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连锁零售渠道(如京东 1 号店、山姆会员店、Ole'、Costco、盒马、华润、胖东来、大润发等)的品类拓展版图中,燕窝正成为备受瞩目的新宠。这一选择,既是顺应消费升级浪潮的战略之举,也是借助高附加值产品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关键一步。燕窝品类的引入,将为零售渠道
在连锁零售渠道(如京东 1 号店、山姆会员店、Ole'、Costco、盒马、华润、胖东来、大润发等)的品类拓展版图中,燕窝正成为备受瞩目的新宠。这一选择,既是顺应消费升级浪潮的战略之举,也是借助高附加值产品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关键一步。燕窝品类的引入,将为零售渠道带来多维度的显著优势。
一、提升品牌定位,塑造高端形象
锚定消费升级需求
燕窝,作为传统滋补品中的“奢侈品”,自带高客单价与文化符号属性。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追求日益强烈。以天虹超市高端线“sp@ce”为例,通过引入燕窝品类,成功吸引了高净值客群,强化了渠道“高端化”“品质化”的品牌形象,精准契合了当下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
构建差异化竞争壁垒
在商超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燕窝品类凭借其原料稀缺性和加工技术复杂性,成为高门槛品类。山姆会员店等零售渠道引入燕窝,形成了“人无我有”的独特优势,有效增强了自身的差异化竞争力,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吸引了更多追求独特消费体验的顾客。
二、优化利润结构,提升盈利能力
高毛利驱动增长
相较于普通食品,燕窝品类具有更高的毛利率。尤其是在代工模式下,零售渠道能够更好地控制成本,进一步扩大利润空间。这使得燕窝成为提升整体利润水平的有力引擎,为渠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支撑。
激发连带销售效应
燕窝消费者往往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和健康意识,他们通常会同时购买高端滋补品(如虫草、海参)或健康食品。这种连带销售效应不仅提升了客单价,还带动了关联品类的销量增长,为零售渠道带来了额外的收益。
三、增强会员粘性,挖掘存量价值
赋予会员专属价值感
将会员权益与燕窝特供款相结合,如推出会员定制款轻糖燕窝,通过稀缺性产品强化会员的身份认同。这种专属福利能够提高会员的续费率,增强会员与渠道之间的情感纽带,使会员更加忠诚于该零售渠道。
精准运营目标客群
燕窝的主力消费人群为 25 - 45 岁女性、高收入家庭,与连锁零售渠道的目标客群高度重合。通过燕窝品类,零售渠道能够深入了解这一客群的需求和偏好,深度挖掘用户生命周期价值,实现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服务。
四、抢占增量市场,布局未来赛道
把握滋补品市场增长红利
近年来,中国燕窝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3 年,市场规模达到了 623 亿元,增速高达 12%。即食燕窝、鲜炖燕窝等创新品类的出现,吸引了众多年轻消费者。零售渠道借助代工模式,能够快速切入这一蓝海市场,分享市场增长带来的红利。
顺应健康消费趋势
后疫情时代,“食补养生”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燕窝作为具有“滋补”标签的超级单品,能够帮助零售渠道抢占健康消费心智,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深化供应链协同与资源整合
提升反向定制能力
通过与燕窝代工厂的合作,零售渠道可以获取消费者偏好数据,如消费者对低糖、便携装、代餐粥等产品的需求。基于这些数据,零售渠道能够灵活调整产品设计,形成“需求洞察 - 快速生产 - 市场验证”的高效闭环,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实现全球供应链整合
燕窝原料主要依赖东南亚进口(如印尼、马来西亚)。与代工厂合作,零售渠道可以共享其跨境供应链资源,降低采购风险。例如,麦德龙借力燕之初燕窝代工厂直采溯源燕窝,保障了原料的稳定供应,提高了供应链的效率和可靠性。
六、推动场景化营销与体验升级
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景
在门店设置燕窝体验区,提供试吃、炖煮教学等服务,增强消费者的互动感和参与感。同时,线上结合直播讲解燕窝知识,提升消费者的购买转化率。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方式,为消费者创造了全方位的购物体验。
拓展礼品消费场景
推出节日礼盒装(如年货节、中秋礼盒),利用零售渠道的线下配送优势(如山姆 1 小时极速达),满足消费者的即时送礼需求。这不仅拓展了燕窝的消费场景,还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对于连锁零售渠道而言,燕窝不仅是高价值单品,更是“品牌升级锚点 + 会员价值载体 + 供应链能力试验田”的三重战略工具。通过与燕之初燕窝代工等专业伙伴合作,零售渠道能够以超低风险享受品类红利,积累高端消费品运营经验,为未来拓展其他高附加值品类(如高端护肤品、定制保健品)奠定基础,最终实现从“商品销售平台”向“生活方式服务商”的成功转型。
来源:中国健康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