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路子才是搞钱最快的方式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3 15:15 1

摘要:点开就听见他沙哑着嗓子说:"兄弟,今天又被客户指着鼻子骂了仨小时,就因为我送的奶茶洒了两杯。你说我怎么就混到跟二十岁小孩抢单跑腿了?"

上周五凌晨两点,我正对着电脑码字赶方案,突然弹出老张的语音。

点开就听见他沙哑着嗓子说:"兄弟,今天又被客户指着鼻子骂了仨小时,就因为我送的奶茶洒了两杯。你说我怎么就混到跟二十岁小孩抢单跑腿了?"

咖啡厅暖黄的灯光下,我看着对面这个穿着褪色冲锋衣的男人。

老张的保温杯里泡着菊花枸杞,手机支架还粘着外卖箱的油渍。

三年前他还是某大厂劳模,现在是手停口停。

老张让我想起去年参加的同学会。

饭桌上的老李刚被某车企裁员,现在开滴滴每天工作14小时;做教培的小美转型卖保险,朋友圈全是凌晨的心灵鸡汤。

这些曾经穿着西装出入CBD的精英们,现在聊天话题都变成了怎么抢预约单、哪个平台的冲单奖励更多。

1、打工打工到老一场空。

传统行业就像台生锈的绞肉机。

我表弟所在的建筑公司,去年校招硕士底薪6000,还要自备安全帽和测距仪。

更可怕的是,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更年轻的螺丝钉替换——某大厂去年裁员时,有主管收到指令:"优先保留28岁以下员工"。

在制造业干过的都懂,流水线工龄超过十年的老师傅,时薪可能还没新来的临时工高。

这不是努不努力的问题,而是整个游戏规则在惩罚"经验"。

上个月去广州出差,深夜路过棠下村夜市时被震撼了。

95后的小夫妻支着三米长的折叠桌,现场教学"AI数字人直播"。

3980元的课程,能收二十多个学员。

他们的教材是打印的,案例视频直接扒的热门。

更绝的是隔壁卖"跨境选品神器"的小哥。

他所谓的"神器"其实就是爬虫软件,但靠着帮人抓取TikTok爆款数据,三个月全款提了辆Model Y。

我问他怕不怕被举报,他笑着指指头顶的摄像头:"你看这条街63个摊位,起码20个在做。"

这些野路子的玩家最懂什么叫"信息差套利"。

朋友公司前台辞职做"海外短视频搬运",把国内沙雕视频配上外语字幕发到Snapchat,现在团队20人专门帮人做内容出海。

2、野路子搞钱方法。

第一,抢滩登陆新大陆。

关注App Store每周新上线应用,像之前的ChatGPT,三个月内代注册账号的服务商赚了七位数。

最近在盯SoraAI视频工具,已经有团队在兜售"影视级短视频生成教程"。

第二,做信息二道贩子。

把B站教程翻录成短视频切片。

认识个大学生把某乎高赞回答做成付费专栏,用AI转成音频挂小黄车,月流水稳定2万+。

第三,寄生式创业。

跨境电商火就做退货翻新,直播带货热就专攻中控培训。

有对情侣专门帮人处理PDD仅退款纠纷,抽成20%月入十万。

记住:不要在金矿里挖矿,要卖铲子给矿工。

第四,玩转平台漏洞。

某书严打医美内容时,有人用"水光针"谐音梗"水库真探"继续引流。

最近发现用音符企业号发金融内容过审率更高,立刻有人开始倒卖蓝V账号。

第五,降维收割下沉市场。

把一线城市过时的玩法包装成"最新模式",比如在县城教宝妈做某鱼无货源,2980的课程能收上百学员。

记住要搭配"晒收款截图+宝马方向盘"的朋友圈组合拳。

3、破除"好学生思维"。

那些按部就班的好学生,永远在等考试大纲和标准答案。

而真正的野路子玩家,会把世界当成开放沙盒游戏。

最近听说有团队在训练AI扮演去世亲人,29800元/年的订阅服务已经排到明年三月。

"找个稳定工作"这话现在听着跟老黄历似的。

你瞅瞅各平台"轻创业"话题下那帮00后,脑回路清奇得能把人看傻眼——有人卖虚拟蚊子,啪一下付款,蚊子嗡嗡声直接发你手机里;有人搞代放生业务,客户花钱买功德,他们负责替人把鱼啊鸟啊放归自然;最绝的是中文陪骂师,专治老外中文骂人需求,骂得那叫一个花样百出。

这些路子搁十年前谁敢想?

可人家愣是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你说这是不务正业?

人家早摸透了时代脉搏——现在赚钱拼的不是循规蹈矩,是敢在规则边缘蹦迪的本事。

就像早年间干电商的那批人,谁不是摸着石头过河?

等规矩定死了,红利早被吃干抹净了。

当然不是说要鼓励钻法律空子,但你得承认,现在赚钱的逻辑变了。

按部就班考公考编固然稳妥,可天花板也低得可怜。

年轻人更愿意把精力花在琢磨"还能怎么玩",哪怕失败十次,只要成一次就能翻身。

就像那些搞虚拟恋人的,起初谁看得懂?

现在人家月流水抵得上白领半年工资。

这个时代奖励的是敢想敢干的破局者,不是循规蹈矩的守旧派。

毕竟机会永远藏在没人走过的路上,等路被踩实了,也就没你什么事儿了。


来源:李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