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老美龙头集体崩塌了,中概股领衔全球股市?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4 07:06 1

摘要:朋友们,周四美股市场遭遇2020年以来最惨烈单盘,三大指数全线崩塌,投资者争相逃离风险资产的恐慌性抛售将道指、标普500与纳斯达克同步推入技术性修正区间。

朋友们,周四美股市场遭遇2020年以来最惨烈单盘,三大指数全线崩塌,投资者争相逃离风险资产的恐慌性抛售将道指、标普500与纳斯达克同步推入技术性修正区间。

这场史诗级抛售的导火索直指特朗普政府突袭式推出的全面关税新政——白宫宣布将对大多数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并对数十个贸易伙伴实施更高惩罚性税率,这一决定瞬间点燃了全球市场对全面贸易战与全球经济衰退的连锁反应。

市场神经被撕裂的瞬间,华尔街恐慌指标VIX指数单日狂飙40%突破30心理关口,国债收益率曲线倒挂程度创下年内新高,风险资产与避险资产的价格异动共同勾勒出市场对政策冲击的深度焦虑。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动荡恰逢美股估值处于历史高位区间,GammaRoad资本首席投资官乔丹·里祖托尖锐指出:"当市场脆弱性、极端估值与资产高度集中三大风险因素共振时,关税政策的火星直接引燃了干燥的引火物。"

全球贸易版图的震动正在形成多米诺效应。加拿大政府率先打出反击牌,新任总理卡尼宣布对美国进口汽车加征25%报复性关税,这仅仅是贸易伙伴反制措施的冰山一角。

面对资本市场海啸,特朗普却在舆论风暴中心抛出争议性论断:"关税将带来6-7万亿美元资本回流,市场终将见证繁荣。"这番表态与标普500指数较年初高点蒸发12%的冰冷现实形成戏剧性反差。

利率市场已提前押注政策对冲,联邦基金期货显示交易员正以90%概率押注美联储6月降息25个基点,5月降息预期概率也飙升至45%。

Allspring固收首席策略师George Bory分析称:"美联储弹药库尚有余量,但市场正在倒逼更激进的宽松预期,货币政策的应激性调整可能比预期更快落地。"这种预期使得周五的非农就业数据与鲍威尔讲话成为决定市场短期走向的关键路标,任何劳动力市场降温信号都可能强化降息叙事。

面对疾风骤雨般的市场动荡,传奇投资人比尔·格罗斯发出历史性警示:"当前局面堪比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系统性冲击,盲目抄底犹如徒手接坠落的尖刀。"这番警告揭示了更深层的市场忧虑——当贸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风险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形成三重围剿,资本市场的定价机制正在经历冷战结束以来最严峻的应力测试。

在全球股票暴跌下,该何去何从?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华尔街收盘钟声敲响,美股市场以一片血色写下历史性注脚:纳斯达克指数单日重挫5.97%,创下2020年3月熔断危机以来最大跌幅;

标普500指数暴跌4.84%,道琼斯工业指数下探3.98%,双双刷新2020年6月后的最惨单日纪录。三大指数的同步坍塌,在周线图上撕开堪比2020年疫情爆发初期的技术裂口。

市场恐慌向纵深蔓延的轨迹,在行业ETF的灾难级表现中暴露无遗。

金融领域率先遭遇灾难级冲击——区域性银行ETF以10.33%的崩盘幅度带头跳水,银行业ETF9.16%的跌幅创下金融危机以来最差单日表现,全球航空业ETF则以8.69%的坠落速度加深运输业的寒冬预期。

科技硬核领域同样遭遇无差别打击,半导体ETF暴跌8.65%直击人工智能产业链命脉,科技行业ETF与全球科技股指数ETF分别下挫6.82%和6.52%,将苹果、微软等万亿市值巨头的护城河瞬间蒸发。

从标普500细分板块观察,非必需消费品板块6.45%的断崖式下跌,折射出消费信心与零售预期的全面崩塌;

工业板块5.4%的跌幅暴露出制造业供应链的脆弱软骨;能源板块7.5%的重创则显示油价对冲机制在系统性风险前的彻底失效。

在这种全面溃败中,医疗保健板块0.79%的微幅波动与房地产板块2.98%的相对韧性,成为资金退潮中仅存的避风港沙洲,暗示着防御性策略正在机构投资者间悄然扩散。值得警惕的是,这场全行业流动性挤兑发生在VIX波动率指数突破30阈值之际,市场负反馈机制已进入螺旋强化阶段。

中概股领域则上演惊险的"软着陆",资本的天秤开始倾向于优质市场!

图片来源于网络

科技七巨头单日蒸发市值相当于瑞典全年GDP,苹果以9.32%的暴跌领衔科技灾难,3000亿美元市值灰飞烟灭的规模超过标普500成分股中470家企业个体市值。

亚马逊8.98%的坠落创下2022年联储激进加息周期启动以来最大单日创伤,Meta与英伟达分别以8.96%和7.77%的跌幅揭示出数字广告与AI算力两大前沿阵地遭遇资本大撤退。

零售板块的崩盘更具结构性警示意义——耐克14%的垂直坠落、美元树13%的溃败、Gap史诗级20%的塌方,共同勾勒出跨国供应链在关税冲击下的灾难。

当百思买18%的暴跌与梅西百货14%的失血形成共振,实体零售的凋零曲线在资产负债表上划出狰狞的抛物线,暴露出亚洲制造基地不可替代性背后的系统性风险。

中概股领域则上演惊险的"软着陆",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1.90%的跌幅虽看似温和,但富途控股5%的坠落与拼多多、爱奇艺4%的同步下探,暴露出离岸资金对地缘敏感资产的避险本能。

新能源车双雄分化加剧——理想汽车2%的阴跌与蔚来1%的挣扎,映射出差异化竞争格局在流动性紧缩期的脆弱平衡。值得注意的是,网易、哔哩哔哩等文化科技标的1%左右的跌幅,在普遍血洗的市场中竟成为相对安全的"价值洼地",这种异常定价或预示新一轮资本迁徙的方向选择。

在全美股票暴跌中,英特尔为何能逆势上涨?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华尔街日报最新爆料,这家美国芯片巨头与台积电已达成突破性协议,双方拟组建合资公司运营英特尔现有晶圆厂。

消息引发市场剧烈震荡,英特尔股价上演"深V"逆转——早盘受大盘拖累重挫5%后,午后传闻刺激股价暴力拉升13个百分点,最终收涨2%成为美股芯片板块唯一幸存的多头旗帜。

这场横跨太平洋的"技术联姻"暗含多层战略布局:台积电将获得垂涎已久的美国本土制造桥头堡,而英特尔则借势全球半导体代工之王的先进制程技术,破解其7纳米工艺延宕的困局。

知情人士透露,合资架构中英特尔联合美系芯片商持有绝对控股权,其亚利桑那州等关键晶圆厂或首批装入资产包。

这种"美国控股+台湾技术"的混合模式,恰与拜登政府520亿美元芯片法案中"本土制造回流"的政策导向形成完美共振。

资本市场的热烈反馈验证了交易的战略价值——英特尔单日38亿美元市值流失被强势挽回,盘中逾8%的脉冲涨幅远超费城半导体指数6.2%的均跌幅。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合作或催生全球首个横跨IDM与Foundry模式的超级制造联盟,在台积电3纳米领先制程与英特尔封装测试优势的化学反应下,或将重塑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权力图谱。

当台海地缘风险持续升温之际,这项商业决策显然超越了企业层面,成为全球科技产业"去风险化"进程的重要注脚。

来源:投龙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