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陕北那沟壑纵横的高原之上,路遥悄然构筑起一座关乎生存的不朽寓言殿堂。高加林扛着铺盖卷,一步步缓缓走下黄土坡。这看似简单的举动,实则是他个体生命空间的一次重大乾坤扭转,更是将人类长久以来苦苦思索的生存难题,直白且尖锐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一边怀
——读路遥《人生》有感
在陕北那沟壑纵横的高原之上,路遥悄然构筑起一座关乎生存的不朽寓言殿堂。高加林扛着铺盖卷,一步步缓缓走下黄土坡。这看似简单的举动,实则是他个体生命空间的一次重大乾坤扭转,更是将人类长久以来苦苦思索的生存难题,直白且尖锐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一边怀揣着对理想的炽热向往,一边又与土地有着千丝万缕、难以割舍的紧密联系。在这两者之间如拔河般不断拉扯,我们该如何在这近乎撕裂的状态中,寻得生命的救赎之路,回归生命本真?即便这部作品诞生于四十年前,却宛如一面映照时代的澄澈镜子,将每个时代的精神困惑清晰且深刻地展现出来。
梦想破碎后的无奈折返
高加林的人生轨迹,恰似一道独特而醒目的抛物线,于八十年代的天空中划过别样的痕迹。他徘徊在县城与农村的边缘地带,深切体会着现代性所带来的焦虑与迷茫,也让知识青年的生存困境有了具体可感的模样。失去民办教师职位时,他满心皆是屈辱;后来成为县城通讯干事,又短暂品尝了荣耀的滋味,可最终,还是未能逃脱命运的安排,无奈回归黄土地。这般起伏跌宕的经历,恰恰反映出人类长久以来面临的生存矛盾:在逃离与回归之间不断循环往复。
黄亚萍身着的红色连衣裙与刘巧珍的粗布衣衫,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期而遇,宛如两种截然不同文明形态的激烈碰撞。黄亚萍,这位知识女性,能与高加林在精神层面产生强烈共鸣,这种共鸣犹如令人上瘾的致幻剂,使高加林沉醉于文化想象的虚幻世界,肆意飞扬;而刘巧珍,凭借土地般纯粹质朴的爱,为高加林编织了一张温暖的生存之网。这种理想与现实、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冲突,直至今日,依然在城乡中国的发展进程中隐隐作痛,难以消弭。
路遥以其毫不留情的叙事笔触,无情打破了人们对理想主义的美好幻想。当高加林在县广播站尽情挥洒才华之时,命运的危机早已在德顺爷爷默默抽着的旱烟袋里悄然孕育。一封举报信,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将他美好的都市梦想击得粉碎。最终,他只能黯然回到土地,在锄头与土地碰撞发出的沉闷声响中,看清生存最真实的模样。
土地的启迪与人性升华
德顺老汉赶着毛驴车走过的车辙印里,深藏着黄土地独特的生存奥秘。这位勤劳朴实的老农,不仅用辛勤汗水浇灌着庄稼,更以自己的人生阅历和充满智慧的民歌,为我们讲述着一个个深刻的人生哲理,这些哲理揭示了文明发展进程中永恒不变的真理:无论我们多么渴望挣脱土地的束缚,去追逐更高更远的梦想,最终还是会被生存的现实引力拉回,完成命运的轮回。
刘巧珍出嫁时,那热闹非凡的唢呐声,奏响的却是乡土中国的哀伤挽歌。她在井台边认真梳头的模样,在麦垛旁安静读书的侧影,都成为了农耕文明留存下来的最后一抹诗意画面。刘巧珍虽不识字,却拥有对生命最深刻的理解与智慧。她毅然决然地选择出嫁,看似无奈之举,实则是在努力弥合现代性给她带来的创伤,坚守着传统伦理道德,捍卫着人性的完整与尊严。
在那个暴雨倾盆的夜晚,高加林跪在黄土沟里,这个场景成为了他人生的关键转折点,亦是存在主义的灵魂洗礼之地。当他的手指深深陷入泥土的那一刻,现代性带来的种种异化,如同一层坚硬的外壳,被逐渐剥落,露出生命最初的质朴与纯真。他向土地下跪的举动,宛如一场庄重而神圣的仪式,与海德格尔提出的“诗意的栖居”哲学理念不谋而合,在回归生命根源的过程中,寻得了救赎的力量。
经典寓言的自我反省
如今,高家村祖坟上飘荡的纸灰,在时代高速发展的如今,已然化作都市霓虹灯下代码中的微小尘埃。现代社会里的“高加林”们,虽不再受地域时空制度的限制,却在算法构建的无形牢笼和消费主义的复杂迷宫中,陷入了全新的生存困境。凌晨两点,写字楼里依旧亮着的灯光,依然在出身、努力、命运中徘徊,不正是当代人“人生困境”的真实写照吗?
视频网络所展现的田园美好生活与都市商务区高耸的玻璃幕墙,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人们生存状态的两面镜子。民宿主理人用美颜滤镜精心打造出人们向往的乡愁画面,程序员则在深夜通过外卖点一份所谓“家的味道”的食物。我们看似生活在一个全新的时代,而更像是在重复着高加林曾经经历过的那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我们或许逃离了乡村,却在都市的高耸的方格子中彷徨。
路遥留下的关于生存的辩证思考,新时代有了新的发展:真正意义上的回归,并非简单地回到农耕文明的过去,而是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浪潮中,重新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那些选择返乡创业的“新农人”,还有在城市高楼大厦里,于自家阳台开辟小菜园的上班族,他们都在运用人类的智慧,尝试解开“高加林难题”。
当陕北黄土高原上的信天游,与都市汽车地铁的呼啸声交织在一起,我们或许能够领悟到这个生存寓言的深刻内涵:人生并非一道只能二选一的艰难选择题,而是要在追求理想与脚踏实地之间,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让生命展现出顽强的韧性。每个时代都会面临各种困境与挑战,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困境中寻找突破,让生命的根系在裂缝中不断生长,就像生长在悬崖峭壁石缝中的崖柏,用顽强的生命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生存传奇。同样顺境中戒骄戒躁,不狂妄自大,脚踏实地,居安思危,警钟长鸣,顺势而为,升华自我的理想与梦想。顺不妄喜,逆不惶馁。这或许是路遥通过《人生》这部作品,留给我们的永恒启示。
来源:油腻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