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地时间5月12日上午9点,日内瓦的阳光洒在会议中心,中美双方代表郑重签署了一项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关税协议。消息一经传出,瞬间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强烈反响,各大媒体纷纷聚焦报道,国际金融市场也随之大幅波动。这一协议不仅标志着世界两大经济体在贸易领域的重大和解,更为
当地时间5月12日上午9点,日内瓦的阳光洒在会议中心,中美双方代表郑重签署了一项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关税协议。消息一经传出,瞬间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强烈反响,各大媒体纷纷聚焦报道,国际金融市场也随之大幅波动。这一协议不仅标志着世界两大经济体在贸易领域的重大和解,更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在这份备受瞩目的协议中,美国取消了共计91%的加征关税,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号行政令对中国商品加征的34%的对等关税,其中24%的关税暂停加征90天,保留剩余10%的关税。相应地,中方取消对美国商品加征的共计91%的反制关税,针对美对等关税的34%反制关税也相应暂停,其中24%的关税暂停90天,剩余10%的关税予以保留,中方还相应暂停或取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
此协议达成后,美国进口商们兴奋不已。佛罗里达州玩具公司“Basic Fun”的CEO杰伊·福尔曼在凌晨4点得知消息后,激动得立刻联系中国卡车公司要求发货。美国家电企业“Shark Ninja”的首席执行官马克·巴罗卡斯也松了口气,表示“我们有数百个集装箱滞留中国,终于能装船了” 。而在资本市场,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单日升值1.2%-1.8%,恒生科技指数上涨4.7%,标普500指数期货上涨2.3%,大宗商品价格趋稳,市场对全球贸易复苏充满了乐观预期。
然而,在一片乐观与喜悦的氛围背后,却有一些国家的心态悄然“破防”,陷入了尴尬与焦虑的境地。
英国在脱欧之后,一直试图通过“全球英国”战略重塑贸易版图,与美国签署贸易协议便是其重要举措之一。此前,特朗普政府高调宣传美英签署的贸易协议,称其为“模板”,但保留了英国商品10%的关税,以换取英国增加进口美国农产品。可如今,中美以“对等降税”的方式达成协议,使得英国之前的让步显得格外廉价。英国媒体直言,自己像是被美国当作了谈判筹码,而中国却凭借实力赢得了尊重。更令英国不安的是,特朗普在中美协议后迅速转向施压欧盟,暗示可能对欧洲汽车加征25%关税。这种“收割盟友补亏空”的策略,让英国意识到,所谓的“特殊关系”不过是美国单边利益的遮羞布。伦敦经济学院学者指出,英国既无法摆脱对美依赖,又在中美博弈中失去战略价值,正沦为全球贸易版图上的边缘角色。
印度在中美贸易摩擦期间,妄图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中国+1”战略。莫迪政府不仅对美单方面妥协开放市场,还在2025年4月主动对美下调关税。然而,中美协议的达成让印度的幻想彻底破灭。中国输美商品平均关税从145%暴跌至10%,苹果、三星等企业没必要再绕道印度组装手机。更致命的是,印度此前为讨好美国签署的《美印关键矿产协议》也失去价值,美国芯片巨头台积电优先扩大在中国南京的生产线。气急败坏的印度在5月13日宣布对美加征35%关税,却因对美贸易逆差巨大,且出口依赖美国市场,被国际舆论嘲讽为“以卵击石”。印度国内通胀率已飙升至7.8%,此时与美对抗无疑是雪上加霜,其试图在中美博弈中渔利的算盘彻底落空。
墨西哥曾因中美贸易摩擦取代中国成为美国最大贸易国,然而中美关税协议让其优势不再。一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对美出口成本大幅下降,比亚迪将在得州新建超级工厂,冲击墨西哥传统燃油车优势。另一方面,美国海关加强原产地核查,要求墨西哥出口汽车的本地零部件占比提升,而墨西哥70%的汽车零部件依赖中国进口。此外,墨西哥政府为吸引特斯拉投资提供巨额补贴并放宽环保标准,如今特斯拉却提升上海工厂产能,挤压墨西哥工厂订单空间。墨西哥经济部长无奈承认正在失去对美出口的“黄金窗口”,曾经的贸易红利逐渐消退,让墨西哥陷入困境。
越南曾是中美贸易战的最大赢家之一,2024年对美出口额暴涨,其中62%的商品实际来自中国转口。但中美协议改变了规则,中国输美商品税率大降,中国企业无需再支付越南“过路费”。4月越南从中国进口额同比下降,三星越南工厂的手机零部件订单减少,转而直接从中国采购。更致命的是,美国海关将越南列入“原产地高风险国家”,要求对纺织品、电子产品逐批核查。越南试图通过对美出口农产品降价自救,却引发国内农民抗议,经济陷入两难。曾经依赖转口贸易的繁荣景象逐渐消失,越南面临着艰难的经济转型挑战。
中美达成关税协议,本是全球贸易的积极信号,却让这些国家的处境变得微妙起来。这背后反映出的是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博弈,以及全球贸易格局的深刻调整。在这场博弈中,各国都在努力寻找自身的定位与利益平衡点,而中美关系的走向,无疑将对全球贸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未来,这些“破防”的国家又将如何调整策略,重新适应新的贸易格局?这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来源:莫离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