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明的祭扫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一个重要的仪式。家长可以借此机会,与孩子一起分享家族的故事,讲述祖辈的人生经历、奋斗历程或平凡而温暖的细节。比如:“自己的家族是怎么来的”“祖辈们是如何奋斗的”这些故事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生命的延续性,也能让他们明白,每个人的生命都在
生命教育正当时
——与清明共赴一场生命对话
我们该如何与孩子
共同完成对生命的深度体验与理解?
给大家提供几点建议
建
议
一
祭扫活动
传递家族记忆与传承
清明的祭扫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一个重要的仪式。家长可以借此机会,与孩子一起分享家族的故事,讲述祖辈的人生经历、奋斗历程或平凡而温暖的细节。比如:“自己的家族是怎么来的”“祖辈们是如何奋斗的”这些故事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生命的延续性,也能让他们明白,每个人的生命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独特的印记。
建
议
二
走进自然
感受生命生机与韧性
清明的意义不仅在于缅怀,更在于见证。清明节正值春暖花开,大自然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去郊外踏青,观察草木萌发、昆虫苏醒的景象,和孩子讨论:“为什么植物在寒冬后依然能蓬勃地生长?”通过这些自然现象,让孩子理解生命的顽强与成长的规律。家长也可以跟孩子共同种下一株植物,让孩子记录发芽、分枝、焕发生机的过程,这将是最直观的生命教育。
建
议
三
生命清单
丈量存在价值与意义
建议家长可以准备一本“生命清单”。在清明假期,与孩子各自列出三件最想完成的生命体验:或是徒步攀登山峰,感受“会当凌绝顶”的胸怀;或是共同做一顿饭,体会生活的烟火气;或是共同照顾流浪动物,在给予中理解生之不易。这些微小而具体的实践,终将汇聚成理解生命意义的溪流。
建
议
四
平等对话
探讨生命价值与追求
家长可以借助清明节,与孩子开展一场关于“生命价值”的平等对话。比如:
• “你最喜欢做什么事?为什么?”
• “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 “你敬佩的人是谁?他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
在讨论中,家长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但更重要的是倾听孩子的想法。另外,如果孩子在学习中感到有压力或消极的情绪,不要急于否定,而需要耐心地去引导,鼓励一起面对。
生命教育不是宏大的叙事
而是春风化雨的浸润
这个清明,让我们牵起孩子的手,在追忆中理解传承,在自然中感悟生机,在实践中定义价值。当孩子们开始思考“我该如何让这个世界因我的存在而美好”,便是生命教育最美的答卷。愿每个人都能在这个春天,播下理解生命的种子,静待成长,大树参天。
无锡市心理咨询热线
无锡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热线:
(每天: 9:00-17:00)
“小锡老师和您有约”心理援助热线:
(每天: 8:00-22:00)
“小锡老师和您有约”心理信箱:
无锡市红十字心理援助中心热线:
12320,88000999(24小时)
无锡市青少年心理服务热线:
12355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