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家闺女今年大四,大学学的是计算机类专业,参加了25考研,目前已被目标院校拟录取。
我家闺女今年大四,大学学的是计算机类专业,参加了25考研,目前已被目标院校拟录取。
我家孩子是大三寒假决定考研的。
而对于计算机类专业的同学来说,专业课考研试卷,分为两种选择模式。
一是自命题。
所谓自命题,是指专业课考研试卷由各个高校自行制定考试题目,而不是全国统一试卷。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是报考江南大学的计算机专业,那么计算机专业课试卷,将由江南大学学校的老师出题。
二是统考。
所谓统考,就是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出题,卷子是一样的。
考的专业科目书一共有4本。
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统称为408。
两者做功课一对比就知道,考自命题相对比较简单。
你的目标院校专业课考试科目有可能是4本书中的其中一本,比如有的大学专业课只考《数据结构》,有的是考其中两本,或者三本。
总体来说,自命题专业课学习压力要小于统考,相对难度系数小,更容易学。
但选择自命题会有三个可能的弊端。
一是,报考人数扎堆,大家都想挑选一个难度系数低一点的大学,便于好上岸,结果有可能报考人数多,无形之中竞争压力也增大了。
二是选择自命题会存在九月份前临时通知改为统考的风险。
我们知道,每年的九月份,学校会公布考试大纲,招生简章。
有些学校可能会提前通知考试教材会变动,有些学校直到九月份才通知。
如果你提前锁定这所自命题学校,这大半年一直是按照自命题去准备的,学校突然宣布考试教材改变,会让你措手不及。
后面不得不重现择校,必将会打乱你原本的学习节奏。
比如,我闺女一同学,原本考研目标院校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谁知道这所学校九月份才通知改考408,最后不得不重新择校,很被动。
三是考自命题的学校,卷子是学校自己出的,需要自己去找往年真题。
而考统考的,比如计算机专业,就是考408,卷子是全国统一的,选择统考,不用操心不同院校考试内容的“曲曲绕绕”,可以一门心思复习。
我建议,如果在备研之初,就有清晰的目标院校,就按照学校考试科目去准备。
如果一开始没有目标院校,想根据后期自己学习程度再选择学校,那就按统考科目408去准备。
从改考趋势来看,后面几年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改考408。
按照408准备,择校的范围更广,第一志愿如果没有上岸,更好调剂。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仅供参考。
来源:云云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