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唯行:論孝道之變遷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4 09:20 1

摘要:夫子曾言:"孝悌為仁之本。"曾子亦云:"孝道始於奉養雙親,次及侍奉君主,終成立身之本。"先賢言語間,孝道如樹根深埋土中,枝葉漸次舒展。古時家族聚居,四世同堂,長者掌管家業,晚輩晨昏定省,孝道自然生長於朝夕相處之間。今時世易時移,家族星散各地,昔日同灶而食的景象

文/王唯行

夫子曾言:"孝悌為仁之本。"曾子亦云:"孝道始於奉養雙親,次及侍奉君主,終成立身之本。"先賢言語間,孝道如樹根深埋土中,枝葉漸次舒展。古時家族聚居,四世同堂,長者掌管家業,晚輩晨昏定省,孝道自然生長於朝夕相處之間。今時世易時移,家族星散各地,昔日同灶而食的景象已漸稀微,孝道傳承便顯出新的樣貌。

昔時家中長者猶如老樹,枝葉蔭庇三代。產業傳承有定規,家事決斷有依憑,孝行存乎日常耕作之間。今人遷徙如候鳥,父母子女各居一方,經濟各自獨立,血脈雖連卻難復舊時光景。有網路問答頗耐尋味:若父母坐擁五百萬積蓄或僅有兩萬月俸,子女侍奉何者更勤?答者直言,月俸者多得關懷,蓋因在世一日便多一份進益;巨資者反遭嫌棄,唯恐延壽而遲分遺產。雖言辭刻薄,卻也道破幾分世情。

古訓有云"父母之年不可不知",此語至今仍存深意。然現代人侍親,需懂權衡之術。常見七旬老者勉力侍奉九旬雙親,往返奔波,身心俱疲,反使兩代俱損。此非孝道本義,實乃拘泥形式。若延請專業護理居家照料,輔以遠程監察之便,既保長者安康,又免後輩過勞,方為兩全之策。閒時探望敘話,節慶團聚共餐,如此方得親情真味。

夫子教誨"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此語當解作珍惜生命而非拘守形骸。今人立身處世,能循正道不辱門楣,勝過晨昏叩首;能修身齊家傳承門風,強似虛禮奉承。侍親之道貴在知變通,猶如江河改道不改東流之志。專業照護非推諉之辭,實為時代必然;定期探望非敷衍之舉,恰是真情所寄。

觀當今養老模式,居家照料勝於機構安置。專業護理可解生活瑣務,親子往來能慰暮年寂寥。如此既存孝心本真,又合現代生活節奏,恰似古樹萌發新芽,雖形態有變,生機猶在。孝道精髓終究存乎心意,不在虛禮,若能使長者安度晚年,後輩從容盡責,便已得其中真諦。

世間萬物皆隨四時更迭,孝道傳承亦需應時而變。守其本質而通其形制,方是對先賢教誨最好的繼承。正如春種秋收法則不改,耕作方式卻可與時俱進,孝道精神永存,實踐方法自當隨世運推移而調適。

来源:王唯行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