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又是一年清明时。春秋山墓园的松涛低语,仿佛仍在回响着您那句“早一点把案卷看完,正义就会早一点到来”的叮嘱。王敏副检察长,您离开我们已近四年,但您那辆叮当作响的自行车、那只装满案卷的旧方便袋、那身永不褪色的“检察蓝”,始终是舒城检察人心中最鲜活的印记。
节
气
QINGMING
又是一年清明时。春秋山墓园的松涛低语,仿佛仍在回响着您那句“早一点把案卷看完,正义就会早一点到来”的叮嘱。王敏副检察长,您离开我们已近四年,但您那辆叮当作响的自行车、那只装满案卷的旧方便袋、那身永不褪色的“检察蓝”,始终是舒城检察人心中最鲜活的印记。
今天,我们提笔写下这些信
不仅是为了缅怀,更是向您汇报:
您倾注一生的公平正义之火,从未熄灭
QINGMING
时光飞逝,又是一年清明时,王检,转眼间您离开我们快四年了,舒检大家庭里添了很多新成员,而我早已不再是您口中的“最小”同事,细数与您共事的点点滴滴,恍如昨日。2024年秋,我和同事们提前介入11.27专案时,公安机关的老刑事侦查员首先提起的就是您审查的何氏兄弟涉黑案,谈及您作为主办检察官在提前介入、审查起诉、出庭公诉阶段对证据、事实、定性的精准把握,深深折服了他。如今,当我在协助检察官审查涉黑案件过程中,脑海里谨记您说的“我们办的不是一个单纯案件,办理的可能是一个人人生,一个家庭的幸福。必须对事实负责,对案件负责,对当事人负责”。
我虽然不是您亲手带出来的“刑检人”,但亦是您培养的优秀检察官们的“徒弟”,她们的身上留下了您对刑事检察工作的印记——敬畏热爱、严谨担当、忠信清廉。而我,也将继续循着您的足迹,坚守法治信仰,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努力成为像您一样的优秀检察官。我坚信,只要心中有梦、眼中有光、脚下有力,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法治之路。
2程亚婷清明时节,细雨纷纷,我的思绪不自觉飘到2021年6月的一个上午,敬爱的王检在加班过程中突然离世,得知消息那一刻的震惊和悲痛至今仍让我难以忘怀。
您是我们检察院的楷模,总是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检察官的职责与担当。您对待工作的细致与认真,让我深受感染。每一次案件讨论,您都能准确把握每一个细节,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每一次文书审核,您都逐字逐句地斟酌,确保准确无误。您的这种精神,不仅提升了我们的工作质量,也激励着我们不断追求卓越。您不仅是一位出色的领导,更是一位可亲可敬的长者。您关心每一位同事的成长与发展,总是耐心倾听我们的困惑与建议,给予我们无尽的鼓励与支持。在您的带领下,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完成工作,更学会了如何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您离世后,我们每个人都深感惋惜和不舍。但您的精神与品质,却永远留在了我们心中。您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检察官精神,什么是责任与担当。我们会将您的教诲铭记于心,继续努力,不负您的期望。窗外的玉兰又绽新蕊,公诉席上的国徽依旧庄严。我们知道,那些您没来得及写完的调研报告、没来得及审结的刑事案件,正化作漫天星子,指引后来者继续丈量公平正义的尺度。这,大概就是检察信仰最好的传承。3唐静办公室试用期人员我是2024年入职舒城县检察院的新进人员唐静,虽然从未有机会与您共事,但这八个多月里,您的名字始终萦绕在耳畔。从同事们的回忆中,从档案室的卷宗里,从您细心裁剪出的剪报中,从停放在陈列室里的那辆自行车上,我似乎触摸到了您生命的痕迹。今天提笔写下这封信,既是对前辈的致敬,也是作为新人的一份承诺。
第一次听说您的名字是在2021年,您在周六加班时突发疾病与世长辞,媒体写您的故事,描述您的一生是怎样为司法公正而贡献力量的。彼时刚刚毕业的我并不知晓几年后我会成为一位舒检人。入职后再去翻当年的报道,很多细节都有了实感,觉得自己也和那些权益得到维护的当事人一样,被您的光芒和温暖笼罩着。
您常说:“我们办的不是一个单纯的案件,办理的可能是一个人的人生,一个家庭的幸福。必须对事实负责,对案件负责,对当事人负责。”在2010年盛夏的一起案件中,您发现,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盗窃茶叶数量和价值有些对不上。虽然该案在移送审查起诉时,价格认证中心已经认定案值为27万余元。但您不愿放过任何疑问,于是骑着自行车带着书记员,一一查看犯罪嫌疑人供述里提到的地点,并调取进货单仔细核查,最终核准案值为22万余元。这样精益求精、秉持公正的精神不仅维护了司法权威,也感染着每一位舒检人。如今每次处理工作细节时,总会想起您,那些曾被我认为繁琐精细的工作,突然有了沉甸甸的分量。
上次去南港镇对口帮扶村,看见帮扶对象露出的淳朴笑容,听见他们收到物资后的声声道谢时,我又想起了您。在陈列室里曾见过您帮助村民在庄稼地里干农活时留下的照片,也听过您在百忙之余仍然坚持每月探望帮扶对象、帮他们解决急难愁盼的故事。这样的大爱贯穿了您的一生,告别人间后,还不忘献出最后的力量——家属遵循您的遗愿捐出了您的眼角膜。从前,您用那双眼睛看清真相,从此,两名病患用您的眼睛看见世界。
请您相信,会有更多干警接过您未写完的案卷,会有更多炽热的心跳回应着正义的召唤。
4吴洁第五检察部试用期人员提笔之际,我的脑海中浮现出入职当天在舒城县人民检察院院史馆里停放的那辆锈迹斑斑的黑色自行车。回想起院史馆里陈列的有关于您种种物件,我的内心再次掀起波澜。您的一生,是忠诚与奉献的写照,是法治精神的丰碑。作为扎根基层的检察官、坚守初心的老党员、无私奉献的人民公仆,您用生命诠释了“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崇高信念。
您躬身检察麦田,以忠诚镌刻正义年轮。三十三载检察生涯,您始终将双脚扎进基层的泥土,用近2000件零错案、零信访的检察答卷,守护着公平正义的底线。您常说:“一个普通案件,可能影响当事人的一生。”这朴素的话语背后,是您对每一起案件的严谨审慎,是对人民群众的深切共情。您用“脚踩黄泥”的实践,将法治的温度传递到田间地头,用扎实的法学功底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新时代检察工作者树立了标杆。
您擎起初心灯塔,以信念引航法治征途。1990年的特大洪水中,您与党员干部并肩冲锋,用血肉之躯守护群众安危;驻村结束后,您毅然递交入党申请书,立下“为党和人民利益鞠躬尽瘁”的誓言。三十载党龄,您始终践行着这份初心:在贫困村结对帮扶时倾囊相助,对自己却节俭到一辆自行车修补二十载。直至生命最后一刻,您仍以捐献眼角膜的方式为他人点亮光明。这份“无私无我”的赤诚,让党徽与检徽交相辉映。
您播撒为民火种,以生命灌溉成长沃土。您用“办案无小事”的严谨态度,诠释了“为人民司法”的深刻内涵;您用“自行车上的检察官”的质朴形象,展现了党员干部清廉奉公的本色。您留给我们的不仅是精湛的业务经验,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告诫后来者:检察工作者的价值,在于将“小我”融入法治建设的“大我”,在于以有限的生命投身无限的为民服务之中。
斯人已逝,风骨长存。您的事迹必将激励无数检察工作者以您为镜,恪守初心、勇担使命。我们将牢记您的教诲,在每一起案件中传递正义,在每一次履职中守护民心,让法治之光照亮更多角落。
审核:刘为东
文字:代少云、程亚婷、唐静、吴洁
编辑:曹 蕾
来源:舒城县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