一,保证充足的睡眠。晚上10点睡觉,别熬夜! 深度睡眠=生长激素的“黄金生产期”,不睡够,身高真的会吃亏!

第二,合理饮食,别挑食!蛋白质、钙、维生素D一个都不能少。 奶制品、瘦肉、鱼虾、豆制品,变着花样给孩子吃!

第三,运动是天然“长高神器”!跳绳、篮球、游泳、引体向上……这些运动能刺激骨骼生长,别整天窝家里玩手机!

身高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基因决定上限,后天努力决定是否触顶! 别等孩子成年后才后悔没早点重视,趁着骨骺线还没闭合,科学管理,未来或许还能再高一点!#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帮助,赶紧转发给更多家长,让大家都来看看孩子的“身高余额”还剩多少!

参考文献

中国儿童骨龄标准(TW3法),中华儿科杂志,2022

《青春期生长发育指南》,中国营养学会,2021

WHO儿童生长标准,世界卫生组织,2020

来源:水沝淼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