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父亲于二0二四年农历八月十二日晚八点二十五分与世长辞,享年94岁。清明节至,谨以此文,悼念父亲。
沉 痛 悼 念 我 的 父 亲
文/于爱民
清明已至,思父情深。
举家悲哀,思念万分。
滏水呜咽,洺山低云。
杨柳垂枝,花草落泪。
父亲于二0二四年农历八月十二日晚八点二十五分与世长辞,享年94岁。清明节至,谨以此文,悼念父亲。
犹如晴空响霹雳,
父亲驾鹤极乐去。
高龄享年九十四,
历经沧桑风和雨。
一生经历多坎坷,
贫苦自学靠毅力 。
琴声悠扬棋路广,
书法刚劲绘画奇。
一生行善多积德,
帮忙乡邻百家去。
红白喜事为主持,
调解纠纷事平息。
不计报酬为村民,
赢得乡亲好赞语。
勤俭持家家和睦,
尊老爱幼榜样起。
耄耋之年身健康,
眼明耳灵好记忆。
无有征兆驾鹤走,
清净世界享福去。
满堂儿孙放悲声,
呼天抢地泪如雨。
滏河呜咽水缓流,
洺山落泪花血滴。
祈祷父亲天堂灵,
快乐无忧永安息。
写 于: 2024年八月
修改于:2025年农历二月初二日灯下
《沉痛悼念我的父亲》读后感
在于爱民先生的《沉痛悼念我的父亲》一文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他对父亲深深的敬爱与无尽的怀念。
文章开篇以清明时节的哀景烘托出悲痛的氛围,让人仿佛能切身感受到作者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痛苦之中。“滏水呜咽,洺山低云。杨柳垂枝,花草落泪。”这样生动且富有感染力的描写,将大自然都赋予了情感,仿佛它们也在为逝者哀悼。
作者笔下的父亲,是一位经历了风风雨雨,却始终坚毅前行的伟大人物。他贫苦出身,凭借自学和顽强的毅力,在琴棋书画方面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父亲不仅多才多艺,更是心地善良,一生行善积德,热心帮助乡邻,无论是主持红白喜事,还是调解纠纷,都不计报酬,赢得了乡亲们的一致赞誉。他还以勤俭持家,尊老爱幼为榜样,让家庭和睦美满。这样的父亲形象,无疑是高大而令人敬仰的。
然而,父亲的突然离世,没有任何征兆,让满堂儿孙悲痛欲绝。那“呼天抢地泪如雨”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了亲情的深沉与不舍。文中对父亲的悼念之情如滏河之水滔滔不绝,如洺山之泪滴滴泣血,让人读之不禁潸然泪下。
这篇文章不仅仅是对父亲个人的缅怀,更是对一种高尚品德和精神的传承与歌颂。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父亲,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善良、勤劳、坚韧和奉献的真谛。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身边的亲人,明白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好好关爱他们,传承他们的优秀品质。
于爱民先生用真挚的情感和质朴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感人至深的父爱画卷,让读者在感受到失去亲人痛苦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力量,更加坚定地面对生活的挑战,珍惜当下,珍惜眼前人。
作者简介
于爱民,(曾用笔名 “滏阳河畔”“冬之松”。河北邯郸市永年区。大专学历,教育教学管理者,已退休,爱好文学。
现为 “永年区作协会员” “曲周县诗协会员” “永年太行诗社会员” “邯郸市作协会员” “名篇。文学艺术网联盟认证会员及总顾问” “文学时代微刊特约作者” “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
作品诗词,散文发表于《当代作家》 《永年教育》 《燕赵农村报》《作家报》 《邯郸晚报》美国《海华都市报 》等刊报,及《国际诗词方舟》 《名篇。文学艺术网》 《永年作协》 《平凡世界》 《邺城文学》 《金榜头条》《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文脉长城专栏》等网络平台。
2021年曾获“全国诗词大赛三等奖”。
2024年“世界文鼎杯文学大奖赛中,荣获金奖”。
来源:国粹艺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