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本帆乃香的“逆龄”崛起之路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0 18:38 1

摘要:27岁的日本削球手桥本帆乃香继击败纵歌曼、徐奕和何卓佳后,决赛直落四局完胜覃予萱,实现了本站比赛对中国女乒的“一穿四”。

澳门冠军赛如火如荼进行中,前几天刚刚结束的WTT阿拉木图挑战赛女单赛场同样有关注的热点。

01

27岁的日本削球手桥本帆乃香继击败纵歌曼、徐奕和何卓佳后,决赛直落四局完胜覃予萱,实现了本站比赛对中国女乒的“一穿四”。

女双决赛中,桥本帆乃香/佐藤瞳也以3比0的比分战胜了石洵瑶/钱天一,三局比赛中国组合最后一小局才刚刚及格,三局比分分别为5-11、4-11、6-11。

双冠的桥本帆乃香,威胁实在大的可怕。

或者说,桥本已经依靠过硬的战绩,挤掉了平野美宇,在日本女乒打出了自己的位置。又或者说,现在的现役中国女乒除了孙颖莎和王曼昱,几乎对桥本都是下风球。

02

削球这种打法,决定了职业生涯的发展轨迹大概率是“出道即巅峰”,03年巴黎世乒赛的朱世赫是最好的例子,就差一点点,一战封神。

因为削球主要还是靠制造对手的失误来得分,随着对手对其旋转的适应能力不断提升,威胁会越来越小,赢球也会越来越难。

桥本帆乃香是一个例外。这位1998年出生的选手在27岁才逐渐迎来职业生涯高峰期,世界排名飙升至第11位,成为中国女乒最棘手的对手之一。

03

桥本的崛起,首先得益于其“削中带攻”打法的高度成熟。与传统削球手一味被动防守不同,她大幅度提升正手反攻比例,形成“以削为主、以攻为辅”的独特风格。在与徐奕的比赛中,她多次突然上步扣杀,这种节奏变化让中国选手极不适应。

其反手发球技术也值得注意。一个是物以稀为贵,相对普遍的正手发球,反手发球本身就少;二是桥本非常注意高抛与低抛相结合,配合旋转变化,使对手接起来更不容易。

桥本的成功还得益于削球打法的特殊性与40+ABS 球时代的技术红利。

削球打法依赖手感与经验,运动寿命通常长于进攻选手,这为桥本的“晚成”提供了可能性。40+ABS 球虽降低了旋转强度,但也延长了回合时间,更有利于削球手发挥防守韧性。

当然,桥本的统治力并非不可撼动。她对孙颖莎、王曼昱的连败表明,技术全面且心理成熟的顶尖选手仍能破解其打法。

从爱知县的少年锦标赛到世界排名第11位,桥本帆乃香用十五年职业生涯诠释了“大器晚成”四个字。

来源:杨磊谈乒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