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翻开扉页,原来徐霞客名徐宏祖,字振之。江苏江阴人。去年,这个地方我去过一次。著名的华西村就在江阴。江阴市的毛纺织厂非常多,虽然没有段子手编造的缺了江字的“江阴毛纺织厂”,但江苏阳光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毛纺基地,著名的海澜之家也在江阴。
刚刚从网上买来一本《徐霞客游记》,一看封面有点傻眼,这本书居然是徐宏祖写的。这个徐宏祖是什么情况?难不成我买了一个赝品?
翻开扉页,原来徐霞客名徐宏祖,字振之。江苏江阴人。去年,这个地方我去过一次。著名的华西村就在江阴。江阴市的毛纺织厂非常多,虽然没有段子手编造的缺了江字的“江阴毛纺织厂”,但江苏阳光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毛纺基地,著名的海澜之家也在江阴。
徐霞客并不是一个正经的读书人。他对四书五经这类正经书不感兴趣,却非常喜欢读历史和地理方面的书籍。从22岁开始,他就开始远足。
在那个年代,旅游真的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起码比现在奢侈很多。
拿《游天台山日记》来说,1613年三月底,徐霞客准备去爬山。却听说山里来了一头老虎,伤了几十个人。徐霞客只好先住下。
徐霞客无法抑制住美景的诱惑,虽然第二天早上下了雨,徐霞客还是出门了。路况不好,徐霞客只好下马步行。在寺庙里吃午饭的时候,和尚建议他轻装爬山。徐霞客就让挑夫把行李带走,他跟着莲舟上人一起爬山。走了三十多里地,留宿弥陀庵。接下来一直到四月初八,徐霞客一直留在天台山。这这日子,需要多少花费?
从1607年开始,持续到1640年左右,徐霞客游山玩水30多年,足迹遍布明朝19个省份。这其中,徐霞客也会回家待上几天,娶妻生子,还收了几房小妾。根据《徐霞客游记》记载内容,保守估算旅游总费用约2378.5两,按当时的购买力折合今118万-285万元。
一个只会游山玩水的公子哥,徐霞客的经济来源于何处?
首先是徐家书香门第的底蕴。徐霞客出身江阴望族,他的高祖徐经因科举舞弊案放弃仕途转向经商,到他父亲徐有勉时家境中兴,拥有“万卷楼”藏书和大量田产。
徐霞客的母亲是一位出色的的CEO。徐母经营手工作坊,财力雄厚,曾经拿出数十石粮食救济灾民。她不仅鼓励徐霞客出游,还变卖嫁妆当做徐霞客的差旅费。
其次,徐霞客在当时也算是一位名士。他与黄道周、文震孟等人交好。通过他们的“介绍信”获得地方官员接待。徐霞客去云南游玩时,当地名士唐大来不仅资助其游滇费用,还为他引荐沿途友人,形成“因友及友”的资助链条。
第三个来源,徐霞客巧妙的利用了马牌的特殊作用。徐霞客在广西游历时,中军唐玉屏赠给他一个马牌,就是当时的军事通行证。徐霞客可以用马牌调用驿站资源,免费食宿并征用民夫抬轿。游天台山时,徐霞客是否征用了免费的民夫?免费的用起来就是爽,而且一直用一直爽,难怪徐霞客的游记可以持续三十多年!
第四,徐霞客擅用借贷资源。崇祯十年,也就是公元1637年,徐霞客在湘江遇盗。他向衡阳友人金祥甫借银20两,代价是徐家20亩田的田租。到他晚年出游时,刚出发11天,徐霞客就没钱了,于是借银10两以维持游资。
徐霞客在遭遇抢劫后,曾把藏在发髻中的银掏耳勺换取衣物,甚至典当衣物、被褥筹集旅费。为了完成自己的旅游大业,徐霞客真的是拼了。
第五,徐霞客擅长利用了各种资源。徐霞客沿途喜欢借宿寺庙,因为住寺庙是免费的。他在广西的崇善寺、云南的鸡足山寺院,都获得免费接待。天台山游记中虽然没有写花费,估计那位上人也没好意思跟他要钱。
还有就是地方官员馈赠。丽江土司木增不仅资助其旅费,还派专人护送其返乡。广西、贵州等地官员也为他提供物资支持。徐霞客在当时就是一位妥妥的网红,放哪里都是亮闪闪的存在。
如此看来,刚开始由于家道殷实,徐霞客还能潇洒的走一回。到了后期,徐霞客简直就是穷游。不过,正是他沉迷于旅游,才会后世留下这部科考式游记,成为重要的文化遗产。
来源:雪夜de惊鸿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