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4月1日,一部镌刻着黄河名字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以下简称“黄河保护法”)施行,乘借全面推进国家“江河战略”法治化的东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步入有法可依的全新阶段。
文 | 齐欣然 王新建
2023年4月1日,一部镌刻着黄河名字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以下简称“黄河保护法”)施行,乘借全面推进国家“江河战略”法治化的东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步入有法可依的全新阶段。
治黄百难,唯沙为首。要保障黄河长久安澜,必须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黄河保护法第六十一条明确,“国家完善以骨干水库等重大水工程为主的水沙调控体系”。
地处山西吉县、陕西宜川县交界处的晋陕峡谷,山脉起伏,河谷深切,波涛如怒。2024年7月9日,历经70余年论证的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在这里发出建设动员令。
建成后可控制黄河73%的水量、60%的沙量的古贤工程进入建设阶段,无疑是落实黄河保护法,完善黄河水沙调控体系、保障黄河长久安澜的重要举措。
从“有法可依”到“循法而治”,黄河保护法施行两年来,黄委切实履行好“黄河代言人”职责和使命,始终坚持把贯彻落实黄河保护法摆在突出位置,强化责任落实,细化工作举措,新时代黄河流域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澎湃乐章悦然奏响!
01
夯基垒台 筑牢法治之基
展示“黄河战略”的河南担当,《河南省黄河河道管理条例》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继黄河保护法施行后黄河流域省(区)首部出台的配套地方性法规。
黄河保护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立法也是一个体系,既要“立柱架梁”,也要“添砖加瓦”。
两年来,黄委指导并深度参与黄河流域省(区)地方性法规规章的立法工作,《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办法》《山东省黄河保护条例》《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条例》《陕西省渭河保护条例》《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条例》等法规规章颁布实施,黄河保护治理相关法治网络持续织密织牢,法治体系日益完善。
聚焦主责主业,黄委认真贯彻黄河保护法关于流域管理机构的职责规定,逐项落实法律明确规定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条款的基础工作——
统筹立改废释,黄委颁布实施水沙调控体系工程名录、重点河流生态流量保障、黄河水文管理等8项配套制度,累计完成19项配套制度。配合水利部或单独制定出台了《黄河滩区名录》《黄委黄河保护法水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及其适用规则(试行)》《黄委所属管理机构名录》等10项制度。完成《黄河取水许可管理实施细则》《黄河防汛物资仓储管理导则》等9项规范性文件和内部制度制修订工作。
聚焦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沙运动与调控等重大治黄科技问题,黄委加大科研攻关,举办黄河保护治理先进技术(设备)推介会,面向黄河流域9省(区)推介130余项先进技术设备。
实现依法治水、科学治水,离不开科学规范编制水利技术标准。黄委配合完成《淤地坝维修养护标准》《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堤防隐患探测规程》等修订;健全淤地坝管护制度,印发《淤地坝信息入库数据指南》《淤地坝监测设施设备指南》《淤地坝安全预警标准及管理指南》;《水工建筑物与堰槽测流规范》《电子证照 河道采砂许可证》2项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累土不辍,丘山崇成。通过两年的探索实践,黄委持续推动黄河保护法配套法规制度体系的完善和更新,以黄河保护法为统领、相关配套制度为支撑、流域与地方相协同的黄河保护治理制度体系日趋完善。
02
普法宣传 厚植法治之势
3月22日,河南长垣市周营上延黄河法治广场,2025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暨黄河保护法实施两周年主题宣传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人头攒动,与此同时,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宣传教育活动也在全河各单位纷纷开展。
深入贯彻落实黄河保护法,首先要让法治精神、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两年来,黄委高度重视黄河保护法的宣传普及,走“心”走“新”、亮点纷呈的普法宣传“大合唱”响彻大河两岸。
黄委制订宣传工作方案,明确宣传举措,通过党组会、专题会、辅导讲座等方式开展学习培训,全面准确把握黄河保护法的主要内容和核心要义,与河南省、山西省、陕西省等黄河流域省(区)联合开展“贯彻黄河保护法 携手共护母亲河”“法护黄河润三晋”等主题宣传活动,既提升了宣传效果,又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
“这是夯实国家‘江河战略’法治根基的关键之举,这是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坚实护盾……”
由黄委制作的《让母亲河安澜无恙万古奔流》微视频登上央视,是黄委弘扬法治文化,丰富普法宣传载体形式的生动缩影。
依托报纸、网站、微信公众号、视频平台、微博等载体,黄委配合中央电视台、中国水利报制作《少年黄河说》专题纪录片,《九曲黄河万象新》宣传片、《大河奔涌 共赴幸福之约》特刊、《河宝说法》等30余部主题微视频、“众说·黄河保护法”等20个专题栏目陆续推出,黄河博物馆增设“幸福黄河”展厅,特色鲜明、富有成效的普法实践让法律知识深入普及、法治意识入脑入心。
引领全河干部职工学知识、明方向、鼓干劲、建新功,1.3万余名在职干部职工参与“法护黄河杯”黄河保护法知识竞赛;黄委派出2支代表队与黄河流域9省(区)共同参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暨黄河保护法知识竞赛,黄委代表队取得佳绩,以赛促学、以学促干蔚然成风。
河南封丘非法采砂案、包头市某钢铁公司违法取用水案、陕西府谷违法占用黄河河道案……黄委积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通过盗采黄河河砂、违法取用水、违法占用黄河河道等具体案例以案释法,注重典型案例的应用示范指导作用,以案示警、以案促改、以案促治,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监督黄河保护治理的良好氛围。
03
协作联合 彰显法治之力
2023年7月,宁夏与甘肃签署《甘肃省人民政府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黄河流域(甘肃—宁夏段)横向生态补偿协议》,设立黄河干流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资金。
黄河全长5464千米,涉及9省(区),意味着黄河保护治理需要流域上下“一盘棋”,同心同德,同向发力。
强化协同治理,黄委会同流域9省(区)召开黄河流域省级河湖长联席会议,印发《黄河流域贯彻实施黄河保护法指导意见》《黄河流域跨省界河湖库联防联控联治指导意见》等,指导甘宁、甘蒙等签订跨省界河流联防联控联治合作协议。两年来,黄河流域河湖长制协作机制更加顺畅、执法效能充分发挥、制度保障更趋成熟。
山东菏泽东明杨某非法采矿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入选山东省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十大典型案例;河务部门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山西河曲顺达泵业、玉维饮料厂被依法整改……一批重大复杂案件得以有效解决,这与黄委自2024年推进全河全面建立水行政联合执法协作平台、持续提升水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密不可分。
持续凝聚流域与区域保护治理合力,黄委联合河南省检察院推动建设流域层面首个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指挥中心,全面推进黄委水行政联合执法协作平台建设,截至目前,已累计印发协作机制文件385件。
“自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年底,累计巡查河道长度130余万千米,现场制止查处违法行为3092次,立案查处357件。”黄委政策法规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两年来,河湖安全保护、黄河流域(片)河湖管理、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等专项执法行动全面开展,围绕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工程安全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黄委提升水行政执法质效、深入推动问题整改,河道水事秩序、河湖生态持续向好。
破解制约黄河保护治理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在流域区域协作联合下,黄河保护法真正实现了“长牙带电”,为大河两岸带来了良法善治的大好局面。
04
循法而行 提升法治之效
“洪水风险依然是黄河流域的最大威胁。”
立足黄河流域特点和防洪减灾新形势新要求,黄委系统谋划新一轮流域防洪治理,2024年12月,黄河流域防洪规划修编成果通过专家审查。
以“黄河之制”促黄河之治,两年来,黄委强化使命担当,沿着法治轨道有序推进各项工作,法律制度优势持续转化为黄河保护治理的实绩和效能。
落实黄河保护法对规划与管控的相关要求--发挥规划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指导和约束作用,黄河流域防洪规划修编通过水利部审查,《黄河河口综合治理规划》《东平湖综合治理提升方案》通过水规总院审查。完成区域水网规划初稿编制,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报水利部审批。
落实黄河保护法对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要求--黄委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印发实施黄河流域重点河流生态流量保障管理办法、黄河水量应急调度预案,完成“八七”分水方案调整方案报水利部,大通河水量分配方案获批,沁河水量分配方案通过水规总院审查。实施干流取水许可全额管理,累计完成850个取用水项目移交。持续打好深度节水控水攻坚战,严格节水评价,开展规划和建设项目节水评价审查审核46项,累计使用非常规水1934万立方米,遴选发布16个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节水型工业企业典型案例。
落实黄河保护法对水沙调控与防洪安全的要求--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进入建设阶段,黄河下游引黄涵闸改建、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主体全部完工。黑河黄藏寺工程通过二期蓄水阶段验收。实施3次汛期调水调沙,三门峡、小浪底水库累计排沙4.628亿吨,实现了保障防洪安全、水库排沙减淤、改善下游生态等多重目标。
落实黄河保护法对生态保护与修复的要求--2024年,黄河干流累计供水232.77亿立方米,黄河实现连续25年不断流。黑河创新实施“冬春接续调水”,东居延海实现连续20年不干涸。实施重点地区生态补水,累计向乌梁素海、华北地下水超采区、河口三角洲等实施生态补水13.35亿立方米。指导推动宁夏、陕西、山西率先完成3单水保项目碳汇交易和生态产品转化交易,委属西峰南小河沟小流域完成水利系统碳汇交易第一单,绥德辛店沟小流域完成全国水保生态产品正规交易第一单。
落实黄河保护法对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要求--黄委成立推进黄河水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编制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水文化三年行动计划。公布首批黄河水利遗产名录。《黄河画传》《九曲黄河万古流》等出版问世,《黄河故事》丛书、《慧眼识河》《河南黄河史》等图书编纂工作持续推进。配合做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治水记》《远方的家》和山东电视台《黄河归故》黄河题材纪录片摄制等。多端传播效果显著,全面展示了黄河文化丰富的精神内涵和当代价值。
当前,法治清流正源源不断注入母亲河。让我们拿出“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作风,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以法之力持续推动新阶段黄河流域水利高质量发展,书写浩浩长河东流、巍巍良法同行的优异答卷。
来源:黄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