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到底用什么产业撑起人口第一大省?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7 07:00 1

摘要: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广东省GDP为14.16万亿元,GDP增速为3.50%,人均GDP为11.11万元/人,人均GDP增速为3%,其中第一产业占4.10%,第二产业占38.40%,第三产业占57.50%。

广东成了中国第一人口大省和GDP第一大省。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广东省GDP为14.16万亿元,GDP增速为3.50%,人均GDP为11.11万元/人,人均GDP增速为3%,其中第一产业占4.10%,第二产业占38.40%,第三产业占57.50%。

广东连续36年GDP全国第一,这得益于庞大的人口基数。2024年广东常住人口达到了1.278亿人,相比上一年增加了74万人,成为中国第一人口大省。

广东是唯一一个拥有广州和深圳两座一线城市的省份,充满活力的经济让广东连续多年成为净流入人口最多的省份,2024年净流入人口27万,成为很多人理想的生活之地。良好的社会福利保障,在全国人口负增长的大环境下,广东则成为全国第一的生育大省,2024年出生人口113万,出生率8.89‰,全省死亡人数66万,新生人口几乎是死亡人口的2倍。而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4年全年出生人口954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广东的出生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广东是如何做到GDP和人口增量双第一的?广东到底用什么产业撑起人口第一大省?本文将深入分析。

广东省为何成了人口第一大省?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生人口954万人,死亡人口1093万人,人口负增长139万人。这不是我国首次人口负增长,我国已经连续3年出现人口负增长的情况。2022年我国人口负增长85万人,2023年人口负增长208万人。2021年我国总人口14.12亿人,2024年则降至14.08亿人,三年人口下降432万人。这一趋势表明,我国人口增长已进入下行通道,如果按照2024年的人口减少数量计算,预计到2030年总人口将跌破14亿人。

2024年,全国仅有7个省份实现了人口正增长,广东正是其中之一,其他6个省份是浙江、新疆、福建、海南、安徽和陕西,而其余13个省份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在7个人口正增长的省份中,新疆以9.40‰的出生率排名第一,海南以9.28‰位居第二,广东以8.89‰位居第三。

虽然广东的出生率不是全国第一,但广东拥有较优质的医疗卫生条件,其死亡率只有5.20‰,在7个人口正增长省份中最低,这导致广东202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3.70‰,排名第一。加上庞大的人口基数,让广东人口自然增长了47万人,新疆和海南因人口基数较小,分别只增长了8.8万人和0.8万人,其体量无法和广东相提并论。

人口净流入方面,浙江大幅领先,2024年全年净流入人口45.4万人,但其人口自然出生率在7个人口正增长省份中和安徽并列倒数第一,自然人口减少2.4万人,凭借大量外来人口才保持住人口正增长,其-0.36‰的自然增长率在7个人口正增长省份中仅好于安徽的-2.24‰,GDP总量排名第二的江苏,在2024年人口出生率5.0‰,人口死亡率7.5‰,人口自然增长率-2.5‰。

作为传统人口大省的河南则陷入了人口大量外流的尴尬之中,2024年河南常住人口为9800多万,而2024年河南户籍人口约为1.15亿,也就是说河南净流出人口数量达到了1700万左右,这甚至比一个一线城市的人口数量还要多。

东北和河南类似,都是全国人口外流最多的地区之一。东北在2010年至2020年间,三省常住人口合计减少了1099万人。东北三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常年为负。2024年,黑龙江出生率2.9‰,死亡率9.8‰,自然增长率-6.9‰;吉林出生率3.8‰,死亡率9.2‰,自然增长率-5.4‰;辽宁出生率4.3‰,死亡率9.6‰,自然增长率-5.3‰,三省死亡率都远超全国平均的7.8‰,出生率又远低于全国的6.77‰。

在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滑的情况下,广东3.70‰的自然增长率,就更加难得。

为什么广东吸引人?

2000年广东人口为8650万人,2024年人口为1.278亿人,24年广东人口增加了4130万人,平均每年净增人口172万人,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外来人口的净流入。广东成为新世纪以来,对外来人口最具吸引力的省份。

广东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拥有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及完善的产业链,形成了强大的“就业蓄水池”效应。2024年广东二三产业单位总量达465.9万个,过去5年新增就业岗位675万个,覆盖制造业、科技、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吸引不同技能层次的外来人口‌。

劳动年龄人口占比的高低反映一个地区是否具有朝气。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40828万人,其中16至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8579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0.9%,而2024年广东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达66.38%,以深圳为例,2024年深圳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为79.53%‌。根据统计数据,深圳常住人口中15-59岁人口占比高达79.53%,平均年龄为32.5岁。‌年轻化的人口结构进一步支撑了经济活力和就业需求。

为吸引人才,广东通过优化户籍政策降低落户门槛,例如广州、深圳实施人才引进计划,为高学历、高技能人才提供住房补贴、创业扶持等‌。同时,生育支持政策(如托育服务覆盖、育儿补贴)和医疗保障优化,减轻了家庭负担,增强了长期定居吸引力‌。‌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提升了广东的区位优势,‌区域协同与国家战略红利让珠三角城市群与港澳深度融合,催生跨境就业、贸易和投资机会,不仅依赖传统制造业,还通过数字经济、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创造高附加值岗位。例如,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吸引全球科技人才,而粤东西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为技能型劳动力提供机会形成人口流入的“强磁场”。

广州曾是清朝在鸦片战争之前唯一一个对外通商的口岸,这为广东注入了开放性和文化包容性的基因,而包容性则为外来人口提供了融入环境。2024年外省净流入人口达27万,主要来自广西、湖南、河南等周边省份,形成“每8个广西人、13个湖南人中就有1人在广东谋生”的密集流动网络‌。

广东人口净流入规模的持续领先,源于经济实力、政策创新、战略地位及社会包容性的多维度协同作用,使其成为全国人口流动的“核心枢纽”‌

深圳的周边“虹吸效应”

广东能吸引大量人口流入,深圳产生的周边“虹吸效应”功不可没。2000年深圳人口为701万人,2024年人口为1799万人。24年人口净增加1098万人,平均每年增加45.8万人。

2024年深圳GDP达3.68万亿元,工业总产值5.4万亿元居全国首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超42%,催生大量如科技、金融、互联网领域的高附加值岗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全球领先,独角兽企业数量达34家,华为、腾讯等龙头企业形成“梦想磁场”,吸引全球顶尖人才。深圳政府为吸引人才也是竭尽所能,为应届毕业生提供15天免费住宿,杰出人才最高可获2000万元科研经费支持,落户政策“包容丝滑”,符合条件即可快速成为“深圳人”。

作为移民城市,深圳以“来了就是深圳人”为核心理念,文化多元、国际化程度高,接纳不同背景的年轻人‌,深圳成为95后和00后的首选创业城市。同时深圳为保障民生,2024年九大类民生支出3156.7亿元,占财政支出近七成,涵盖住房、教育等领域,这在全国城市的投入位居前列。

BT财经梳理了一线城市的单位产值,虽然深圳在“北上广深”中排在第四,但其GDP总量位居第三,值得注意的是,深圳的每平方公里GDP产出遥遥领先,深圳2024年GDP总量为3.68万亿元,面积2000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的产值是18.4亿元,是北京每平方公里产出的6倍,是上海的2倍有余,是广州的4倍多。同期北京、上海和广州每平方公里的产值为3.04亿元、8.5亿元和4.3亿元。

以深圳福田区为例,福田区2024年生产总值为5948.82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25亿元,同比增长81.5%,第二产业增加值607.38亿元,同比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5338.19亿元,同比增长4.7%。福田区总面积仅为78.66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GDP产值75.6亿元,每平方米的产值高达7560元。作为对比,北京市海淀区作为北京GDP最高的区,2024年GDP1.1万亿元,其面积为430.7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产值25.53亿元,平均每平米产值2553元,约为福田区的1/3。

深圳以高效的单位产出以及对人才的优厚政策,吸引了无数年轻人,而广州整体情况和深圳大体类似。

很多网友认为拥有五座万亿城市的江苏有可能会反超广东,广东的外向型经济比较明显,外贸和外资企业多,尤其是深圳的高科技产业,广东有华为、腾讯这样的行业巨头,而江苏则很少有行业独角兽企业,江苏的优势在于均衡发展,但在科技创新领域,江苏明显不如广东,而未来科技创新将决定经济发展,广东在科技领域的优势,或将成为其最大的护城河,江苏想反超并不容易。

那么各位认为江苏有没有可能反超广东呢?

该文为BT财经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复制、传播或改编该文章,如构成侵权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

作 者 | 梦萧

来源:BT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