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讽刺的是,这位在直播间高调传授女生捞钱秘籍的"情感导师",自己却连最基本的依法纳税都没做到。
大家还记得那个火遍全网的梗吗?"三句话,让男人为我花了18万"。
最近,靠表演如何用话术PUA男人爆火的情感博主小曲,却因为偷税漏税被罚758万上了热搜。
讽刺的是,这位在直播间高调传授女生捞钱秘籍的"情感导师",自己却连最基本的依法纳税都没做到。
网友纷纷调侃:"原来教人'捞金'的,自己才是最会'捞'的那个?"
而这场闹剧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个人问题,更是整个情感营销行业的畸形生态。
当"情感指导"变成"捞金教学",当"女性成长"沦为"拜金主义",
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的"成功学",究竟要把年轻女性带向何方?
一起来和学爸看看吧~
01
在互联网的浪潮中,情感博主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存在。他们以情感为切入点,通过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经验,吸引了大量粉丝的关注,小曲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在自媒体浪潮初期,小曲也曾尝试过歌手赛道但她很快就发现单纯的唱歌难以吸引大量关注。
直到她偶然分享自己对情感的独到见解后流量暴涨,这让她意识到情感需求是当下人们最关注的话题。
于是其通过姣好的容貌与名校光环将自己塑造为“成功女人”的形象,转型成为一名情感博主,宣扬自己独到的情感理论,成为无数人眼中的“情感导师”。
她的情感核心理念是“没有价值、就没有感情”。她主张恋爱要算计、婚姻要资源、男人是女人向上的阶梯...
而她直播间定位也很直白,直接就是奔着“小三市场”、“捞女市场”去的,就教女孩子咋从男人那儿捞到更多钱。
这些观点听起来似乎有点离经叛道,但却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部分女性渴望通过婚姻实现阶层跨越的心理。
她通过直播、视频等形式,向粉丝传递这些思想逐渐积累了大量的粉丝。而2023年一场“金融圈2000万大瓜”事件让她彻底一战成名。
事情是这样的,小曲和往常一样在直播间连麦粉丝解决情感问题时,偶然连到一位90后搞金融的女生。
在连麦中,女生向小曲表达了自己目前在感情中的困境,希望得到小曲的建议。
女生声称自己的前男友是大她15岁的已婚客户,给了她2000多万购买上海大平层,期间还花费了40多万帮装修。
但是现在前男友对她来说已经没什么价值,就分手了。
于是女生又找一位身价三四千万的人做生意男友,据她透露现男友对她很大方,差不多一年就会给她花100多万。
两人也有结婚的意向,但女生感觉现男友是生意人比较狡猾,就想要400万彩礼,但是现在男友一直拖着不给,让女生很失望。
而前男友现在也还在时不时的找她,所以她就趁机谈条件,要每个月3万的生活费,这位前男友答应了。
离谱的是这位前男友还很感谢女生能给他这么“优惠”的条件...
而前男友开出的条件女生也很满意,所以现在女生就有点纠结在这两个男人之间到底该如何选择?
小曲的答案直击痛点:“抓住能变现的!男人就是你的阶梯,选现男友。”
直播间里弹幕一片溢美之词:姐妹太牛了,求御男方法...而直播间外金融女的经历引起了广大网友讨论,她与多个男友之间的事儿也被吃瓜群众扒了个底朝天。
不过女生惊为天人的经历曝出也直接让小曲成功出圈,知名度得到迅速提升。
她本人也抓住了这个契机,开始到处高调宣传自己的成功案例,还公然表示这个被扒的金融女身价日后很可能不跌反涨,黑红也是红。
02
这次意外的爆火,让她看到了情感赛道巨大的商业潜力,此后小曲开始着手构建自己的商业帝国。
她的直播间连麦咨询都是计时收费,几百至上千元不等。而这千八百块钱对于小曲直播间动辄收入百万的女孩们,已经算是非常便宜的挂号费了。
而高调宣扬如此扭曲的价值观,官方自然不会放任不管,其在被官方点名批评后,各大平台也将她进行封禁处理,但你以为她就此消失了吗?
这就是小曲的精明之处了,或许她早已猜到自己会被公共平台封杀的结果,在一开始就做好了将公共流量转化为私域流量的准备。
直播间爆火后,除了直播连麦咨询收费外,小曲还推出了各种高价情感课程、私域会员费和“导师天团”咨询等方式盈利。
其中单她的课程就售价3580元,而“闺蜜联盟”入群费更是高达19.98万元。虽号称能“打通女生人场、情场、钱场的任督二脉”。
但其实就是在兜售“用美貌换取资源”“婚姻是利益交换”等扭曲价值观...
小曲也很懂的怎么将“捞钱”发挥到了极致...自己的生日都被她拿来捞,一张生日会门票29800元,三天轻松入账349万元,就这赚钱速度简直比印钞机还快。
这还都只是小曲商业帝国的冰山一角,其实从医美保健、奢侈品到相亲一条龙服务中,你都能看到小曲的身影,就跟开了个专门针对“捞女”的商业帝国一样...
所以即使被封杀,那些想要当“捞女”的粉丝们还是上赶着为她送钱。消失公众视野的两年里,她靠着收割粉丝,年营收保守估计高达1.4亿至1.5亿元。
看完小曲这赚钱速度,学爸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实在太疯狂了。毕竟任谁也想不通,如此扭曲的价值观竟然成了暴利商品?让一个“捞女网红”赚得盆满钵满。
事实上小曲的“成功”也正是利用了很多女孩子都想通过“捞女”逆袭的心理,觉得这是条人生捷径,不用辛苦打拼就能过上好日子。
可她们只看到了被小曲描述的天花乱坠的逆袭案例,完全没有看到其背后的风险。
捞女吃的就是青春饭,需要不断花钱打造外在形象,奢侈品、医美、整形一样都不能落下。很多女生还没捞到钱,就已经被这些开销搞得债台高筑。
况且世界上哪有那么多钱多还人傻的男生?
有些女孩可能被感情冲昏头脑,稀里糊涂就被金主利用了,到最后不但没捞着啥,还可能被金主搞的负债累累,就像掉进了一个无底洞,爬都爬不出来。
而小曲被封杀还被粉丝上赶着送钱,这一现象更加令人深思。这些粉丝在明知小曲的行为存在问题的情况下,仍然选择支持她。
这反映出,她的那套"靠手段获取利益"的理论,已经被不少女性内化为生存法则。但真正的女性力量,从不是教人如何攀附,而是给予向上生长的力量。
最令人讽刺的是,表面上是小曲教女生怎么捞男性的钱,实际上她本人才是真正捞女性钱的那一个。
现在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女性,面对社会压力很容易产生焦虑情绪。继而在小曲的宣扬下将这种焦虑无限放大,让人产生"别人都在捞钱,我不捞就吃亏"的错觉。
一边鼓吹“不会捞钱的女人注定失败”,一边收割女性的焦虑,把焦虑转化成真金白银。
再者小曲的课程往往打着"女性成长"的旗号,让参与者觉得是在投资自己,这套路,真是让人防不胜防。
而这套“捞女”理论和行为,本质上是一种对女性的物化和剥削。她将女性的价值与从男性身上获取的金钱和资源挂钩。
用物化自我的方式来实现所谓"独立"的观点不仅贬低了女性,还鼓励了利用情感操控来获取利益的不良风气。
现在社交媒体的情感赛道乱象丛生,女生有女生的捞金教母,男生那边也出现男生的驭女教父...
不少男主播在“婚恋军师”赛道上打得火热,还细分出不同方向。
有人分析相亲对象条件,有人解答恋爱难题,有人提供向上破圈教学,教你如何“拿捏”优质女富婆,还有不少PUA男主播教男生如何“驯化”女生...
不管这些情感主播怎么变化形式,其背后做的还是人的“情感生意”,利用人们的情感操控,让直播间的人心甘情愿消费。
而他们的变现方式也不外乎接广告、带货、视频付费以及情感咨询。不少主播还推出高价相亲局服务,入场费几千块,却连对方资产证明都不查...
就这都有不少粉丝为此买单,这个世界已经癫的让学爸有点看不懂了...
面对小曲这类情感主播,网友们的评价也是两级分化。在一些人看来,他们传递的是过度解读的、物化的婚恋价值观,放大当代年轻人的焦虑。
但也有人表示支持,认为这类婚恋指导是人间清醒,能帮助自己择偶避坑。
这类情感主播传递的内容最危险的不是具体话术,而是潜移默化让人失去爱的能力,把爱情当做买卖的风气正在席卷这个社会...
04
情感赛道原本应该解决真实需求、传递温暖价值,现在却成了收割快钱的工具。
无数的主播正在以更隐蔽的方式,将“价值观毒药”包装成“人生解药”。说到底,还是人性的弱点在作祟。
人们既渴望暴富,又不想努力,总想着走捷径,可天上哪有掉馅饼的好事。
而在这些情感主播的推波助澜下,情感被明码标价,真心成为一种算计。
这个社会真正失去的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能力...
不管是男是女,都不应该存有靠虚情假意获取他人感情和钱财的观念,而是应该找到正确的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方式。
生活中没有真正的不劳而获。
自己拯救自己,才是最可靠的出路。
来源:墨问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