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8日,2025中国科幻大会开幕式在北京石景山区首钢园四高炉举行。来自20余个城市的科技界、科幻文学界、影视界、产业界的代表千余人应邀出席,其中国际嘉宾有60余名。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融媒体记者 陈雯
3月28日,2025中国科幻大会开幕式在北京石景山区首钢园四高炉举行。来自20余个城市的科技界、科幻文学界、影视界、产业界的代表千余人应邀出席,其中国际嘉宾有60余名。
上午10时,《我们·智慧·AI》科幻主题秀正式拉开了大幕,融合虚拟现实XR、裸眼3D、沉浸式空间投影等技术,结合高清晰度渲染影像,具身智能技术让“幻幻”从数字人走向现实,向我们展示了科幻与科技、科幻与生活、科幻与未来的无限可能。
开幕式上,中国科协和北京市政府签署新一轮《促进北京科幻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以部市深化合作,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产业发展“北京范式”。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中国音像和数字出版协会理事长孙寿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姜文波、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乐、腾讯公司副总裁刘勇共同启动“科幻合作伙伴计划”。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继红,石景山区委书记常卫,首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民革共同为“北京未来数字空间创新试验区”揭牌。
“五年成势、智启未来”
2020年11月,中国科协与北京市政府签订《促进北京科幻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同搭平台、促集聚、建生态、树品牌,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深化部市合作,探索出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路径,有效服务支撑了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中心建设。
开幕式上,北京科幻产业五周年宣传片,多维度地展现了北京科幻产业五年来的辉煌成就。目前,北京市集聚了近800家科幻企业,2024年产业规模达480亿元,以石景山首钢园为代表的科幻产业集聚区加速成形,北京科幻产业“一核多点”布局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科幻合作伙伴计划” 启动
在国家大力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战略背景下,科幻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与前沿科技深度融合的新兴领域,正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开幕式上,首批启动的科幻合作伙伴为5家,推进中项目包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工智能大楼在石景山区揭牌,深空探测实验室落户首钢园,中国游戏产业年会、电竞产业年会在四高炉举办,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在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文化应用基地创建。后续,将不断拓展科幻合作伙伴朋友圈,陆续引入一批重大项目、平台、活动,作为部市新一轮战略合作的支撑,夯实北京在全国科幻产业领域的引领地位,提升中国在世界科幻产业领域的影响力,使北京成为与世界科幻产业接轨的前沿阵地,引领全球科幻产业发展潮流。
“科幻·中国”大咖说
“科幻·中国”大咖说是开幕式上设置的特别环节,现场通过青年企业家史晓刚与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和《窗外是蓝星》导演朱翌冉的交谈,展现了中国科幻“大咖”对实现科幻与科技的激情碰撞的看法,畅谈中国科幻的未来之路。
刘慈欣表示,中国科技的飞速发展为科幻提供了独特的“现实土壤”。载人航天、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突破,都可以成为科幻故事的素材。例如,《流浪地球》中举全球之力拯救地球的情节,正是中国价值观在科幻中的生动体现。朱翌冉认为,当我们的飞船一次次升空,当航天员在空间站开展实验,这些现实中的突破会自然而然地激发创作者的灵感。科幻与科技的“双向奔赴”,本质上是人类想象力与实践能力的相互馈赠。
据悉,中国科幻大会于2016年由中国科协发起,已成功举办八届。今年是中国科幻大会第五次在石景山区举办,中国科幻大会已成为打造科幻产业集聚区的“金名片”。
来源:中国战略新兴产业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