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先秦神话地理学著作《山海经》记载,“倭属燕”,时称日本为“倭”; 秦朝,中国称日本为“东瀛”或“扶桑”; 东汉史学家班固纪传体断代史书《汉书·地理志》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称日本为“倭人”; 三国曹魏政权称日本为“倭奴国”,
日本富士山
中国先秦神话地理学著作《山海经》记载,“倭属燕”,时称日本为“倭”; 秦朝,中国称日本为“东瀛”或“扶桑”; 东汉史学家班固纪传体断代史书《汉书·地理志》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称日本为“倭人”; 三国曹魏政权称日本为“倭奴国”,《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记载,“倭奴在带方东南大海之中,依山岛为国邑。旧百余国,汉时有朝见者,今使译所通三十国”;东汉开国皇帝刘秀赐给日本一枚金印,上面刻有“汉倭奴国王”五字;唐朝时期,日本国编年史书《 续日本纪 》记载, 奈良时代 中的 天平 九年朝廷将“大倭国”改称“大养德国” , 天平宝字元年改称“大和国” ;宋代欧阳修、宋祁等人奉敕撰修的纪传体断代史《新唐书》记载,武则天时期日本派遣使者,言其国名含义为“太阳之本(即太阳升起的地方)”,按照汉字应称其国“日本”,武则天批准这一请求;宋元明清时期,“日本”这一称谓在中国基本固定下来,一直沿用至今。
来源:曹世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