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癌症只能等死?肿瘤医生:癌症是慢性病,有3种人或能长期生存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4 08:48 1

摘要:很多人听到“癌症”就感到害怕,甚至有人认为:“一半的癌症患者是被过度治疗‘治死’的,另一半是被吓死的。”这句话看似有道理,其实并没有科学根据。

很多人听到“癌症”就感到害怕,甚至有人认为:“一半的癌症患者是被过度治疗‘治死’的,另一半是被吓死的。”这句话看似有道理,其实并没有科学根据。

数据显示,2016年确诊的癌症患者中,有55.7%的人存活超过五年,这个比例比2005年提升了近8个百分点。这说明,随着医学的发展,癌症已经不再等于“绝症”,不少癌症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正在变成可防可控的慢性病。

关注医食参考 成为养生达人▲

癌症的防控关键:尽早发现

为什么有些人得癌后还能活得很好?秘诀就在于一个词:早发现。

我国的研究显示,像结肠癌、直肠癌这些常见癌症,通过定期筛查,早期发现的比例可以提高40%。早发现,就有可能早治疗、效果好、负担小。

那么,身体出现哪些情况时要警惕可能是癌症信号呢?如果有以下症状,建议两周内去医院检查:

1. 体重突然下降:半年内体重莫名减少超过一成,排除了糖尿病、甲状腺亢进等疾病,需引起注意。

2. 身体出现硬块:比如乳房、睾丸或脖子上有大于一厘米、质地坚硬、边缘不清的肿块,特别是短时间内变大的。

3. 消化异常:比如饭后胀气持续四周以上,或经常感觉下腹压迫、尿频,这可能是胃癌或卵巢癌的信号。

4. 不明出血:如大便带血(要通过肠镜检查,别只当痔疮处理)、小便带血却不疼、非经期阴道出血等,都要及时排查。

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不一定是癌症,但尽早排查总是更安心。

治疗效果好不好,关键看这三点

1. 规范治疗:按专业治疗方案进行,比如按照国际通用的“多学科诊疗”模式,能让癌症复发的风险降低35%。

2. 远离致病因素:例如,肺癌患者如果能成功戒烟,五年内的生存率可提高15%。

3. 心理支持:长期治疗容易让人焦虑甚至放弃。但研究发现,接受心理辅导的患者,治疗配合度提高了近三成。

举个例子:像美国癌症协会建议的做法,不仅治疗身体,也要关注情绪问题。很多人就是因为情绪好,恢复得快。

癌症不易复发,这三类人最有希望

癌症的确是一个让人害怕的病。但您知道吗?并不是所有癌症都会复发,只要采取正确的方式去面对,就有可能稳定病情、延长寿命,甚至像慢性病一样管理得当。特别是这三类人,更容易实现“与癌共存”。

1. 积极配合治疗,规范最关键

确诊癌症后,配合医生进行规范治疗非常重要。很多患者因为恐惧或轻信偏方,中断正规治疗,导致病情恶化。实际上,癌细胞在早期时控制更容易,治疗时机一旦错过,效果会大打折扣。

重要:规范治疗是防止癌症复发的核心措施,不能轻视。

2. 主动远离生活中的“危险因素”

癌症的发生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即使完成治疗后,如果不改变不良习惯,癌细胞仍可能“死灰复燃”。

常见建议包括:

戒烟限酒:肺癌患者应立即戒烟;胃肠肿瘤患者要完全戒酒;

饮食清淡:少吃红肉,比如牛肉、羊肉,可改吃鱼肉;

拒绝加工食品:香肠、腊肉、午餐肉等要尽量避免;

控制体重:肥胖会增加多种癌症风险,保持适当体重非常重要。

要注意的是,改变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恢复,还能增强免疫力,帮助身体与癌细胞对抗。

3. 保持乐观心态,心理力量很重要

不少研究发现,心情积极的患者生存时间更长、生活质量更好。

乐观的人更愿意坚持锻炼、规律吃药,也更容易得到家人支持。而情绪低落、消极对待的人,更容易放弃治疗,影响康复。

举个例子:有位乳腺癌患者坚持散步、听音乐、写日记,她的医生说:“她的好心态,像一剂强心针。”

近年来,我国在癌症防控方面成效明显。从2005年到2022年,全国癌症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从30.9%提高到42.7%,进步非常可观

这说明,只要我们科学面对癌症,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好心态,不仅可以活得久,还能活得好。如果您或身边亲友正经历相关困扰,记得:恐惧不是办法,科学才是希望

来源:医生食参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