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若夫溯其源流,考其风霜。昔者少昊遗风,皆化墨痕以入简;东夷播谷,悉随铁笔而留芳。根植殷商,得天地之灵韵;萌于周野,并日月而悠长。周公制礼,沂水玄歌以昭千古;鲁地封疆,蒙山钟鼓而肇八荒。棠棣之华,诗经乃咏棠之祖;纯粹之仁,论语为礼德之方。战国笔削,曾记兰台之咏;
琅琊故郡,沂州新棠。祝丘凝霞,承东君之玉律;启阳漾月,纂岁序之华章。风骨裁诗,记嘉木之荣枯;花史镌韵,溯仙姿于典藏。
若夫溯其源流,考其风霜。昔者少昊遗风,皆化墨痕以入简;东夷播谷,悉随铁笔而留芳。根植殷商,得天地之灵韵;萌于周野,并日月而悠长。周公制礼,沂水玄歌以昭千古;鲁地封疆,蒙山钟鼓而肇八荒。棠棣之华,诗经乃咏棠之祖;纯粹之仁,论语为礼德之方。战国笔削,曾记兰台之咏;秦汉烽烟,犹存上林之赏。至若魏晋风流,移金谷以承化;隋唐气象,植华堂而敷芳。太白醉眼,曾误锦城之艳;工部诗心,长怜蜀道之香。历两宋之韵,闻翰墨余香。东坡南迁,携海棠以渡岭;放翁北望,梦驿路而题棠。绿肥红瘦,易安夜雨惜海棠;胭脂雪瘦,诚斋晨风咏春妆。洎金元递嬗,汲明清继扬。风铸玉魂,秋涧更吟以富贵;绿藏红蕾,遗山点泪而沧桑。偷白借魂,雪芹梨蕊以喻其雅;叠萼重跗,板桥设色而誊之像。天地承韵,遂使一株之草木;古今系魂,竟成千古之风光。
观其虬枝蟠屈,铁干栖嶂。老枝横斜,犹带风云之气;新干曲倾,不沾脂粉之香。万蕊齐发,春来霞铺以云锦;千实垂累,秋至珠缀而金囊。朱砂染晕,胜西子之嫣颊;垂丝袅娜,赛飞燕之霓裳。贴梗傲霜,犹烈士之肝胆;木瓜蕴秀,含君子之行藏。历三千雪雨,灿其华而修行;经百世风霜,坚其志而遐想。今逢盛世,四海慕名以至沂州;花事重光,万民凭富而赴康庄。
注:
1、琅琊。越王勾践在胶南市建立琅琊县,后迁都琅琊。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升级为琅琊郡;西汉景帝元年(公元前157年),为避皇帝刘启名讳,将启阳更名为开阳。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琅琊郡治迁到东武县(今山东省诸城县),隶属徐州刺史部;东汉建初五年(公元80年),琅琊王刘京把治所迁到开阳县(今临沂),琅琊郡改为琅琊国;刘京之后,琅琊王又传六代,到曹操时期,最后一位琅琊王刘熙被废。此后,琅琊国、琅琊郡治所都在临沂城。
2、沂州。北魏永安二年(529年),琅琊郡改名为北徐州。北周宣政元年(578年),改北徐州为沂州。
3、祝丘。鲁桓公五年(公元前707年),在河东区汤河镇建祝丘城。
4、东君。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东君代表着春天的力量和生机,象征着万物复苏、生长繁荣的季节。
5、启阳。鲁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季孙斯、叔孙州仇率领军队建启阳城。
6、少昊。亦作少暤,名挚,又作质,号金天氏、穷桑氏或朱宣氏,华夏人文始祖,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称号。生于穷桑,和太昊伏羲一样同为上古时期东夷族的祖先和首领,因修太昊之法,故称之为少昊,中国上古传说首领,五帝之一,黄帝长子,生母嫘祖。
7、东夷。距今8300年前的后李文化起,历经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的承载者。称呼上是对黄河流域下游包羲、太昊、蚩尤、伏羲氏后裔,风夷、畎夷、阳夷和少昊后裔,鸟夷、白夷等夷人方国的总称或是对东方各民族的泛称。早期东夷是华夏族的族源之一。东夷文化发源于泰沂山区,是华夏文明重要源头之一,自新石器时代开始一直到西周中期结束,东夷及其古文化在亚洲古文化的发源与交流中都处于较为重要的地位。
8、太白。唐朝李白。
9、工部。唐朝杜甫。
10、东坡。北宋苏轼。
11、放翁。南宋陆游。
12、易安。宋朝李清照
13、诚斋。南宋杨万里。
14、秋涧。元朝王恽。
15、遗山。金朝元好问。
16、雪芹。清朝曹雪芹。
17、板桥。清朝郑板桥。
来源:水大仁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