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命运却在这个节骨眼上跟她开了个玩笑:一辆失控的三轮车撞飞了她的冰棍箱,右腿粉碎性骨折的剧痛中,她攥着被血浸透的高中录取通知书,第一次感受到人生齿轮的残酷咬合。
1992年的夏天,湖南某个偏远村庄的土路上,一位瘦小的少女正推着冰棍箱沿街叫卖。
汗水浸透了她的碎花衬衫,但她顾不得擦拭——再过几天,她就能揣着攒下的学费,走进省重点高中的大门。
然而,命运却在这个节骨眼上跟她开了个玩笑:一辆失控的三轮车撞飞了她的冰棍箱,右腿粉碎性骨折的剧痛中,她攥着被血浸透的高中录取通知书,第一次感受到人生齿轮的残酷咬合。
这个被命运反复捶打的女孩叫龚海燕,20年后,她将带着亲手创办的“世纪佳缘”登陆纳斯达克,又在巅峰时刻黯然离场,其中到底有何隐情?
养伤期间,龚海燕盯着斑驳的土墙算了笔账:三千元债务相当于全家三年的口粮。
当父亲蹲在门槛上抽完第三袋旱烟,16岁的她默默把课本塞进床底,跟着同乡踏上了南下广东的绿皮火车。
在松下电器的流水线上,这个曾经的文科尖子生成了万千打工妹中的一员,每天重复着给电视机壳拧螺丝的动作。
命运的转机藏在工厂角落的旧书堆里。别的女工用《知音》《故事会》消磨时光时,龚海燕捧着从废品站淘来的《红楼梦》和《资本论》,在集体宿舍的蚊帐里打着手电做笔记。
当厂报主编发现这个会写“松下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流水线女工时,她的人生第一次出现了除结婚生子外的可能性——从车间调到了编辑部。
正是这段经历,让她看清了知识改变命运的残酷法则:流水线工人的时薪是1.2元,编辑的月薪是380元。
1996年春节,21岁的龚海燕把打工攒下的钱码在父母面前:我要回去读书。
当同龄人开始相亲时,龚海燕正在未名湖畔啃《传播学概论》。
这个"超龄考生"以县文科状元的身份闯入燕园,又考取复旦新闻系研究生,却在人生最意气风发的年纪遭遇了新的困境——相亲市场上,她的学历成了“减分项”。
“女博士?那得配个院士吧?”婚介所红娘的调侃让她如鲠在喉。更糟的是,她发现自己掉进了婚恋黑中介的连环套:交完500元会费后,介绍的对象不是婚托就是酒托。
某个雨夜,这个向来倔强的湘妹子蹲在复旦宿舍的阳台上抹眼泪,手里攥着刚被骗子拉黑的BP机。
正是这滴不甘的眼泪,浇灌出了改变中国互联网婚恋史的萌芽。当室友们讨论BBS上的征友帖时,龚海燕突然拍案而起:“为什么不能做个真实的交友平台?”
下一秒,她掏出做家教攒的1000元,找来计算机系的学弟,在宿舍捣鼓出了世纪佳缘的雏形——最初这不过是个简陋的网页,写着“实名认证""学历核验”几个红字。
野蛮生长的红娘帝国2005年的北京中关村,龚海燕踩着二手市场淘来的高跟鞋,穿梭在各高校的布告栏前。她亲手张贴的"北大清华硕士专场相亲会"海报,总在第二天被保洁阿姨撕掉。
“人家以为我是搞传销的。”她笑着回忆,却始终坚持每场活动亲自举着扩音器维持秩序。
这种近乎偏执的较真,让世纪佳缘在鱼龙混杂的婚恋市场杀出血路,当竞争对手用假照片吸引流量时,她带着团队通宵核对学历证书;
当同行靠自动回复机器人糊弄用户时,她要求每个红娘必须手写三百字以上的牵线建议,最困难时,公司账上只剩8万元,她硬是咬牙拒绝了某投资方“放宽审核标准”的要求。
这种“笨功夫”最终获得了市场的犒赏。
2007年获得徐小平投资后,世纪佳缘的服务器每天要吞下2万份实名认证资料,在北京某酒店举办的精英相亲会上,海归投行男与女博士牵手的照片登上报纸头条,彻底引爆了“严肃婚恋”的概念。
2011年纳斯达克的敲钟仪式上,龚海燕穿着特意定制的红色旗袍,当镜头对准这位身家5亿的女CEO时,没人注意到她悄悄擦掉了手心的冷汗——就在上市前夕,她刚处理完一起高管集体辞职风波。
资本的狂欢掩盖了裂痕的蔓延,随着世纪佳缘成为"婚恋第一股",龚海燕与投资方的矛盾日益尖锐:她坚持保留人工审核团队,对方却要求用算法替代以节省成本;
她想深耕线下情感咨询服务,股东们却盯着财务报表要求砍掉“不赚钱”的业务。当公司开始用“成功配对率”给红娘绩效考核时,这位曾经的理想主义者知道,自己亲手种下的树苗,终究长成了陌生的模样。
2012年的冬天格外寒冷,龚海燕在辞职声明上签字时,窗外的上海正飘着细雪,她特意选了当年创业时的同款羽绒服,口袋里还装着十年前那个淋雨贴海报时用过的暖宝宝。
离开世纪佳缘的龚海燕,像突然松开发条的陀螺,她试过在线英语教育,推出过K12平台梯子网,甚至搞过直播教学——每次都是轰轰烈烈开局,悄无声息收场。
最艰难时,她不得不抵押房产给员工发工资,在投资人闭门羹中跑遍半个中国。
在梯子网倒闭前的最后一次高管会上,有员工质问:"龚总,我们为什么要同时做三个项目?"她沉默良久,从手机里翻出张老照片:
1992年车祸后的病床上,少女时期的她正踮着脚够窗外的阳光:“我总想着多搭几架梯子,好让更多孩子够到他们想要的光。”
2022年的某个午后,有人在湖南某所乡村小学遇见龚海燕,她正在给孩子们上作文课,黑板上的板书依旧带着北大才女的娟秀。
当被问及是否还会创业时,她指着窗外新栽的桃树笑道:“你看这些幼苗,要经历多少场倒春寒才能开花?”
从流水线到纳斯达克,从巅峰跌落又三次重来,龚海燕的故事从未符合过任何成功学模板,但正是这种充满粗粝感的真实,让我们看见了一个女企业家在时代洪流中最本真的样貌。
她不是爽文女主,不是励志符号,只是一个始终在与命运掰手腕的普通人,就像她当年在厂报上写的那句:我爱松下,不是爱它的流水线,是爱每个不甘被困在流水线里的灵魂。
参考资料:
世纪佳缘创始人龚海燕谈创业感悟:天堂、地狱和人间 2013-11-25 11:16 来源:中国广播网
龚海燕:我曾经在婚恋网站上被骗 中广网 2012-02-06
来源:rice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