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来了,知识付费不会团灭的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5 14:26 2

摘要:在 AI 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知识付费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从业者们或焦虑于被时代抛弃,或积极探索借力 AI 提升服务。文章以作者亲身体验及行业观察为例,剖析 AI 如何为知识付费提效、重塑行业格局,以及从业者应如何抓住机遇实现升维发展。

在 AI 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知识付费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从业者们或焦虑于被时代抛弃,或积极探索借力 AI 提升服务。文章以作者亲身体验及行业观察为例,剖析 AI 如何为知识付费提效、重塑行业格局,以及从业者应如何抓住机遇实现升维发展。

4月底的时候,应小鹅通的邀请,去一次300多人的线下大会做了次分享

大会的主题关于AI+私域

正好,在这块有一些想法,和大家聊聊

1. AI的到来,到底带来了什么

从去年到现在,我就看过好几篇追热点的文章,说AI来了知识付费要团灭

在我去年还没开始用AI的时候,我的确会有点恐慌,心想那我的职业生涯就完蛋了

但是经过了这几个月,我反而越来越平静了

对抗一个新事物带来的恐惧,最好的办法,是去拥抱这个新事物

我现在用的最习惯的是DEEPSEEK

我会用他来干嘛呢,用在自己身上,以及当我在做私域陪跑交付的时候,会用在我的交付上

比如:写朋友圈,我会丢给DS一个指令,让他给我写朋友圈,那效率真的很神奇,要多少条有多少条

但是呢,我并没有完全copy复制

为什么呢?我举个例子

这是我想让DS给我写一条朋友圈,我给他的提示

如下是TA生成的朋友圈给我

你看,DS有时候真的有点放飞最后,我融合了我自己想讲的话,和他的一些不错的句子,整合成了一条我的朋友圈还有最近我帮我一个客户做发售,需要给他写朋友圈SOP规划,一共100多条

因为

因为里面要做到至少70%以上是客户可以直接复制黏贴的

这项工作,之前人工操作,可能需要花大半天

现在,我用Deepseek,100多条的朋友圈,加上我的一些修改调整,1个小时内搞定

看到这里,不知道你们是什么想法

AI的到来,到底带来了什么?

我的答案:AI最大的改变是提效,而不是改命

作为知识付费从业者,帮助我在做课程,做产品详情页,写朋友圈,写公众号,写直播稿等,都会帮我提效, 大大节省我的时间

2. AI红利分配:服务者升维VS信息贩子退场

我先说说,AI的到来,对知识付费行业,哪部分人群最不友好

第一,只卖课程,特别是录播课的IP

第二,”知识二传手”的IP:没有原创方法论的内容拼凑者

现在随便问AI一个问题,免费给你提供360度内容解析

AI都可以生成10万字的行业报告,足够摧毁这种靠信息的差盈利模式

你想:AI能免费回答的问题,为什么要付费买课?

AI在免费,知识付费在崩溃

说的就是这两类IP

自从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今年开始已经不主卖我的课程产品了

我开始主推我的陪跑服务

因为,越是AI时代,越缺这种可以给客户带来结果,陪伴式的解决方案

前两天刚好有一个学员,是一位在线下做了10几年的线下培训师,专门给企业做内训讲企业管理之类的

他说最近在尝试做IP,一直找不准定位

也问了DS,DS也给出了好几个方向

但是,自己觉得都不好

你看,这个AI时代,不缺知识,不缺方案,缺的是什么?

所以,我现在越来越不焦虑,因为我知道我的服务,不会被AI取代

像我这样的强交付型从业者,AI正成为我们服务的放大器

3. 怎么能够更高质量的用好AI

因为看到一些同行老师,也在开始卖智能体的工具了,所以我也在思考

什么才算是好的智能体?

为此,我之前,专门找这个行业的一个老师请假过,给大家看看

总结来说,就是智能体,可以更精准的回答你的问题

比如,有专门写朋友圈的智能体,有专门做短视频选题的智能体,有专门做定位的智能体

但是,问题又来了,什么样的智能体才算是好的智能体?

很简单,做一个智能体,主要需要用到工作流和方法论

那同样是一个写朋友圈的智能体,做这个智能体的是是两位不同的人

A: 是这方面的大V,专家,出过相关书籍,也带过很多学员

B: 和A对比,有点差距

你觉得谁做的智能体,会更好?

当然是A, 因为在他的智能体中用到他的知识库,方法论

只有最懂业务细分场景的人,才能把智能体的能力发挥出来

4. 每个阶段的IP,需要用到哪些AI/智能体

上个月,去见了一位老板,专门做实体商家的,公司几百人

他问了一个他最感兴趣的问题:之前我们给销售培训的那一套,能不能喂给AI,让他降本增效?

你看,对于大IP, 不管是上面这位老板,还是类似我之前服务过的博商系,网易系等大IP,有着大几十,上百人的销售团队。

我觉得目前最需要用到的是:AI销售

相当于,过去你们需要100个销售,现在用AI销售,把销售的工作流和方法论,做成一个销冠智能体,就可以1个智能体抵10个销售

对于中小IP呢,我觉得其实每个阶段都可以用到,从定位,到私域成交,到公域流量,关键还是你怎么用

说起来,不管是针对哪个阶段的,都是4个字:降本增效

降本增效的前提,是你有自己的业务

如果当你自己业务还没跑通的时候,你去研究AI怎么帮你降本增效,有点本末倒置了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