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来了!清明节后可能还要冷两周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6 20:01 1

摘要:清明,既是节气又是传统节日,和农事活动那可是息息相关。唐代诗人笔下“牛犊乘春放,儿童候暖耕”,描绘出清明至谷雨时田间的忙碌景象。此时正是耕种的好时节,粮食作物、瓜豆、棉花等都能种。

清明时节,究竟是暖洋洋还是冷飕飕?这可不光是穿衣保暖的事儿,还和咱农民的春耕春播紧密相连!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传统节日,和农事活动那可是息息相关。唐代诗人笔下“牛犊乘春放,儿童候暖耕”,描绘出清明至谷雨时田间的忙碌景象。此时正是耕种的好时节,粮食作物、瓜豆、棉花等都能种。 民间有早清明、晚清明,前清明、后清明的说法。“前清明、后清明”与春耕播种关系密切。今年是“后清明”,清明出现在农历二月时,冷暖空气交汇频繁,气温不稳定,“倒春寒”可能性大;出现在农历三月就得抓紧耕种。 “早清明,暖洋洋;晚清明,冷飕飕”也有道理。今年4月4日20时49分进入清明,属于“晚清明”,之后可能还会冷一阵,得防范“倒春寒”。 “倒春寒”可不是小事,它是春季常见的天气现象,更是农业气象灾害。前期江西等地就出现了“倒春寒”,山区茶园的茶芽生长受影响。 气象部门预计,今年清明期间,北方冬麦区气温偏高利于生长,南方部分地区有降水提供水分保障,但要防渍涝灾害。 这一个个和清明相关的农事知识、天气情况,影响着农民一年的收成。咱不禁要问,面对多变的天气,如何更好地保障农业生产,让农民的辛勤付出都能有好收获呢?

来源:湖北电视台-生活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