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雕刻谐音梗:竟是这么有讲究的吉祥话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6 02:13 1

摘要:在中国的翡翠雕刻艺术里,有着不少有趣的“谐音梗”:蝙蝠倒挂是“福到”,白菜谐音“百财”,叶子是“大业有成”,貔貅张口象征“吞金纳银”,而这些,都是千年文化孕育出来的结果,是用在谐音构建吉祥符号。

在中国的翡翠雕刻艺术里,有着不少有趣的“谐音梗”:蝙蝠倒挂是“福到”,白菜谐音“百财”,叶子是“大业有成”,貔貅张口象征“吞金纳银”,而这些,都是千年文化孕育出来的结果,是用在谐音构建吉祥符号。

汉字同音字多,为谐音文化提供了天然土壤。翡翠雕刻里的谐音设计,本质上是一种“以音载意”的语言艺术。

蝙蝠:福气的语音转译

蝙蝠因为其名与“福”谐音,成为了翡翠雕刻中的经典符号,匠人特意把它雕刻成倒挂的样子,有了“福到(倒)”的双关含义,蝙蝠还常和祥云、铜钱搭配,比如蝙蝠带着铜钱叫“福在眼前”,五只蝙蝠围着寿桃就是“五福捧寿”,这些形象也展现了古人“以形喻意”的巧思。

白菜:财富的世俗隐喻

“白菜”谐音“百财”“摆财”,其层层包裹的菜叶象征着财富的积累与守护。台北故宫的清代宫廷翠玉白菜摆件,更以青白双色表现“清清白白聚财”的伦理观,这也是世人通过谐音文化表达对世俗生活吉祥美好的期盼。

貔貅:神话的语言解读重构

貔貅源自《史记》“貔貅辟邪”的记载,民间将“貔”附意为“辟”(辟邪)、“貅”通“收”(收纳财富),通过语言文化的解读,赋予神兽新的职能,又以“有口无肛,只进不出”的特性成为财富象征,翡翠中貔貅口衔元宝,足踏铜钱的造型,正是人们强化其形象,传递“财源滚滚”的世俗愿望的表现。

谐音文化流行且融合在翡翠雕刻艺术里,有这三重原因。

趋吉避凶的集体心理:明代《长物志》记载:“玉工制器,必取吉兆。”在古代,谐音文化更多是一种精神护符,翡翠作为“玉石之王”,更被强化了吉祥符号的“灵力”。

雅俗共赏的传播优势:谐音文化兼具了文人趣味和大众认知,翡翠雕刻通过“音-形-意”的转换,让目不识丁者也能读懂“福禄寿喜”,实现了文化的传播和大众的精神需求。

商业价值的隐形驱动:清代翡翠商行创造“白菜=摆财”的新解,推动了白菜题材玉雕价格的飙升,这类谐音文化也是对翡翠商品的一种文化包装和宣传,推动行业的经济发展。

如今,这种代表“吉祥话”的“谐音梗”,早已成为了文化认同的标记,国人在语言与物象之间架设隐喻桥梁,是我们独特的文化表达。正如翡翠匠人所说:“我们雕的不是石头,是人心里的盼头。”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来源:哈轩翡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