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9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主办,CAAI 人工智能基础专委会(CFAI)承办,云南财经大学、云南省管理与公共服务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协办的“人工智能普及高校培训系列活动”在云南财经大学成蹊楼隆重举行。本次活动采用现场+线上+直播方式开展,
3月29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主办,CAAI 人工智能基础专委会(CFAI)承办,云南财经大学、云南省管理与公共服务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协办的“人工智能普及高校培训系列活动”在云南财经大学成蹊楼隆重举行。本次活动采用现场+线上+直播方式开展,活动汇聚了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专家,云南财经大学、滇池学院、昆明文理学院、玉溪师范学院、曲靖师范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开发大学、昆明学院等10余所高校及高职院校,以及云南省内外人工智能相关企业专家、师生等300余人(现场30余人、线上及直播300余人),共同探讨了高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实践路径与未来方向,旨在推动云南省乃至全国高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与人工智能+专业学科教学科研的快速与高质量发展。
响应国家战略,共筑AI教育新生态
活动开幕式上,云南财经大学副校长旷锦云致欢迎辞。旷校长表示,人工智能作为推动教育革新的核心引擎,正深度融入人类学习、科研与生产的各个领域。云南省教育厅近日发布的《关于在全省本科高校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的通知》,明确要求自2025年秋季学期起全面普及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这为高校指明了发展方向。作为此次“人工智能普及高校培训系列活动”的首家试点高校,云南财经大学深感重任在肩,将联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及兄弟院校,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专业学科”的融合教育模式,致力于培养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具有AI思维掌握人工智能技术能力的“人工智能+专业学科”复合型人才。
随后,CAAI 人工智能基础专委会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昂生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学会始终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学术研究与教育普及。此次系列活动以云南财经大学为试点,通过课程开发、平台共建、校企协同,系统性解决高校人工智能教育面临的师资短缺、资源分散等难题,为全国提供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聚焦前沿与实践,共谋教育创新
活动分为启动仪式、主题演讲、学术讨论三大板块,内容紧扣“普及·融合·创新”主题:
CAAI 人工智能基础专委会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李昂生以《当前人工智能发展前沿与趋势》为题,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技术突破和发展趋势,强调高校需紧跟人工智能技术浪潮,重构教育体系。高校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新的发展方向,深入研究开拓中国人工智能研究的新领域新方向,走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创新道路。
滇池学院副校长高力就滇池学院智慧校园建设现状、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及发展规划做了分享汇报。目前,滇池学院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已经涵盖智慧课程建设、AI创新教学、课程模块改革及招生咨询与就业服务等多个方面,已初步搭建起智慧教育生态雏形,未来将继续推动教育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
云南财经大学云南省管理与公共服务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易宏详细介绍了基于“人工智能+专业学科通识教育平台”高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路径,分享了AI如何助力高校教学与科研的经验。他提到,通过构建涵盖教材、教学大纲、实训案例、师资培训的一体化资源库,云南财经大学与多家企业合作,共建了人工智能教学与科研云平台,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算法开发、数据分析、跨学科融合的实践环境。
云南财经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徐兴贵在会上介绍了人工智能在云南财经大学教育与科研中的应用情况,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他表示,云南财经大学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强与各方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普及与深化。
跨校联动,打造区域教育共同体
在学术讨论环节,云南师范大学教授刘敏昆、玉溪师范学院信息学院副院长于勇涛、昆明学院教授申时凯、曲靖师范学院教授陈虹丽、云南开放大学院长王海蓉、长水教育集团云南公司总经理刘朔等高校学者及企业专家相继发言,围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挑战与机遇”展开热议。
与会者一致认为,师资培养是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核心,需要建立跨校师资共享机制,通过学会牵头组织集中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资源互通也是关键,应推动课程库、案例库的开放共享,缩小区域教育资源差距,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于优质的教育资源。此外,政产学研用协同是推动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发展的重要路径,需要政府、高校、企业等多方共同努力,形成良性生态。
此外,机械工业出版社高教分社副社长及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副秘书长韩效杰系统介绍了人工智能通识教材的编写情况,提出“理论+案例+实训”三位一体的课程框架,为高校教学提供标准化参考。
以点带面,辐射西南教育新格局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云南省高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将与云南财经大学携手,以试点经验为基础,逐步扩大合作范围,计划在更多高校推广“人工智能教育创新生态圈”。同时,还将面向西南地区开展师资培训与学术交流活动,助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普及之路任重道远,但今日之共识与行动,必将为明日之教育播下希望的种子。期待智能时代的浪潮中,更多学子凭借创新之力,勇立潮头!
本文由CAAI 人工智能基础专委会供稿
来源:中国人工智能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