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每天吃腐乳的人脑梗风险降36%!臭豆腐竟是血栓克星?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1 09:39 1

摘要:平时被嫌“臭”的腐乳、臭豆腐,居然可能是脑血栓的天然“克星”?一项研究竟然发现:每天吃点腐乳,脑梗风险降低了36%!

平时被嫌“臭”的腐乳、臭豆腐,居然可能是脑血栓的天然“克星”?一项研究竟然发现:每天吃点腐乳,脑梗风险降低了36%!

这不是老天开玩笑,而是科学家通过近万人的长期随访得出的结论。难道我们小时候吃的那口“臭香臭香”的豆腐,早已悄悄守护了我们的血管?

我们先把这事儿整明白。

在2022年的《中国食品科学》杂志上,一项对江苏、浙江一带中老年人饮食习惯与脑血管病发病率的流行病学研究中指出,经常食用发酵豆制品(特别是腐乳和臭豆腐)的人群,脑梗死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每天摄入15克左右腐乳的人群,脑梗风险降低约36%

这听起来太魔幻了,但数据不骗人。那它是怎么做到的?

说白了,这一类“发酵豆腐”,不仅是豆制品自带的优质植物蛋白,更是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丰富的短链脂肪酸、益生菌代谢产物、多肽类活性物质,这些成分被证实对血管内皮功能改善、抗炎、抗血小板聚集等有明显作用。

简单点说,它能让血更“通”,血管更“滑”。

我在门诊上经常遇到一些老年患者,特别是脑梗恢复期或“三高”人群,吃饭的时候总是一脸愁眉苦脸。有一次,一位大爷来复诊,坐下就抱怨:“医生啊,我现在啥都不敢吃,咸的不能碰,油的不能沾,这日子还有啥意思?”

我顺口问他:“那你以前最爱吃啥?”

他眼睛一亮:“我啊,就爱那口臭豆腐,炸得外焦里嫩,配点辣酱,那才叫人生!”

后来我给他讲了这项关于发酵豆制品与脑梗相关性的研究,他当场就说:“那我是不是还能吃点?”

我也不是让他天天吃臭豆腐串串,重点是适量、低盐、不油炸的吃法。像是白腐乳拌饭、凉拌菜里加点臭豆腐汁,既解馋又护血管,比一味戒口强多了。

这不是神奇,是科学。

大豆里的大豆异黄酮,本身就是天然植物雌激素,对心脑血管有保护作用。但发酵后,它的活性更强,吸收率也更高。

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尤其是乳酸菌、酵母菌,会产生一些有益代谢物,如γ-氨基丁酸(GABA),这是一种能降低血压、抗焦虑、稳定神经系统的重要物质。

还有,发酵能产生多种肽类成分,这些小分子肽已经被研究证实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抗氧化等作用,关键是:它们能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改善血流、降低血栓形成。

别小看那一小块“臭豆腐”,它可是在发酵这件事上“下了大功夫”。

虽然说腐乳、臭豆腐有益,但很多人一听这个就“上头”,开始天天吃、顿顿吃,甚至还拿油炸臭豆腐当夜宵,这就大错特错了。

市售臭豆腐多为油炸,含盐量和油脂都偏高,长期大量摄入,反而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肥胖、胃肠负担等问题。

一些小作坊生产的发酵豆制品,卫生条件差、亚硝酸盐超标、菌群不稳定,吃多了容易出现肠胃不适甚至中毒风险

所以正确的吃法是:

每天控制在15克左右的腐乳,选择正规品牌,避免油炸和高盐的加工方式。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总钠摄入量。

可以试试这样吃:腐乳蒸鱼、凉拌茄子加点腐乳汁、煲汤时放一小块,既增香又提升营养。

中国传统饮食中,那些“发酵的东西”,像是豆豉、酱油、泡菜、腐乳,几乎都跟“养生”沾边?

其实很早以前,《本草纲目》就记载了:“豆腐乳,开胃、健脾、化湿、消滞。”虽然那时候没有现代分子生物学,但老祖宗早就通过经验摸索出了这些宝藏食材的妙处。

而现代科学,只是用数据把这些价值“翻译”出来罢了。

比如2021年《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指出,长期适量摄入发酵豆制品的人群,血浆内炎症因子水平降低,颈动脉内膜厚度也更薄,这说明它确实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延缓过程。

除了腐乳和臭豆腐,别忘了还有几个“老朋友”也在悄悄护着你的健康:

豆豉:含丰富黑豆多肽,能改善脂代谢、降压。

· 纳豆:虽然是日本的,但国内也能买到,含有纳豆激酶,能溶解血栓,不过价格略贵。

· 泡菜:乳酸菌丰富,但要注意盐分。

我始终相信一句话:我们吃的每一口食物,都是在为未来的健康投票。

发酵豆制品不是灵丹妙药,但它确实是我们生活中一个被低估的健康“帮手”。关键是,别盲目迷信,也别一刀切地戒掉。

就像那位爱吃臭豆腐的大爷,后来每次来复诊,脸上都多了点笑容。他说:“医生你不知道,那口臭豆腐救回了我的胃口,也让我活得更自在。”

我笑着回他:“不是臭豆腐,是你自己救了你自己。”

你还敢小看那一块“臭香”的豆腐吗?你觉得腐乳和臭豆腐真能帮我们防脑梗吗?你家里还有哪些健康又“臭香”的发酵食物?欢迎在评论里聊聊你们的“食疗秘籍”!

参考文献:

[1]张文涛,陈伟,刘旭,等.发酵豆制品与脑梗死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食品科学,2022,43(03):122-128.

[2]李秀敏,王志强.γ-氨基丁酸在发酵食品中的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21,42(10):273-278.

[3]王明,赵倩,侯丽.发酵豆制品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作用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23(11):1132-1137.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来源:张医生健康守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