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3年,北京。杨敏和丈夫办理了离婚手续,那时女儿葛菲正读研究生,本以为女儿已经长大成人,且受过高等教育,可以坦然接受这件事。
女硕士接受心理咨询11天后自杀身亡,家人一纸诉状将心理咨询公司告上法庭!女子为何会自杀?与心理咨询有什么关系?法院又是如何判决的?
2013年,北京。杨敏和丈夫办理了离婚手续,那时女儿葛菲正读研究生,本以为女儿已经长大成人,且受过高等教育,可以坦然接受这件事。
但杨敏无意中在女儿的日记里看到,葛菲早已发现父亲在外有了别的女人,只是一直没有告诉自己。
随后,葛菲开始出现耳鸣,夜里总是听见奇怪的声音,让她无法入睡,到楼下寻找声音的来源,但始终找不到。
起初,杨敏以为是女儿学习压力太大产生了错觉,就没有太在意,只是嘱咐她多注意休息。
可是没过多久,葛菲的一个举动彻底吓坏了她。
一天,杨敏接到外甥的电话,说葛菲正站在长安街上大喊大叫,说有人要追杀自己,并让来往的车辆撞她。
杨敏大吃一惊,立刻赶了过去,带着女儿到医院进行治疗,但由于诊疗时间太短,葛菲认为医生态度冷漠,所以坚决不肯服用医生开的药。
后来杨敏又带她去了一家三甲医院,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
虽然这次与医生沟通后,葛菲终于吃药了,但两年治疗下来,她的精神状况并没有得到明显的好转。
就在杨敏感到彷徨无助的时候,2015年5月,有人向她推荐了一位名叫粟云的心理咨询师。
杨敏在网上查询到,粟云自称被中国心理学泰斗誉为“新一代天才咨询师”,保持着100%的咨询成功率,并承诺无效退费。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杨敏带着女儿来到了北京明心咨询有限公司,找到了粟云。
粟云每小时的咨询费是1200元,但如果预充值就能享受优惠,每小时收费900元。
虽然价格高昂,可是经过一番沟通,葛菲觉得效果不错,心情也愉悦了许多,所以杨敏就一次性充值了13500元。
就这样,葛菲一边吃药,一边在该公司接受心理咨询服务。
随后几年,葛菲的精神状况时好时坏,她在接受心理咨询服务的同时,也定期去医院精神科进行治疗。
2017年,她被医院诊断为患有双相情感障碍,这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通常表现为抑郁和躁狂,两种极端情绪交替出现。
不过,从2017年到2020年,葛菲接受心理咨询的频率在逐渐降低,当时的精神状况似乎相对平稳。
而就在2020年11月,粟云的咨询费涨至每小时2000元,杨敏难以承受,她希望价格可以优惠一些。
于是,粟云给杨敏推荐了公司的职员于欢,并介绍于欢也是心理咨询师,可以作为陪练老师,为葛菲提供日常的心理咨询服务,而他自己每个月也可以为葛菲提供一次心理咨询服务。
出于对粟云的信任,杨敏并没有详细询问于欢的专业背景,便点头同意了。
2021年9月,杨敏再次带着女儿去咨询时,于欢告诉她们,葛菲心理上的问题,其根源主要来自于她的父亲。
因为在葛菲小的时候,她最崇拜的父亲就已经出轨背叛了家庭,对她心理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所以于欢对葛菲说,她的心理问题可以采用系统脱敏治疗,通过各种练习,来消除葛菲内心对童年阴影的恐惧,今后就不会对婚恋感到恐惧,从而回归正常的社交生活。
系统脱敏疗法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属于行为疗法之一。它主要用于治疗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通过逐步暴露患者于恐惧或焦虑的刺激环境中,并结合放松技巧,以减少对这些刺激的恐惧反应。
在练习中,于欢扮演葛菲的角色,要求葛菲扮演一个旁观者,于欢就开始切入正题,重现葛菲的父亲出轨场景,但意想不到的是,葛菲很快就泪流满面,痛苦不堪,练习不得不终止。
两天后,葛菲第一次有了试图自杀的举动,她路过一处工地时,便走到2楼的平台,在那里呆呆站了半个小时,恰好被一个工人师傅发现,她说自己有抑郁症,师傅劝了她半天,才让她放弃了轻生的念头。
晚上,葛菲给于欢发去了信息:
“于老师,我今天起来感觉特别绝望,有强烈的自杀想法和冲动,今天还站在工地的楼顶准备跳下去,后来被一个师傅给制止了,您看这种自杀冲动的出现,跟我做脱敏治疗有关系吗?”
而于欢给出的回复是:“自杀冲动的出现跟做脱敏治疗是否有关系,需要我们具体的探讨。”
葛菲又给粟云发信息说:“于老师现在开始给我每周做脱敏治疗,您认为我现在适合做脱敏治疗吗?”
粟云回复道:“日常生活能照旧,就可以脱敏,创伤缓解了,信心和愿望都会加强一点,回避行为和感受会好一点。”
两位老师并没有明确回答,而是含糊其辞不知所云。
2021年10月11日,于欢如法炮制,又为葛菲实施了第二次系统脱敏治疗,但就在11天之后的清晨,葛菲还是从18楼纵身一跳,结束了33岁的生命。
得知这个噩耗,母亲杨敏悲痛欲绝,她认为女儿的死,明心公司难辞其咎。
因为,女儿第一次接受系统脱敏治疗后,明确表示不适合这种练习,意欲自杀,粟云和于欢不但没有进行危机干预,反而还对其实施了第二次治疗,使女儿最终绝望,并走向了死亡。
她还了解到,于欢在大学里学的是工商管理专业,只是在毕业之后,才接受了一段时间的心理学专业培训,根本没有任何资质。
于是,杨敏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将北京明心咨询有限公司告上了法庭,要求他们为女儿的死负全责。
2023年11月,法院对该案作出了一审判决,被告北京明心咨询有限公司对葛菲的死亡承担30%的赔偿责任,合计56万余元。
对于这一判决结果,原被告双方都不满意,分别提起了上诉。
该公司负责人杨女士(化名)告诉记者,葛菲在接受心理咨询的6年中,母女俩均未说明葛菲患的是双相情感障碍,只表示葛菲有抑郁症。
同时,双方商定的接受心理咨询服务的目标,也都是个人成长类的,例如增强调节情绪的能力、改善生活习惯等,并不涉及精神疾病的治疗和干预。
并且,双方还在咨询前签订了确认书,确认书上还注明了禁止自杀的承诺。
其次,葛菲的自杀行为是在咨询活动后几天才发生的,和他们公司没有因果关系。
另外,对于杨敏质疑于欢的专业性问题,杨女士解释说,于欢就是一个陪练师,只负责教一些知识点和技能,以达到完成咨询目标。
于欢在大学里学的的确是工商管理专业,但她同时也自学了很多心理方面的课程,应聘到公司后,还专门接受了300多个小时的心理咨询技能和模拟咨询训练,表现十分优异,是公司重点培养的对象。
案发前,于欢正在备考北京大学的心理学硕士学位,在她未取得学位之前,公司不允许她单独给客户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只能负责一些辅助的工作。
而于欢的行为,也符合公司的这项规定。
至于系统脱敏治疗,杨女士认为,它只是一个简单的疗法,很容易掌握和操作,网上也有不少视频教学。
况且,出于对隐私的考虑,心理咨询师与客户之间的交流是保密的,公司其他人员不能过问,更不能干涉,所以他们并不清楚于欢对葛菲做过系统脱敏治疗,是案发后才知道的。
她还提供了北大医师给出的专业意见,专家认为,系统脱敏是心理治疗的一种技术,技术本身没有伤害,通常的伤害都是操作不当造成的。
现实中很少因为进行了心理咨询,或者因为心理咨询采用系统脱敏的方法, 而引发自杀的行为,患者自杀大多数是因为自身的疾病导致,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家庭关系、创伤等原因造成的。
所以,葛菲的自杀身亡,他们并没有责任。
2024年,杨敏向法院提交了十条上诉意见,包括明心公司虚假宣传、乱收费,咨询师粟云违反伦理守则,在非咨询时间与客户进行沟通联系等。
被告方也提交了答辩意见,例如葛菲在和心理咨询师的聊天记录中,曾多次提到家庭、工作带来的压力,葛菲服用药物的相关情况等。
他们坚持认为,葛菲的自杀与她接受心理咨询服务之间并无因果关系,公司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杨女士称,他们一直致力于为心理行业做贡献,在这个客观环境中,没有统一的法律标准和行业标准,心理咨询师面临的风险太大,也希望通过这个案子,为广大从业人员争取到更多合法的权益。
目前,二审的判决结果还没有出来,但请相信法律的公正,一定会为逝去的葛菲讨回公道,毕竟她才33岁,本该拥有美好的婚姻和光明的前程,却被生生地“逼”着跳楼身亡,实在太令人惋惜了!
来源:不一样的臭宝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