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可能见过出租屋养猫养狗,但有谁见过把水牛当宠物养呢?佛山的95后小伙陈先生,最近因为带着他的“牛魔王”火遍了热搜。尽管被房东三次驱逐,他依然坚持养牛。
注:本文所有数据均引自权威信源,观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请知悉。
你可能见过出租屋养猫养狗,但有谁见过把水牛当宠物养呢?佛山的95后小伙陈先生,最近因为带着他的“牛魔王”火遍了热搜。尽管被房东三次驱逐,他依然坚持养牛。
在不到20平米的出租屋里,四个月大的水牛“牛魔王”享受着“VIP待遇”:专门定制的牛仔外套、专属的消毒浴缸,每天还有固定的遛弯路线。这个不寻常的组合,日复一日在城中村里上演温馨画面:牛静静蹲在门口等主人回家,而陈先生则像对待宠物一样细心地给牛擦身梳毛。
“第三次搬家的时候,‘牛魔王’用角帮我推着行李车。”陈先生展示着手机里的视频,眼神里满是父亲般的宠溺。这位曾获得省搏击亚军的硬汉,如今把所有柔情都倾注在了800斤的“大宠物”身上。
随着视频的爆火,质疑的声音接踵而至:1.牛叫声会不会影响邻居?2.粪便怎么处理?3.是不是为了作秀而炒作?
面对这些疑问,陈先生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安装了隔音棉、每天有六次消毒记录,还拒绝了所有商业合作。他笑着说:“牛魔王饿了只会咩咩叫,比隔壁情侣吵架的声音还小呢。”社区工作人员也表示,目前没有接到相关投诉。
问起养牛的初衷,这个30岁退役运动员的回答很出乎意料:“每次看到它反刍,我就提醒自己,不能活成社畜。”虽然他在健身馆兼职,每月收入4000元,但他把牛当成对抗焦虑的象征。
心理学专家指出,现在年轻人正在寻找新的情感寄托。相比传统宠物,牛在他们心中承载了更多文化隐喻。就像有人纹“逆”字来激励自己,陈先生则用活体的牛来提醒自己过不一样的生活。
养牛的日常比你想象的要更“硬核”:每月的饲料费用达到1200元,占他收入的三分之一;洗澡时需要特制防滑垫;遛弯得避开早晚高峰。他认为这些付出是值得的:“加班回家时,它在门口等我,比手机震动还要温暖。”
陈先生的这一尝试不仅开辟了城市养殖的新天地,也暴露了目前法规上的空白。畜牧部门提醒,在城市里养牛需要办理防疫证明,并建议提前报备。
“等‘牛魔王’成年了,我打算带它横渡珠江。”陈先生的计划不仅仅是这些,他还在设计一门人牛联动的健身课程。这样将生活与艺术结合的方式,意外地引发了年轻人的共鸣。短视频平台显示,话题“不做牛马要做自己”的播放量已经突破了2亿。
面对996的工作压力,养一头牛来对抗异化,也许就是一种带有黑色幽默的生存智慧。
来源:真相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