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银滩能留住年轻人吗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4 12:43 1

摘要:低欲望躺平党:这里十几万就能买套房,房租一年才四五千,比北上广一个月的房租还低。有人花26万买了170平海景房,每天海边散步、吃海鲜,过上了“面朝大海”的低成本生活。自由职业者:搞自媒体、开网咖、做电商的年轻人不少。比如B站up主清松靠分享银滩生活吸引几百个年

乳山银滩能不能留住年轻人?这个问题得拆开来看:

1. 能留住的年轻人类型

低欲望躺平党:这里十几万就能买套房,房租一年才四五千,比北上广一个月的房租还低。有人花26万买了170平海景房,每天海边散步、吃海鲜,过上了“面朝大海”的低成本生活。自由职业者:搞自媒体、开网咖、做电商的年轻人不少。比如B站up主清松靠分享银滩生活吸引几百个年轻人过来,还有人开牡蛎加工厂年入千万。但这些都是“自己折腾”的活儿,不是稳定工作。季节性旅居的:夏天来避暑,做点赶海直播、夜市摆摊,旺季赚一波钱就走。冬天人少了,他们也撤了。

2. 留不住的现实原因

工作机会稀缺:除了风电厂招了6000人,大部分岗位是房产中介、海鲜摊主、装修工这类低门槛工作。博士生开补习班、东北人修车赚十几万的案例听着励志,但都是个例。生活配套拉胯:想喝杯奶茶得开车20分钟去市区,看电影得等节假日临时影院,三甲医院要跑到威海。冬天没暖气,电脑包都能长毛,北方人根本扛不住。社交荒漠:淡季街上空得能拍鬼片,常住年轻人全靠微信群约饭。有人待了两年,最大的娱乐是收养流浪猫。

3. 年轻人的真实生存状态

“穷躺”比“奋斗”更普遍:多数人每月接点散活,赚个两三千够吃饭就行。真像报道里年入40万的熟肉摊主,属于幸存者偏差。来了又走是常态:有人花26万买房住两年,最后发现“潮湿+寂寞”比北上广还难熬;也有人像网咖老板郭丽萍,十年下来觉得“够花就行”。隐性成本不低:看着物价低,但赶集买菜、跑市区加油这些折腾下来,每月油钱都能烧掉一千多。想维持城市生活水准,开销并不比大城市少。

总结
乳山银滩就是个“低配版人生体验卡”,适合三种人——
① 有点存款不想卷的躺平青年;
② 能靠网络吃饭的数字游民;
③ 把这儿当临时充电站的旅居者。
但对于要赚钱养家、追求事业发展的普通年轻人,待久了只会发现:“面朝大海”的浪漫,抵不过冬天海风湿冷的暴击。

来源:海边的小胖胖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