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明确表态,将加速医用外骨骼机器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行业的标准制定工作,此举意味着行业的规范化进程正在加快,相关企业将迎来政策扶持的黄金时期。
在科幻电影里,外骨骼机器人常赋予人类超能力,如今,它已从银幕走进现实,展现出巨大发展潜力。
近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明确表态,将加速医用外骨骼机器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行业的标准制定工作,此举意味着行业的规范化进程正在加快,相关企业将迎来政策扶持的黄金时期。
外骨骼机器人能辅助或增强使用者肢体动作,按功能分为增强型与康复型。增强型助力军事、工业领域,提升人员负重与作业能力;康复型则为医疗康复带来希望,帮肢体运动障碍患者恢复。
外骨骼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在医疗康复领域,它能够帮助老年人、残疾人以及中风、偏瘫等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在工业领域,它可以应用于搬运、装配、焊接等作业,增强工人的负重能力,减轻工作压力,降低劳损风险。
在个人应用方面,它可以辅助行动不便者行走,或者在景区为游客提供助力等。
此外,外骨骼机器人还被应用于军工领域,由此可见,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尽管我国在外骨骼机器人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速度迅猛,尤其是在医疗康复领域,已有多款医用级产品问世。
就在4月1日早上10点,程天科技在电商平台推出的售价为2500元的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易行EasyGo”,一经上架,短短15秒内数百台产品就被抢购一空!
从市场数据看,外骨骼机器人增长迅猛。国际研究机构ABI数据显示,2020 - 2030年产业预估 CAGR 达33%,2025 - 2028 年高速增长阶段,3年CAGR 为 47.7%,2028 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58亿美元,2030年达68亿美元。
振江股份
公司控股子公司海普曼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3月,目前致力于外骨骼机器人的产品研发。
伟思医疗
公司的外骨骼机器人产品将形成新一代康复科标准化的临床和产品方案,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的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如脑卒中、脊髓损伤、脑外伤、脑瘫等以及术后、长期卧床导致的肌肉无力等,解决下肢运动能力以及步行能力的康复和训练问题。
绿的谐波
公司经过多年持续研发投入,实现了精密谐波减速器的规模化生产及销售,打破了国际品牌在机器人用谐波减速器领域的垄断,并实现批量出口。
探路者
公司与迈宝智能联合研发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相关产品,可应用于登山辅助等场景,产品已进入测试阶段,具备三大核心功能,与杭州程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开展技术交流与样品测试合作。
精工科技
公司与复旦大学项目组及外方正在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智能腿项目”的合作。该智能腿产品将由高强碳纤维材料打造,集成智能感知模块、一体化电机电驱模块、电池及能源管理系统、视觉感知单元并采用多模态预测及自平衡AI控制技术,实现自主行走引导及助力。目前该智能腿产品正在进行商业化应用转化。
来源:路漫修远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