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沉迷新规!4月起未成年人网游限时1小时,家长沸腾:早该如此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3 22:30 1

摘要:2025年4月起,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实施《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首次建立全国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系统,要求所有游戏必须实名登录,并严格限制游戏时段:仅周五、周六、周日及法定节假日20:00-21:00开放1小时。

一、政策解读:最严新规如何“锁住”游戏时间?

2025年4月起,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实施《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首次建立全国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系统,要求所有游戏必须实名登录,并严格限制游戏时段:仅周五、周六、周日及法定节假日20:00-21:00开放1小时。这意味着,未成年人全年可玩游戏的时间被压缩至不足100小时,较此前政策进一步收紧。

此次新规还强化了技术监管,例如腾讯升级的“炸弹锁”人脸识别系统,已拦截超800万次租号、代练等黑产行为。网易等企业也推出AI巡航技术,实时排查可疑账号,确保实名认证的真实性。

二、家长热议:支持与担忧并存
政策发布后,多数家长表示“举双手赞成”。北京家长李女士称:“孩子以前总用长辈身份证绕过监管,现在人脸识别+限时双管齐下,终于能松口气了!” 但也有家长担忧,若孩子将游戏时间“挪”至短视频等其他娱乐,防沉迷效果恐打折扣。

对此,北京市消协呼吁家庭与企业共同担责:家长需保管好支付密码、设置设备权限,并定期检查消费记录;游戏平台则需严控违规内容传播,杜绝“下载即玩”的漏洞。

三、专家视角:“疏堵结合”才是长效之策

全国政协委员郭媛媛指出,单纯限制游戏时间可能引发未成年人逆反心理,需辅以“疏导”措施:例如推广传统文化游戏、组织线下活动、优化学校教育吸引力等。

以《黑神话:悟空》为例,其融合东方神话与美学,既满足娱乐需求,又承载文化教育功能,成为“游戏+文化”的标杆。专家建议,政府可设立专项基金,鼓励企业开发此类寓教于乐的产品,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历史、培养审美。

四、学校与家庭的应对指南

技术防控:家长可通过“腾讯成长守护”“网易家长关爱平台”绑定孩子账号,一键禁玩、禁充;

时间管理:设置电子设备使用时长,周末引导孩子参与运动、阅读等活动;

沟通教育:与孩子讨论游戏利弊,培养其自控力,而非简单禁止。

结语:健康游戏需全社会共筑“防护网”
防沉迷新规的落地,标志着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进入“深水区”。但政策仅是起点,家庭、学校、企业、社会的协同配合,才能让孩子真正从“沉迷”走向“自律”。正如网友所言:“游戏不是洪水猛兽,如何驾驭才是关键。”

来源:电竞李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