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的精品率,是目前微短剧行业的承受极限|业内者说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4 22:26 1

摘要:今年第一季度,微短剧的精品化市场案例层出不穷,有结合时下流行的女性自强主题,有强调年代感、地域性的现实题材,也有深入剖析当代夫妻关系、为中女代言的时装剧。

今年第一季度,微短剧的精品化市场案例层出不穷,有结合时下流行的女性自强主题,有强调年代感、地域性的现实题材,也有深入剖析当代夫妻关系、为中女代言的时装剧。

《家里家外》《好一个乖乖女》《夫妻那些事儿》《多大点事儿》《江南时节》等微短剧在网络形成口碑效应,似乎让微短剧有了区别于洒狗血、扇耳光的崭新面貌。

但在500亿市场规模和用户习惯之下,用户对于个别精品微短剧的点赞,能否影响整个市场的创作趋势?

近日,独舌短剧对话禹娲影视传媒&剧星时代联合创始人安传东,柠萌旗下好有本领的编剧孙曼,看看两个月一更新的微短剧市场又有了哪些新变化,他们对于微短剧的精品化之路又有哪些切身的体会。

霸总微短剧:有需求就会持续流行

这两年,都市言情也好,古装复仇剧、宅斗大女主剧也好,“霸总”似乎都是其难以忽略的灵魂。

这些剧集一边被吐槽换汤不换药、千篇一律、失真悬浮,一边又不断有新的爆款和热门CP涌现。梳理微短剧榜单前列的男演员,无一不是头顶“霸总”光环。

对于霸总题材是否面临更新换代,两位微短剧从业者都认为,霸总题材微短剧一直会流行,也不一定需要突破。只要现实中无法满足,就一定会需要故事去造梦。

“各种类型都可以存在,只是说‘霸总和灰姑娘’叙事更加大众,其他的CP组合会暂时小众一点。但时代在发展,不同时代背景的人物成为新的主流后,观众的审美肯定也会变化。”创作过《贤妻扶我凌云志》《我被驸马包围了》等微短剧的孙曼说。

深耕短剧产业链条、运营微短剧产业基地的安传东认为,“只要社会阶层结构不改变,分配方式不改变,霸总题材会一直流行。”

而创新虽然对于观众来说极具新鲜感和诱惑力,但对于业内人来说,就意味着可能要承担“投入后打水漂”的风险。

安传东称,一般情况下的题材创新+现象级案例,都是来自平台跟内容创作者的深度合作。按照目前纯市场化的方法论,精品短剧是做不出来的。精品短剧的生产力必定是有限的,不可能成为主流。

“一个业态,很难通过一两部剧改变它原有的叫生产方式。除非制作方和平台进行深度的合作,一旦创新就有失败的概率。假如编剧写了剧本卖不出去,或是我花了100多万给一个承制团队拍剧,它没有变现的渠道跟方式,那就是纯亏。”安传东表示。

付费和免费的“精品微短剧”差异在哪?

2023年8月,免费微短剧平台红果app上线,经过近两年的运营,红果短剧的用户量已经翻了6倍,单月分账超过4亿元。

截至2025年3月22日,红果短剧的月活跃用户(MAU)已达到1.58亿,同比增长551%,与优酷的差距缩小至不到3000万。而红果的出现无疑改变了小程序微短剧的市场,形成了IAP(付费微短剧)和IAA(免费微短剧)分化的情况。

在孙曼看来,今年第一季度,微短剧市场的最新创作趋势有三点。

第一,故事更加现实主义,更接地气,更走心细腻;第二,男女频都偏爱追x火葬场的剧情;第三,IAP和IAA分化越来越明显。

说到IAP和IAA二者的区别,以及固定受众对于精品微短剧的需求,孙曼认为,IAA会比IAP用户对于精品微短剧的诉求更强烈。IAA受众和长剧受众高度重合,所以需要制作的更精良,趋近于长剧审美;

IAP受众则会下沉一些,更在乎故事本身的共鸣和演员的真情实感。

除了目前常见的付费短剧和免费短剧之外,安传东又提出了付免一体的创作方向。据他观察,从前的付费剧,在前两个卡点前,剧情会设计得非常精致,后边可能会存在烂尾的情况。但是免费模式兴起之后,卡点前和卡点后的故事精致度趋于一致。

“付费的核心在卡点,前10集要用比较炸裂的事件或冲突来制造悬念,牵动用户注意力。付免一体在考虑卡点的同时,也会关注整体剧情的流畅程度,对逻辑的要求会比较高。”安传东称。

微短剧变现,找准生态位是关键

在今年2月举办的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上,麦芽传媒创始人何云长谈到微短剧的盈利模式时,谈到了付费投流、付费观看、AI投流、免费分账、版权变现这几种路径。

他认为,在只有爆款才能盈利的情况下,免费模式会是未来大的趋势。

安传东也提到,近两年微短剧付费、免费商业模式的变化,也影响到了具体的执行层面。一些执行团队拍了爆款之后,也开始去出自制内容,自己找剧本,投资、制作,再去跟平台合作。

“以前付费跑得特别猛的时候,制作方纯挣承制费就可以了。比如一部投资50万的剧,你在保质保量的情况下,把成片交付给平台,平台再把尾款打给你。现在一方面是信息越来越透明了,另外一方面,制作方也会要求整体利润的分成。”

而说到制作爆款,安传东观察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短剧受众一般会有一个审美疲劳期,这就造成了一个阶段之内,某类题材会集中爆发。热度过去后,同类受众仍然会为相似底层逻辑的剧集买单,形成题材的循环。

“其实很多受众需求的底层逻辑是一样的,区别只是从制作、拍摄、演员、后期特效方面去做一些升级。所以我们走流量的剧差不多占了九成,精品剧只占一成,还是跟平台一块来联合制作、宣发。”

而微短剧流行的一本多拍,也是长剧集很难做到的。拿《好一个乖乖女》来说,同一个剧本,有四个团队在拍,最后跑出来的只有柯淳、余茵这个版本。再通过选定春节档期、平台推流来预热和精准推送,成为爆款的几率会更大。

安传东称,业内最疯狂的时候,一个剧本有七、八个组同时在拍,胜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制作、对于剧本的升级、服化道、选角,以及导演的把控能力等等。

每个公司的生态位不同,商业模式也不尽相同。在安传东看来,微短剧盈利的关键是找准自己的生态位。也就是要有独一无二、别人无法取代的价值。

“比如说你是一个制作公司,你可以在选本上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论,可以持续出爆款;或者你作为一个出品公司或者版权公司,有源源不断的IP小说,可以持续给市场提供新内容、新素材或者新套路;或者你可以帮版权方进行利益最大化,这也算是生态位。”安传东表示。

孙曼认为,精品微短剧没有必须的投资金额。“还是要看题材,偶像剧要贵一些,需要灯光、摄像、服化道、场地,来营造出造梦幻感;普通的家庭剧场景简单,偏现实主义,不需要营造氛围感,低投资也可能收获好效果。”

据孙曼称,较早布局微短剧领域、有多部都市剧代表作的好有本领,后续会偏向往IAP的方向发力,主打跟抖音端原生更适配的现实题材。

“我们之前做的剧偏现实主义居多,没有纯霸总的微短剧。后续有一部《爱意随好孕降临》马上会播,是讲被原生家庭拖累的奢侈品店销冠王招娣,和奢侈品集团总裁梁世龙先孕后爱的故事,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被问到用户最希望在微短剧中得到的体验时,孙曼提到了几个关键词:甜、爽、感动;正面的情绪价值,疲劳生活里的乐子。

那么,下一部能够满足这些用户需求的精品微短剧,还要等多久?

【文/无花果】

来源:独舌短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