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乡村卖豆腐的小贩,那个我帮助多年的老人临终前请求:叫声爹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5 14:24 2

摘要:但是父亲老了,干不动了,把他叫了回来,非得让他接手他的豆腐生意。

1

许建强正在自家的豆腐作坊里忙碌,他做豆腐卖已经15年了。

15年前,那个卖豆腐的是他爹。

而他那时还在外面工地上打工赚钱,养活妻子儿女。

但是父亲老了,干不动了,把他叫了回来,非得让他接手他的豆腐生意。

许建强本来是不愿意的。

卖豆腐能赚多少钱呢?他去工地干十天的钱,就能顶父亲辛辛苦苦卖一个月豆腐。

但是面对父母期待的目光,想想父母老了需要陪伴,他不忍心拒绝。

他接过父亲的豆腐作坊,开始穿梭在乡村弯弯曲曲的小路上,走家串户地卖着他的豆腐,从40岁坚持到今年,已经55岁了。

在这15年里,父母走了,儿女大了,而他自己也在慢慢变老。

这时他的手机响了起来,是一个陌生来电。

许建强接了电话。

电话那边是彭家村的村长,他火急火燎地在电话那边请求:“老许,快来我们村,那个彭树清老汉不行了,嚷嚷着要见你。”

许建强愣了一下,还是答应了。

他手脚麻利地拿了几块水豆腐,又带了些钱,骑上小三轮飞快地向彭家村蹬去。

那个彭大爷,他已经无私帮助好多年了。

2

许建强记得,他第一次见到彭大爷,是在冬天里。

那时天气有点冷,北风呼呼刮着人的脸,许建强在父亲的带领下第一次来彭家村卖豆腐。

彭大爷就站在门前的香樟树下,颤颤巍巍递过一元钱,说:“买两块豆腐。”

在去彭家村的路上,父亲就把村里的豆腐主顾情况稍微给儿子说了一遍。

他重点介绍了这个叫彭树清的老人。

这个老人,老伴去世得早,有一个儿子,他为了供儿子读大学,去石山砸石子被碎石反弹进右眼,没及时医治,右眼瞎了!

他的儿子大学毕业留在城里,刚开始还一年回来一次,后来听说结婚成家了,就很少回来了,再过了三五年,电话也没了,变得杳无音信。

彭老汉想儿子,打儿子电话,儿子曾经的手机号码成了空号。

他千里迢迢找去儿子曾经的单位,那是一家私企,人家说他儿子好几年前就辞职走了,据说去了北上广,但具体在哪,他们也不知道。

彭老汉闷闷地回到家里,病倒了,因为伤心过度,导致左眼视力也下降厉害,看人看物都是模模糊糊的。

他不能打工赚钱了,靠捡废品卖了为生,每次许建强父亲去了,都会买两片豆腐,从开始时的一元两块豆腐,买到后来2元两块豆腐,但是许建强父亲,卖给他还是一元两块豆腐。

“是个可怜人!能帮就帮点吧!"父亲总结。

他叮嘱儿子,给彭老汉的豆腐,就一直这个价卖下去,不能涨价。

许建强点头,那一刻瘦小佝偻的父亲,在他眼里,突然变得温暖而高大。

而彭大爷第一次见到许建强,努力睁着他的左眼,目不转睛地盯着,嘴里含叨着:“像我儿子。”

3

从许建强家骑小三轮到彭大爷家,要三十多分钟,山路蜿蜒,路况不好,只能慢慢骑。

这条路,许建强每个星期都要经过一次。

许建强记得,刚开始那些年,只要他去彭家村,用喇叭吆喝着卖豆腐,彭大爷就会等在门前的樟树下,拿着一个豁口的菜碗,静静地等着他。

老规矩,一元钱两块豆腐,一直没变过。

后来有一天,香樟树下没有见到彭大爷,许建强不放心,见门开着,拿着两块豆腐走了进去。

原来是彭大爷在外捡废品时,一不小心摔了腿。

老人躺在床上,疼得直叫唤,许建强说送他去医院,他不同意,说花那钱干嘛,躺躺就好了。

看着床上孤苦伶仃的老人,许建强倍感辛酸,那天,他帮老人搞好饭菜,给他干了些七七八八的活。

他走时,老人呐呐地自言自语:“儿子,你在哪儿呢?怎么不回家看看爹呢?”

许建强去找了村长,将彭大爷的情况说了一遍,让村长想想办法,看能不能找到他的儿子。

村长叹了口气说:“老许,我们试过了,他原来的电话是空号,打工的单位也换了,不晓得去哪儿了!除非报警,告他不赡养老人,看警察能找到他不,但是彭大爷不同意啊,说他儿子在外不容易,自己不能这样做。”

那段时间,许建强每天去趟彭家村,把在家搞好的饭菜送给彭大爷吃。

他记得父亲跟他说彭大爷的那句话:“是个可怜人,能帮就帮点吧!”

4

许建强赶到彭树清老人家时,村长正等得焦急,彭树清老人躺在床上,眼晴闭着,仿佛睡着了。

许建强坐在床前的木凳上,握住他的手,轻轻喊:“彭大爷,我给您送豆腐来了。"

听到许建强的声音,彭大爷努力睁开了眼睛,他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许建强,仿佛在鉴赏一件稀世珍宝。

半响,他怯怯地叫:“儿子,你回来了!”

许建强忍不住落泪。

村长上前问:“大爷,您饿吗?让他给您做饭吃?”

老人点头,脸上露出虚弱的笑容。

许建强来到厨房,村长其实已经从家里端来了饭和菜。

许建强把带来的豆腐做好,把村长带来的饭菜热好,端到彭大爷床前,开始喂饭给他吃。

那顿饭,彭大爷吃了将近半小时。

吃完饭,他认认真真对村长说:“村长,你给我做个见证,我死后所有的东西都留给我这个儿子。”

他指了指许建强。

村长提醒:“大爷,他是卖豆腐的许老板,不是您儿子。”

大爷执拗,说:“是我儿子,比我亲儿子还亲!屋漏水了是他帮我修的,我摔骨折了是他天天给我送饭擦澡收拾屋子,儿子,叫声爹。”

老人一脸期待地看着许建强,他的目光里有恳求和无助。

许建强没有犹豫,他大声叫:“爹,儿子来看您了。”

彭大爷的眼里顿时有了光芒,他从枕头下摸出一个装着东西的塑料袋,硬塞到许建强手里。

然后微笑着闭上了眼睛。

彭大爷的后事,是彭家村村长和许建强一起操办的。

彭大爷有亲生儿子,享受不了五保户的待遇。

村长拜托人寻找彭大爷的亲儿子,亲儿子短时间找不到,丧事却不能拖。

是许建强披麻戴孝送走了老人。

大爷留下的全部家产,除了这所红砖砌成的平房,还有他交给许建强的塑料袋里装的定期存折,里面三百两百地存着,总共才两万八千零五十元。

这些钱用来办理彭大爷的后事。

彭大爷入土为安,哪怕再省吃俭用,也花了三万二千元,少了的钱,是许建强和彭村长垫上的。

村长问许建强要不要过户彭大爷的房子和宅基地,彭大爷的临终遗言,他录了像的,可以作为凭证。

许建强摇头。

村长好心提醒:“他认了你当他儿子,你也帮了他这么多,还叫了他爹,该得的。”

许建强想了想回答:“把它留给彭大爷的亲儿子吧,也算是大爷留给他的最后一个念想吧。”

他骑着卖豆腐的三轮车,朝村长挥了挥手,在阳光下渐行渐远。

从此以后,那棵香樟树下站着等他来的老人,再也不在了。

他不忍心让老人失望,所以叫了他爹,临时当了他的儿子。

来源:亦言亦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