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开放式耳机(Open-Ear Earbuds)是近两年迅速崛起的一类耳机,在推出后不少传统音频品牌纷纷推出了耳挂式或者是勾耳式的开放式耳机。
开放式耳机(Open-Ear Earbuds)是近两年迅速崛起的一类耳机,在推出后不少传统音频品牌纷纷推出了耳挂式或者是勾耳式的开放式耳机。
开放式耳机出现主要是满足了过去的入耳式耳机(in-Ear Earbuds)两个在使用中的痛点:一是有一些人不太喜欢耳道塞入耳机导致的肿胀感和不适感;二是有一些人在使用耳机时也需要同时听清外部环境的声音,比如运动人群、办公族、驾驶员等。
在前两年,由大品牌推出的开放式耳机往往价格不菲,一些国内厂商推出的耳挂式开放蓝牙耳机也要买到一千多元。
当然也有一些国产厂商推出了价格不高的型号,不过这些价位低的耳机往往有三个问题:一是做工和材料不是很理想,欠缺精致感和设计感,有些挂耳部分的柔软度不太够;另外一个问题是声音的表现不是很理想;第三个问题就是蓝牙耳机的连接稳定性,还有延迟的问题。
不过随着开发经验的积累和技术升级,现在不少低价位的挂耳式开放耳机在整体表现上令人不由得刮目相看。
品牌:虹觅 型号:虹觅 Ultra 单元类型:16.2mm大动圈单元 蓝牙版本:V5.4
编解码:AAC/SBC 重量:单耳机约8g,含充电盒约66g 防水等级:IPX6
多设备连接:支持(两台)模式:音乐/防漏音 续航:8小时(耳机)+32小时(充电盒)
参考价:约390元
本文开箱的虹觅Ultra参考售价约三百九十元,但是在设计、做工、听感表现上可圈可点,性价比很高;
外观材质
虹觅Ultra腔体为白色塑料,另外也有黑色款,表面工艺是磨砂质感,解封及细节处的做工都不错,不会有“廉价“的感觉,整体外观简洁干净,整体干净挺有品质感的。
腔体上圆形部分是触摸控制区域。
充电续航
充电盒子是扁平的设计,表面积大,但是如果放在口袋里面比那种比较厚的圆的充电盒子要舒服。充电盒子在两只耳机中间有一个复位按键。采用霍尔开关,翻开盒子耳机就进入连接状态。
耳机单耳机续航时间是8小时,充电盒子可以提供额外32小时的续航。
触片式充电口
虹觅Ultra在充电接口上做了一些改进,采用了面积较大的触片增大接触面积。相对于传统的小触点充电能更好的的避免因触点上有杂物或者耳机没有放到位到没充进电的问题。
耳机盒子给耳机充电时支持快充,充电5分钟耳机可以听两小时左右。
挂耳部分是亲肤的的硅胶,而且比较柔软,可以拉伸到很大幅度,粗细也比较合适。亲肤的硅胶有较大的摩擦力,戴在耳朵上耳机很服帖,如果是跑步时候使用,不会动来动去。
佩戴感受
佩戴时由于挂耳部分比较细,所以不会有“膈”耳朵的感觉,戴眼镜时也不会和眼镜腿冲突。而且耳机比较轻,单只重量8g,如果是上班或者开车佩戴几个小时都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
另外这款耳机支持到防水等级较高的IPX6级,相对于大部分只能到IPX4、5级的入耳式耳机,运动时候更不怕被汗水浸湿,甚至可以直接将耳机用水冲洗。
(IPX6级防水标准测试方法:喷水压力水流强度为 100 升 / 分钟,水压约为 100kPa;
喷嘴与被测设备表面的距离为 1.5 米、喷水持续时间为至少 3 分钟。)
蓝牙版本
现在还有不少使用蓝牙V5.0、5.2传输协议的真无线耳机,按个人的使用经验,这两个传输协议的蓝牙耳机大概率有延迟的问题,要谨慎购买,蓝牙V5.0实际上是2016年提出的技术标准,V5.2是2022年的技术标准,实际上有些落后了。
比如你要买一只开放式耳机开车听导航,它的语音播报可能就会延迟一些时间,本来要转弯的路口就错过播报了,玩游戏也是,会出现声画不同步的问题。
虹觅Ultra用到的是最新的2023年版推出的蓝牙V5.4,在传输性能上解决了过去蓝牙耳机的比较烦人的连接稳定性和延迟问题。使用过程中基本感受不到它的声音有延迟。
连接性能
从连接我的手机的属性来看,这款耳机支持的是SBC/AAC编解码协议,两种协议的优点是传输稳定,延迟比较低。
LDAC/aptX HD两种高码率传输协议并不支持,一是会增加成本;二是意义不大,高码率传输协议传输的音频信号在开放式耳机上并不能给声音听感带来很大的提升。还不如就用连接最稳的SBC/AAC编解码协议。
这款耳机实测可视状态下,15米左右都能稳定连接,而且隔墙也能连接。
音质听感
对于开放式耳机而言,听感是个大问题,相对于入耳式、封闭式耳机,开放式耳机的声音在到达耳道之前,泄露比较多,尤其是低频的声音,所以前两年很多开放式耳机的声音都相当“干瘪”在听感上让人不太满意。
虹觅Ultra用了16.2mm的大动圈单元来提升听感,一般的入耳式耳机和耳挂耳机12mm就算是大尺寸单元了。
大尺寸振膜单元一般情况下更容易得到更大的响应范围和更好的瞬态响应。
虹觅Ultra听起来中低音清晰度较好,虽然与全封闭的入耳耳机相比声音细节差一些,但是在开放式耳机里面算是比较好的。
低音可能是这款虹觅Ultra能够和同类型,相近价位开放式耳机中拉出明显差距优势的地方。虹觅Ultra的额低音能够感受到明显的下潜感,声音有一定弹性,在开放式耳机中是比较好的了。当然和入耳的封闭式耳机相比声场和层次感会差一些,会感觉人声离你稍微有点远,但这也是目前挂耳式开放耳机很难解决的问题。
在音量表现上,开放式耳机的音量都会显得比较小,虹觅也会有点那种“我音量开到最大,但是好像响度没有我的入耳耳机高的感觉“,开放式耳机一方面音量做很大有难度,会更耗电,第二个做大了漏音可能比较多。
其实我觉得它的最大音量也够用了,能比较清楚的听清音乐、游戏音效等。它也有一个“防漏音“模式,点击三次功能键就可以切换,不过防漏音模式下音量会显得更小。
开放式耳机的出现主要需求就是开头我们说的两个点:一长时间佩戴耳朵舒服。二是戴着耳机的时候还需要听见外界的声音。“所以只要在这两个“功能性”需求上能满足需求,就算是达标的耳机。声音的表现一般是次要的一个需求,而虹觅Ultra的声音表现在同价位的挂耳开放耳机里面算是比较能打的。
虹觅Ultra在连接性能上比较好,这是一个加分项,还有就是它的外观佩戴确实不错,在写评测文章时拍照的妹子都夸了好几次。就三百~四百这个价位来说,这款挂耳开放式耳机可以打很高的分数。
来源:小园科技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