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清明丨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5 12:24 1

摘要: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一到,广东气温升高,雨量增加,草木萌发,春耕倍忙。此时广东南部插秧已达高潮,北部则忙于播种,故有“清明谷雨紧相连,春耕浸种莫迟延”“清明唔浸谷,大暑无禾熟”等农谚。

今天

我们迎来春季的第五个节气

清明

正值“仲春”与“暮春”之间

春光明媚,春和景明

莺飞草长,娇蕊争芳

风轻雨润,天朗气清

入眼尽是春意盎然

处处给人清新明朗之感

“清明”也由此得名

清明时节

“柳”别具特色

柳色青青,柳条长长,柳烟淡淡

因此,清明又称“柳节”

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等习俗

清明也是亲近自然的好时节

到户外、到田野、到山边

踏青、赏花、放风筝、荡秋千

感受旖旎春光,拥抱明媚春天

节气习俗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一到,广东气温升高,雨量增加,草木萌发,春耕倍忙。此时广东南部插秧已达高潮,北部则忙于播种,故有“清明谷雨紧相连,春耕浸种莫迟延”“清明唔浸谷,大暑无禾熟”等农谚。

清明除了节气外,还是一个祭祖扫墓、纪念祖先的传统节日。扫墓这个习俗起源很早,战国时已有相关记载,至唐玄宗时已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的“五礼”之一。

广东潮汕、客家地区多俗称扫墓为“挂纸”,清明的祭扫为区别于冬天扫墓,也称“挂春纸”。在清明这天,人们多备祭品家祭或扫墓,敬祖念先

清明节的习俗十分丰富,除了扫墓外,全国各地还流传着踏青、放风筝、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祖的肃穆,又有踏青的欢笑,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在梅州、清远等地区,人们清明时会在门前插上艾草或桃枝,东莞则是买“清明扇”,皆谓之驱邪。广府地区还有在门前插柳枝、在阳台上挂转运风车的旧俗。

诗词赏析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赏 析: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在清明节的夜晚,诗人独自步行在回旋的走廊中,唱着歌,听着远处的弦声,欣赏着眼下的花,表现出一派闲适的心情。此诗也展现出诗人留恋美景,深恐春天将去的微妙心理,无一字直抒胸怀,而惜春之意自显。

南国文艺

微信视频号

来源:方远文化艺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