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志丹县位于陕西省北部,隶属于延安市,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县域内沟壑纵横、梁峁交错,地貌以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为主。其历史可追溯至秦汉时期,古称“保安”,是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交融的重要边陲。1936年,为纪念革命烈士刘志丹,更名为志丹县。这里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
刘晓军,男,汉族,1979年10月出生于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
现任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人民政府党组书记、副县长、代理县长
志丹县位于陕西省北部,隶属于延安市,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县域内沟壑纵横、梁峁交错,地貌以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为主。其历史可追溯至秦汉时期,古称“保安”,是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交融的重要边陲。1936年,为纪念革命烈士刘志丹,更名为志丹县。这里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中共中央曾于长征结束后短暂驻扎于此,保安革命旧址群至今保存着多处窑洞和会议遗址,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艰难时期的战略决策与革命实践。县域内还散布着众多古城堡、烽火台遗迹,反映了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痕迹,而民间传说、地方戏曲等非物质文化则承载着浓厚的历史记忆。
志丹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地过渡带,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且昼夜温差显著。境内洛河及其支流周河、杏子河穿流而过,形成独特的河谷地貌,局部区域因流水侵蚀呈现壮观的丹霞景观。近年来,通过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县域植被覆盖率逐步提升,山峁间人工林与天然次生林交错分布,野生动物如雉鸡、野兔等种群数量有所恢复。尽管生态环境脆弱,但当地通过发展节水农业、推广生态修复技术,探索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呈现出“绿进沙退”的积极态势。
作为传统农业县,志丹县长期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小米、荞麦、马铃薯等耐旱作物是主要农产品,山羊肉、黑猪肉等特色畜牧产品在省内享有盛誉。21世纪以来,依托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资源,石油工业成为县域经济支柱,配套的炼化、运输产业链吸纳了大量劳动力。与此同时,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逐步兴起,以保安革命旧址、永宁山古寨、九吾山道教遗址为核心的文旅线路吸引着周边游客。近年来,当地政府着力推动苹果、核桃等经济林果种植,并扶持小杂粮深加工、非遗手工艺等特色产业,形成多元发展的经济格局。
志丹县是陕北文化的重要承载地,民间艺术形式丰富多彩,如高亢激越的志丹民歌、粗犷豪放的陕北秧歌、精巧传神的剪纸艺术等,均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地社火、庙会等民俗活动保留了农耕文明的印记,正月“转九曲”、端午香包刺绣等习俗代代相传。饮食文化以酸辣醇厚为特色,荞面饸饹、油糕、黄馍馍等传统小吃彰显着黄土高原的生活智慧。作为革命老区,红色基因深深融入社会肌理,中小学校普遍开设红色教育课程,刘志丹烈士陵园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城乡居民生活节奏舒缓,邻里关系紧密,在现代化进程中仍保持着淳朴豁达的乡土气息。
来源:时刻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