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刘再复的性格组合理论强调人物性格是由多种对立元素构成的有机整体,这种理论不仅适用于文学人物分析,也为解读艺术形象提供了新视角。白蒲古建筑群中的石狮,作为承载历史文化的艺术符号,其身上融合的复杂元素与性格组合理论高度契合,深入剖析有助于理解其背后深厚的思想艺术价
从刘再复性格组合理论看孙祥虎《蒲塘寻迹话石狮》白蒲石狮形象的思想艺术构建
纪红军作
引言
吾文学创作导师,挚友孙祥虎的《蒲塘寻迹话石狮》一文,把白蒲在狮形象作了时代新定位。生动地具象灵活体现了刘再复性格组合的文艺理论。具体解析如右。
刘再复的性格组合理论强调人物性格是由多种对立元素构成的有机整体,这种理论不仅适用于文学人物分析,也为解读艺术形象提供了新视角。白蒲古建筑群中的石狮,作为承载历史文化的艺术符号,其身上融合的复杂元素与性格组合理论高度契合,深入剖析有助于理解其背后深厚的思想艺术价值。
白蒲石狮的性格元素对立统一
威武与温顺
从外形上看,白蒲石狮如法宝寺大雄宝殿门前的青岗石巨狮,三米多高,高大威猛,展现出“百兽之王”的震慑力,是力量与威严的象征,这是其性格中的阳刚、强势一面 。然而,像老街五世同堂坊下作拱揖祝福状的赭石黄狮,又呈现出康乐和气的温顺姿态,这种温顺并非软弱,而是与威武相对立又统一,体现出石狮在不同场景与文化寓意下的多元性格。在传统观念中,狮子作为辟邪驱恶的吉祥物,既要以威武之态镇妖驱邪,又需以温和之姿护佑一方,庇佑人们生活安康,二者融合于石狮形象中。
传统与现代
在历史的长河中,白蒲石狮承载着传统的文化内涵。自东汉传入中国后,伴随佛教传播成为图腾,与王权、辟邪等概念紧密相连,其底座花纹雕刻如“平升三级”“富贵长春”等象征意义,以及头部鬈毛疙瘩代表的封建官府等级标志,都是传统历史文化的沉淀。步入现代,石狮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成为街头、公园门前威武和健美的象征,造型上更加生动逼真、千姿百态,在保留传统神韵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审美与工艺,完成了从传统守护象征到兼具艺术审美价值的现代转型,实现了传统与现代性格元素的交织。
石狮性格的动态发展与历史映射
不同历史时期,白蒲石狮呈现出动态的性格发展。汉代石狮生有双翼,古拙神奇,受西亚雕刻影响,体现出文化交流初期的独特风格,此时的石狮性格充满神秘与新奇。南朝时期的石狮线条简洁、高大威武,很好地发挥了护卫者作用,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威严与力量的崇尚。隋唐石狮趋向写实、工艺精巧,展现出盛世的自信与对艺术精致化的追求;宋代以后趋向秀丽,清末转向温顺柔媚,失去原有气势,这与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息息相关 。如清末政治腐败,社会风气萎靡,石狮的性格特征也随之改变,成为时代变迁的艺术见证,其性格在历史进程中不断演变,反映出社会文化的起伏。
白蒲石狮性格组合的艺术感染力与文化价值
白蒲石狮性格组合使其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们不再是单一、刻板的形象,而是蕴含丰富情感与文化信息的艺术载体。游客看到这些石狮,既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又能领略到现代艺术的魅力。从文化价值角度看,石狮融合的多种性格元素,是白蒲古镇乃至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缩影,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不同时代社会风貌的记忆,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文化纽带,在艺术与文化领域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著名乡土作家孙祥虎本文,让白蒲石狮以其独特的性格组合,在思想艺术层面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与升华,借助刘再复性格组合理论剖析,为深入理解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密码与艺术成就提供了有力路径,也为研究其他艺术形象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来源:简单花猫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