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项目新规,对谁影响最大?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3 14:57 1

摘要:这两天,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引起了大量人的关注与讨论。

这两天,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引起了大量人的关注与讨论。

新规定于今年5月1日正式施行,具有强制性,主要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从层高、电梯配置、隔音性能到适老化设计等维度全面升级住宅

建设标准,标志着我国住宅品质从“保基本”向“高质量”跨越。

下面小编主要从主要要点、行业影响及居民生活变革三方面展开深度解读,也欢迎大家在留言处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

新规主要要点: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

1.层高与空间优化

新规明确:新建住宅层高不低于3米,卧室、起居室净高不低于2.6米,厨房、卫生间的室内净高不低于2.2米。相比此前2.8米的层高标准,这一调整将显著提

升室内空间感,改善采光通风效果,并为安装新风系统、地暖等设备提供更多可能性。此外,更高的层高也为个性化装修和后期改造预留了空间,满足居民

对居住灵活性的需求。

2.电梯配置标准下沉

新规将电梯设置门槛从原7层及以上降低至4层及以上,并要求12层及以上住宅每个单元至少配备2台电梯。这一变化不仅解决了低层住宅老年人出行难题,

还提升了急救担架等设备的通行便利性。同时,电梯轿厢尺寸的统一规范(如满足担架进出需求)进一步强化了安全性和功能性。

3.隔音与噪声控制

针对长期困扰居民的噪声问题,新规从三方面加强管控:

(1)空气声隔声:分户墙和楼板的隔声性能要求从75分贝提升至65分贝;

(2)撞击声隔声:分户楼板撞击声限值进一步降低;

(3)设备噪声限制:首次对电梯、水泵等设备传播至室内的结构噪声及卫生间排水噪声设定限值。

4.适老化与无障碍设计

新规将适老化作为重要原则,提出多项具体要求:

(1)卫生间须设扶手或预留安装条件,地面需防滑;

(2)户门和卫生间门净宽分别不低于0.9米和0.7米,方便轮椅通行;

(3)电梯轿厢尺寸、紧急呼叫按钮高度等均需符合无障碍标准。

5.安全与智能化升级

(1)安全防护:阳台栏杆高度从1.1米提升至1.2米,凸窗防护设施设置更严格;

(2)通信覆盖:公共空间和电梯内须实现移动信号全覆盖;

(3)绿色节能:分气候区明确供暖、空调设施要求,并规定空调外机需安装在专用平台,避免散热不良。

行业影响:倒逼房企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

1.成本与技术创新挑战

层高提升、电梯增设、隔音材料升级等措施将增加建筑成本,尤其是对中小房企的资金实力和技术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然而,智能建造技术的普及(如装配

式建筑)或可部分抵消成本压力,推动行业向集约化、工业化转型。

2.产品差异化竞争加剧

新规为房企提供了创新空间。例如,江苏、江西等地已先行试点层高3.1米以上的“改善型住宅”,部分项目结合新风系统、智慧家居等打造差异化卖点。未

来,“好房子”不仅是达标产品,更需通过科技赋能提升附加值。

3.二手房与租赁市场联动

新规可能激发改善型需求,二手房市场挂牌量或随换房需求增加而上升,形成新房与存量房联动的健康生态。

居民生活变革:从“基础保障”到“品质体验”

1.居住舒适度全面提升

更高的层高和净高、更严格的隔音标准、优化的采光通风设计,将直接提升居住者的空间体验和心理健康。

2.老龄化社会的适应性增强

电梯全覆盖、无障碍设计、紧急呼叫系统等,不仅便利老年人生活,还为全龄段人群提供了“终身住宅”的可能,减少后期改造成本。

3.社区环境与智慧化升级

公共信号覆盖、绿色节能要求等,推动社区向智慧化、低碳化发展。例如,光缆到户、智能安防等设施的普及,将逐步构建“未来社区”雏形。

写在最后:

尽管新规为住宅品质划定了底线,但落地执行仍需多方协同。衷心地希望我国住宅项目的整体质量早日迈向更高的台阶,早日实现大家“住的好、住的舒

心”的美好愿景!

来源:老肖楼市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