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人会不会晚景凄凉,看他的嘴就知道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4 06:45 1

摘要:看看我们周围的老人,他们分明有钱,也有房子,但是日子却很不好过。

《周易》有言:“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人人都有一张嘴,可以沟通,可以唱歌,带来和谐美好。

可是张口就来,人生就很不吉利了。

看看我们周围的老人,他们分明有钱,也有房子,但是日子却很不好过。

就是在大城市里,也有一些老人,一直孤独,过世了也没有被及时发现。

别急着同情那些晚景凄凉的老人,还要想一想“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通常,命不好的老人,嘴巴有以下几个特点。

01

老人张口就数落媳婿,破坏家庭关系。

很多老人,一开口就说:“我有儿子,有女儿。”

意思是说,靠儿子女儿就够了,儿媳女婿靠边站。

殊不知,儿女和儿媳女婿,是夫妻关系,是一个牢牢捆绑在一起的小家庭。

儿女也在很多时候,要均衡自家、父母家的利益,感情等。儿女也会有私心,更加注重小家庭建设,哪能因为父母,就丢了婚姻和孩子呢?

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

老人把儿媳女婿不当自家人,就是等于把手心手背的肉,丢掉了一面。养老的依靠,也就少了一半。

一旦儿媳女婿来点枕边风,或者是他们当家,这老人就肯定没有好日子过。

在二十四孝中,长孙夫人,年纪很大,牙齿也掉光了,无法好好吃饭。儿媳唐夫人就想办法用乳汁喂养。

长孙夫人对儿媳说:“无以报新妇恩,愿子孙妇如新妇孝敬足矣。”

一句感恩的话,让儿媳更加孝顺。

有了儿媳的孝道,儿孙也能腾出时间工作,后来儿孙都做了高官。

老人真的不要挑剔儿媳女婿,不要把他们当外人。而是多发现他们的优点,学会关爱。用爱唤醒爱,孝道就是爱。

02

老人张口就暴家丑,儿孙恨之入骨。

有一种老人,就在家里“拉仇恨”。

老人一开口,哪壶不开提哪壶。

特别是老人在外人面前,把丑事说得天花乱坠,还要让外人评评理。

外人呢?也会评理,但更多的是看了一场笑话,然后多了一些谈资,也有了一些快乐。

看看鲁迅在《祝福》中写的祥林嫂。她嫁人了,又死了丈夫,被婆婆逼着改嫁给了贺老六。

再婚后,她的孩子又弄丢了。丈夫也扛不住了。

所有熟悉她的人,都听她讲自己的丑闻,津津乐道的样子。

最后,“最慈悲的老太太们,眼里也再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

看到最后,应该是明白了,丑事是自己的痛处,家庭的痛点,别人爱莫能助,仅仅是好奇。

老人把丑事都说透了,儿孙的脸面,都丢光了。这时候,儿孙会责怪老人多嘴,从而家庭内部,彼此处于仇恨状态。

特别是关于婚姻、爱情的丑事。一出口,就把伤口揭开了。伤口的痛,都在儿女身上。

家丑不可外扬,任何年代都一样。就是家庭聚会,也没有必要往事再提。

03

老人张口就说家庭秘密,家庭发展困难重重。

多年前,我们村里有人租了一个山洞,用来养冷水鱼。

这山洞里养鱼,大家都是头一次见到,也觉得赚钱不多,潜力不大。

养鱼的人,一直默默经营,有七八年之久。他对外说,就是自己在尝试,收入很少。

其母亲却洋洋得意,对人夸海口:“我儿子,靠这个山洞养鱼项目,起码赚了一百万......”

这下子,村里所有的人都眼红了,各种诉状也来了。他们认定,养鱼破坏了村里的风水,污染了水源。

说来说去,就是要分利润,提高租金,否则就闹腾不停,还拦住运输的道路。

无奈之下,养鱼这件事,就搁浅了。

母亲的一句话,断了儿子的财路,这有多可怕呢?

类似的情况,很多家庭都有。儿女干什么,收入如何;在工作,有没有地位,都被老人说出去,这就引发他人的嫉妒,也有亲戚朋友来借钱,投靠。一系列的麻烦,让人防不胜防。

特别是一些体制内的人,因为父母吹嘘一顿,就导致一些亲戚,要“找关系”。烦恼得很。

守住家庭的秘密,知而不言。抱着儿孙自有儿孙福的态度,老人对人说一句“不知道”,就足够了。

04

老人张口就抱怨周围的人,就失去了各种关照。

现在很多老人,都住进小区里了。但是老人还延续村里人的生活方法,东家西家的事情,打听得清清楚楚,也会各种评价。

一些丑事,可以反复传播,就怕素材不够火辣。

老人走进社会,也会各种吐槽,认为太不方便了。老人就是不学习,不用各种科技设备。因此他的世界里,就只有“障碍”。

一个张开嘴就瞎说,瞎胡闹的老人,一旦跌倒,就医等,就很难得到帮助。他会被社会孤立。

失去了社会的关照,老人的儿女也不会常常在身边。这孤独凄凉的样子,就显露了。

要搞清楚一点:因为老人很善意,大家才愿意帮一把。不是因为老人年纪大,可怜兮兮。是

社会有大爱,但只爱值得爱的人。

05

有人说:“沉默是金,如果非要开口,那言语要比沉默更有价值。”

人老了,长了一张令人讨厌,甚至害怕的嘴,难免大家都敬而远之,老人的福气就弄丢了。

老人再有钱,每一次花钱都会找人麻烦,挑刺,估计做生意的人,都会拒绝“买卖”。

待人真诚,礼貌,有分寸,是一个老人应有的素养。

正如卢森堡博士说的:“我们越能直接说出自己的感受以及相关联的需求,他人也越可能对我们做出善意的回应。”

用诚意去交流,准确地表达,开口多一些温度,换回的是无尽的善意。

做人有钱,待人有尺,晚年安康。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来源:布衣粗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