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气象台:全国农业气象月报(2025年04月03日)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3 17:30 1

摘要:3月,全国平均气温为4.9℃,较常年同期偏高0.6℃;除西北地区中北部、四川中南部、云南北部等地气温偏低1~4℃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其中内蒙古中部、华北东部、黄淮东部、江淮东部等地偏高2~4℃(图1)。全国平均降水量为26.4毫米,较常

4月东北地区多雨防范湿涝江南华南温高雨少防范干旱

一、3月天气概述

3月,全国平均气温为4.9℃,较常年同期偏高0.6℃;除西北地区中北部、四川中南部、云南北部等地气温偏低1~4℃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其中内蒙古中部、华北东部、黄淮东部、江淮东部等地偏高2~4℃(图1)。全国平均降水量为26.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4%;东北地区中部和北部、内蒙古中部和东部、新疆北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和南部、黄淮及南方大部地区降水量有10~100毫米,长江中下游、华南北部有100~250毫米,东北地区西北部、内蒙古中东部、新疆北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南部、黄淮和西南地区北部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3成至2倍(图2);辽宁大部、内蒙古西部、新疆南部、河北中部、云南东北部和广西西部等地降水不足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8成。全国平均日照时数为197.2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少3.3小时;四川南部、云南北部等地偏少3~5成,江南大部、华南大部、西南地区东南部偏多3成至2倍,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接近常年同期(图3)。

图1全国平均气温及气温距平图(2025年3月1日至3月31日)

图2全国降水量及降水距平百分率图(2025年3月1日至3月31日)

图3全国日照时数及日照距平百分率图(2025年3月1日至3月31日)

二、3月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东北地区气温偏高,土壤化冻快,利于春播整地。东北地区大部气温偏高,利于积雪融化、土壤解冻和备耕工作开展;中北部大部地区有5~25毫米降水,大部地区土壤墒情较好,但黑龙江东部、吉林东部部分地区土壤过湿,低洼地块备耕受到一定影响。

北方冬麦区气温偏高,光照正常,2次寒潮降温过程影响不大。北方冬麦区大部气温较常年偏高1~4℃,降水量有10~100毫米,大部土壤墒情适宜;1-3日、13-15日出现两次雨雪过程,利于增加土壤水分和小麦返青起身。1-3日寒潮降温期间大部小麦抗寒能力较强,低温持续时间短,未造成明显冻害;25-29日寒潮降温期间,大部冬麦区最低气温在2℃以上,且各地均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低温霜冻害,仅陕西、河北、河南、山东局地小麦叶片有轻度冻伤,拔节期小麦穗发育未受到明显影响。华北中部月内降水量不足10毫米,中旬至下旬前期气温显著偏高且多大风天气,蒸散发较强,土壤表墒失墒较快,部分地区旱象露头。

长江中下游降水增加农业蓄水,2次寒潮过程对油菜开花影响有限。上半月,长江中下游降水较常年偏多3~8成,利于增加农业蓄水;但阴雨日数较常年偏多2~3天,日照较常年偏少3~8成,部分低洼农田出现湿渍害;1-3日受寒潮影响,湖北东部、苏皖沿江等地部分已进入开花期的油菜受冻,但由于低温持续时间短且进入开花期的油菜面积占比小,未对油菜生产造成显著不利影响。16日起天气陆续转好,光温充足,墒情适宜,利于油菜开花结荚、露地蔬菜等作物生长;月底寒潮天气导致湖北西部、安徽南部等地部分处于开花期的油菜遭受轻度低温冻害,影响总体有限;但湖北、浙江、安徽等地部分高海拔地区出现降雪和霜冻,萌芽期茶树受冻、春茶采摘受影响(图4)。此外,2-4日、13-15日、26-27日江南、华南等地出现强对流天气过程,局地冰雹、大风等造成露地蔬菜、经济林果等受损,以分散性、局地性为主,总体影响偏轻。

图4浙江衢州(左)和湖北恩施(右)茶园降雪茶树受冻

江南、华南和西南地区春播工作总体顺利,进度接近常年同期。3月上旬华南多雨寡照,广东和广西部分地区出现阶段性低温,对早稻播种育秧略有影响,但降水利于增加库塘蓄水。3月中下旬,江南、华南大部时段多晴好天气,早稻集中育秧进度明显加快;月底受寒潮影响,湖南中部、江西北部等地出现低温阴雨天气,局地未做好保温措施的早稻秧苗叶片出现发黄现象。月内,除云南东北部降水不足5毫米、部分农田缺墒持续外,西南地区大部降水量有10~50毫米,为春播生产提供了较充足的水分条件,利于春玉米、马铃薯适时播种和一季稻育秧;但四川中南部、云南北部气温偏低,日照偏少3~5成,对春播作物稳健生长以及油菜开花授粉有不利影响。

全国农作物长势遥感监测结果表明,至3月中旬,全国大部作物长势接近上年同期,其中河北东南部、山东西南部、河南北部、安徽中部、浙江北部等地好于上年同期,湖北西南部、湖南西部、广西西部和北部、四川盆地东部和南部、贵州东部、云南中部和东南部等地差于上年同期,全国作物长势持平、偏好、偏差的面积比例分别为70%、18%、12%(图5)。3月中旬,全国作物遥感长势指数平均为0.4,较上年同期略低0.02,与近5年平均持平(图6)。

图5全国农作物长势遥感监测(2025年3月中旬)

图6全国农作物长势指数变化

四、3月作物产量趋势展望

1. 冬小麦

截至3月末,西北地区和华北大部冬小麦处于返青起身阶段,黄淮大部、陕西中南部、江淮和江汉进入拔节至孕穗期,西南地区大部处于抽穗开花期、云南进入灌浆乳熟期;发育期大部接近常年或偏早,甘肃东部、河北南部、河南西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偏晚4~7天。

播种以来,冬小麦各产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5~1.5℃,≥0℃积温较常年同期偏多72.1~275.9℃·日,热量条件普遍好于常年。新疆、西北地区中东部、华北和黄淮主产区降水量分别为61.2、162.7、96和153.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1.7%、12.4%、17.9%和9.5%;江淮、江汉和西南地区降水量分别为140.6、150.4和138.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45.6%、21.6%和6.6%。西北地区中东部、华北、黄淮、江淮和江汉日照时数分别为967.5、1249.9、1097.8、910.6和767.1小时,分别较常年同期偏多4.7%、9.3%、12.6%、18%和16.5%;新疆和西南地区日照时数为1131.7和567.1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少6%和4.6%。

播种以来,全国冬小麦平均气候适宜度为0.65,为较适宜等级,较上年同期低0.06,比近5年平均低0.03。其中,3月平均气候适宜度为0.58,分别较上年同期和近5年平均低0.1和0.06,适宜度等级为较不适宜,其中上旬为较不适宜,中下旬为较适宜(图7)。

图7 全国冬小麦平均气候适宜度变化

根据作物产量气象预测模型结果,预计2025年江苏小麦平均单产较上年增产幅度超过1.5%(增产年),其余主产省冬小麦平均单产增减幅度在1.5%以内(平产年)(图8)。

图8 主产省冬小麦平均单产与2024年相比增减趋势

2. 油菜

截至3月末,全国油菜大部处于开花期~开花盛期;大部发育期接近常年或偏早,湖北东南部、湖南西南部、江西东北部、四川盆地东南部等地局部偏晚4~8天。

播种以来,油菜各产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8~1.6℃,≥0℃积温较常年同期偏多141.8~291.2℃·日,热量条件普遍好于常年。西南产区降水量有32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2.5%;江淮、江汉和江南产区降水量分别为231.2、201.7和441.7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37.5%、32.9%和18.6%。江淮、江汉、江南和西南产区日照时数分别为1040.1、882.3、866.2和552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多17.7%、14.3%、16.5%和12.1%。

播种以来,全国油菜平均气候适宜度为0.64,为非常适宜等级,与上年同期持平,比近5年平均高0.01。其中,3月全国油菜平均气候适宜度为0.62,分别较上年同期和近5年平均低0.04和0.02,适宜度等级为适宜,其中上旬为较适宜,中下旬为适宜(图9)。

图9 全国油菜平均气候适宜度变化

根据作物产量气象预测模型结果,预计2025年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油菜平均单产较上年增产幅度超过1.5%(增产年),江苏、江西、四川、重庆、贵州油菜平均单产增减幅度在1.5%以内(平产年)(图10)。

图1

0 主产省油菜平均单产与2024年相比增减趋势

3. 早稻

截至3月末,江南早稻处于播种出苗阶段;华南大部处于三叶期至移栽返青期,海南早稻处于拔节至孕穗抽穗期;大部发育期较常年偏早,长势良好。

播种以来,华南产区≥0℃积温为384.2℃·日,较常年同期偏多8.3℃·日;降水量有40.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49.6%;日照时数为110.1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多135.5%,气象条件总体利于早稻育秧和移栽返青。

五、4月天气影响预估及建议

预计4月份,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冷空气强度总体较弱;中东部地区降水呈现“北多南少”分布特征。东北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总体利于春播开展,黑龙江东部和吉林东部注意防范阶段性低温湿涝的不利影响;北方大部冬小麦陆续拔节抽穗开花需水关键期,各地密切关注降水及土壤墒情变化、防御阶段性干旱,同时积极防治赤霉病、条锈病;长江中下游气温偏高,降水接近常年,水热条件总体利于油菜产量形成以及春播工作的顺利开展;江南南部和华南大部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可能导致早稻生产用水不足,需加强农业蓄水,提早做好用水计划;西南地区东部降水偏多,气温偏低,注意防范连阴雨及湿渍害对小麦、油菜产量形成以及春播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图11)。

图114月农业气象关注重点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