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人在税警总团时候跟黄杰关系怎么样?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1 10:16 2

摘要:孙立人与黄杰在税警总团时期的交集,是一段被“黄埔系”与“宋子文系”冲突裹挟、又被抗战烽火淬炼的复杂关系。二人同为税警总团的核心人物,却因出身、教育、性格、靠山迥异,三年里始终“同床异梦”:黄杰以蒋介石手令为尚方宝剑,要把这支宋子文私兵彻底“黄埔化”;孙立人凭藉

孙立人与黄杰在税警总团时期的交集,是一段被“黄埔系”与“宋子文系”冲突裹挟、又被抗战烽火淬炼的复杂关系。二人同为税警总团的核心人物,却因出身、教育、性格、靠山迥异,三年里始终“同床异梦”:黄杰以蒋介石手令为尚方宝剑,要把这支宋子文私兵彻底“黄埔化”;孙立人凭藉留美履历与练兵实绩,成为宋子文力保的“非黄埔”标杆。他们的合作与对峙,浓缩了南京国民政府后期“嫡系”与“洋派”在军队体系中的结构性矛盾。

1.背景与入局:本来的两条平行线却被拧成一股绳

1930年,宋子文以缉私为名,用财政部财力打造税警总团,武器清一色德造、捷造,排级军官就穿黄呢军服,薪饷比中央军高一倍,被戏称为“御林军之外的御林军”。初期干部多是美国军校毕业生,孙立人清华—普渡—弗吉尼亚“三连冠”的学历,使他得到了宋子文的偏爱,也顺理成章出任第四团团长。

随着宋家权势的扩大,情况有了变化。1935年,蒋介石借“军队国家化”名义,把黄埔一期、刚在长城抗战南天门血战中打出声名的黄杰空降为中将总团长,指令很简单:把税警总团从“宋家军”变成“蒋家军”。

黄杰履新时,六个团三万多人,孙立人团人数最多、训练成绩第一,自然成为黄杰“改造”与“拉拢”并重的首要对象。

2.练兵路线之争:弗吉尼亚式“科学化”遭遇黄埔式“革命化”

黄杰是典型的“黄埔精英”,练兵强调精神感召与纪律至上,每天必到操场,与士兵一同跑步、做器械,夜间查铺到十二点,次日五点又吹集合号;惩罚违纪士兵常用“连坐”、“禁闭”,沿袭黄埔那一套“绝对服从”传统。

孙立人则把美国军校的“军官退后一步,让士官走到前台”的理念带回中国:

1. 强调射击、筑城、体育、夜间教育四大技术并重,每个连队设“技术士官”,军官只下达任务,具体动作由士官示范。

2. 废除体罚,代之以“荣誉室”、“技术擂台”,士兵可在周末挑战军官,赢了当场发奖金。

3. 生活西化,团部有淋浴、理发室、小型图书馆,甚至从美国进口篮球架,定期举办“清华—税警篮球赛”。

黄杰巡视后评价:“练得好看,打起来未必管用。”孙立人反唇相讥:“操场上一刀一枪,战场才能不慌不乱。”两人第一次公开摩擦,是在一次全团器械操比赛后,孙团以压倒优势夺魁,黄杰却在讲评时只字未提,反而批评“花拳绣腿”。

3.人事暗战:张佛千“调处”与“两个不服管的团长”

1936年春,黄杰特邀名报人张佛千到海州总部“采访”,实则让他去“摸摸孙立人和何绍周的底”。张佛千与孙立人同为安徽庐江老乡,一见如故。

孙立人向他直言:

“黄总团长要我拆去美国式的班排教练表,改按黄埔典范令,这是削足适履。我的团,十个月实弹射击耗弹十二万发,全国第一;全团识字率九成二,也是全国第一。若说黄埔操典才是唯一标准,那我宁愿回清华教书。”

张佛千回报黄杰时,用“孙立人是人才,但棱角太利”八个字概括。黄杰听后只淡淡一句:“人才也要为大局所用。”随后下令:全团统一夜间教育时间,孙团不得自行其是。孙立人以“影响技术训练”为由拒不执行,双方僵持不下。

4.淞沪会战:民族战争中在炮火中的短暂握手

1937年8月,税警总团也冲在了抗日第一前线,负责苏州河南岸刘家宅至蕴藻浜一线。黄杰打破门户之见,火线升孙立人为第二支队司令,指挥第4、5、6团。孙立人也不计前嫌,提出“纵深配备、逐屋抵抗”的防御方案,被黄杰采纳。

战斗中,孙立人身先士卒,亲率特务排逆袭,三次夺回被日军突破的阵地,最后在唐桥站被弹片击中左胸,肺部贯穿,仍不肯下火线,直到黄杰派副官硬架下去。那一夜,黄杰在战报里罕见地写下:“孙支队长智勇兼备,所部能征惯战,足为全军楷模。”

然而这份“战友情”只维持了短短数周。孙立人伤重赴香港治疗,黄杰在给军政部的呈文中,却将“第二支队战绩”归功为“全军官兵用命、黄埔精神感召”,对孙立人只字未提。

5.分道扬镳:从“功臣”到“光杆司令

上海沦陷后,税警总团残部被胡宗南收编为第40师,黄杰兼任师长;孙立人回到武汉,要求归队,黄杰以“伤病未愈”为由拒见。孙立人写信给宋子文:“我非争官,只想带旧部杀敌。”宋子文遂出面,以“缉私总队”名义为他重建部队,仍旧暗中使用税警总团番号。此后,孙立人远征缅甸,黄杰则在兰封会战因失守商丘被撤职,两人再无直接合作。

6.性格镜像:一个“黄埔范式”,一个“美式孤鹰”

黄杰:

- 外表儒雅,内心极重“团体”与“层级”,日记中常写“团体第一,个人第二”。

- 善于政治经营,税警总团时期,每周必请黄埔同学聚餐,联络感情。

- 对蒋介石的命令近乎无条件服从,曾说“校长一句话,胜过我十本书”。

孙立人:

- 有着长期的海外军事留学经历,养成“技术至上、制度透明”的思维,最讨厌“人事关系”。

- 生活西化,爱跳舞、网球,在团内推行“军官不得接受士兵赠礼”的硬规矩。

- 对上级敢顶撞,对士兵极亲和,士兵私下叫“孙大哥”,而黄杰的部队只敢称“黄总座”。

7.结语

税警总团的三年,是孙立人与黄杰唯一一次“同僚”经历。他们一个要把美式军事科学嫁接到中国土壤,一个要用黄埔精神重塑财政部的“私兵”。抗战让他们短暂携手,体制与性格却注定使他们分道扬镳。孙立人后来回忆:“黄杰不坏,只是他太相信一个团体可以压倒一切;我相信制度才能持久。”这话,成了两人在税警总团时期分分合合的最佳注脚。

来源:黑篮色中性笔28667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