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替代势不可挡:破局大型企业ERP国产替代多重挑战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7 09:45 1

摘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全球经济格局加速重构,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从“选择题”升级为“必答题”。根据工信部《“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我国关键软件核心技术需实现突破,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显著增强,信创产业生态全面完善。在此背景下,企业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全球经济格局加速重构,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从“选择题”升级为“必答题”。根据工信部《“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我国关键软件核心技术需实现突破,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显著增强,信创产业生态全面完善。在此背景下,企业数智化与信创国产替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而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国产化替代更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安全高度,成为央国企“对标世界一流”行动的关键一环。


数智化与信创双轮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数智化转型是企业突破增长瓶颈的核心路径。埃森哲《2023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显示,中国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的企业营收增速是行业平均水平的3.7倍。通过AI、大数据、云计算三大技术融合,企业能够实现业务敏捷化、管理精益化与运营全球化。


与此同时,信创国产替代被写入《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提出“2027年实现关键领域自主可控”的目标。信创不仅是技术迭代,更是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石。以ERP为例,作为企业核心业务的“中枢神经”,其国产化直接关乎经济数据主权。2023年国资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要求央国企在2025年前完成非可控ERP系统的全面替代,并纳入“科改示范行动”考核体系。


近年来,央国企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对标世界一流为出发点和切入点,加强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全力推进数智化转型升级。例如,2024年国资委选择以司库体系建设为切入点,全面启动中央企业财务管理数智化转型升级工作,旨在通过强化管理、促进发展和防范风险,进一步提升世界一流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在此过程中,自主可控和保障安全成为了关键要素。


全球IT技术的持续创新也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以AI为中心的全新时代已经到来,AI、大数据、云计算成为了企业数智化转型的三大核心技术,驱动和引领着企业的创新发展。


然而,在全球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确保国家战略安全,实现信息技术应用的自主可控变得迫在眉睫。信创不仅是技术领域的创新,更是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举措。它关乎数字经济安全,是国家发展的基石。自1999年起,我国信创产业不断发展,涵盖了基础设施、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和信息安全四大领域,目前正处于全面替代与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中,ERP作为信创应用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着企业的核心业务,积累了企业经济运行数据,直接关系到企业安全和国家安全。


因此,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有关政策,要求央国企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对非可控ERP的国产化替代。国产ERP软件的推广和应用,可以减少对国外软件的依赖,提升企业的信息安全水平,确保关键数据的安全和可控。同时,ERP软件的国产替代和创新发展也将带动整个信创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包括硬件、软件、服务等多个环节。加速推进信创国产替代,已成为中国企业不得不直面的挑战和重大机遇。


ERP国产替代需要走出困局

尽管信创国产替代势不可挡,但中国各行各业的大型企业在全面推进ERP国产替代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困局。这些困局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对现有应用退步的担忧

企业在推进ERP国产替代时,担心国内软件产品的功能和技术不完善,导致替代后原有系统实现的功能、覆盖的业务、沉淀的数据等无法保留和迁移,从而造成系统能力降级和现有应用退步。具体而言,企业会关注新系统是否能全面覆盖业务场景和流程、是否能稳定可靠地使用、是否能高效安全地迁移历史数据并确保数据完整、是否能有效集成复杂的外围系统以实现内外流程的有效协同、以及新产品是否具备大数据量的处理能力。


2


克服推动替代阻力大的挑战

ERP国产替代涉及到众多角色,包括决策者、组织者、建设者、使用者等。要让这些角色达成思想统一、行动一致,存在诸多困难。决策者需要清晰判断ERP国产替代的目标与价值,制定科学的方法和路径,做好风险预防与管理,保障整个工作的有序进行。新的建设者需要具备足够的能力承接项目,并实现能力互补和工作协同。不同角色的使用者和运营者需要基于新系统快速建立起相应的能力体系,并持续提升。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些方面往往难以完全实现,导致替代工作推进缓慢。


3


解决无法带来新价值的忧虑

企业推进ERP国产替代,不仅是对原有系统的更换,更是支撑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行动。因此,企业担心国产软件不能带来新的价值,难以支撑企业数智化转型的更高目标需求。例如,企业会考虑投入替换所付出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是否能带来更大的经营管理价值;原有系统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在新的系统中能否得到优化和解决;企业当前在业务创新和管理变革中的发展诉求能否在新系统中得到有效支撑;以及数据、智能等新技术能否融入业务和管理发挥新的价值。


4


打消系统切换阵痛的顾虑

在ERP替代过程中,确保业务连续性至关重要。企业担心系统的切换和升级过程中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持续、稳定、安全运行受到影响,存在切换风险和阵痛期长的问题。具体而言,企业会关注整体替代策略和方案是否科学且能够安全平稳落地;企业团队能力和使用习惯能否顺利迁移;替换涉及到的众多软件、硬件、咨询服务等厂商能否协同起来保障平稳;以及系统替代的周期是否可控且能实现平滑切换。


这些困局的存在使得大型企业在推进ERP国产替代时面临重重障碍。然而,克服这些障碍并实现ERP国产替代的成功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这不仅是实现自主可控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步骤,也是提升国家信息安全水平和增强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


为了推动ERP国产替代的成功实施,需要政府、产业、服务商、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出台更多支持政策,鼓励企业采用国产ERP软件;产业应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升国产ERP软件的功能和性能;服务商应提供全面的咨询和服务支持,帮助企业顺利完成系统切换和升级;企业则应积极拥抱变革,加强内部管理和团队协作,为ERP国产替代的成功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同时,在推进ERP国产替代的过程中,还需要克服技术壁垒、提升市场认知、完善生态系统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力度,提升国产ERP软件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加强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市场对国产ERP软件的认知度和接受度;通过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合作,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推动国产ERP软件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随着信创化、数智化的深入推进以及新一代数字与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国企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克服ERP国产替代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中国企业将能够开拓新的市场、创新业务模式并在新一轮的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同时,通过加强自主研发和创新实现信息技术的自主可控也将为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中国信创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更加美好的未来。


来源:商业网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