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美食之福建——东美香脯糕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3 13:14 1

摘要:东美香脯糕,又名东美糕,庆春糕。起源于明崇祯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当时东美后面街上一位名叫郭鹏飞的老人开设了“庆春”号糕饼店,制售各种糕点。有一日他研制出了一种以绿豆磨粉为原料的糕点,糕点清香怡人,入口即化。是很好的佐茶点心,也可以调成糊方便孩子和老人

一块小小的香脯糕,凝聚了当地的百年美食魅力,延续了博大精深的传统饮食文化。

1

追溯起源

东美香脯糕,又名东美糕,庆春糕。起源于明崇祯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当时东美后面街上一位名叫郭鹏飞的老人开设了“庆春”号糕饼店,制售各种糕点。有一日他研制出了一种以绿豆磨粉为原料的糕点,糕点清香怡人,入口即化。是很好的佐茶点心,也可以调成糊方便孩子和老人食用,可谓老少咸宜,深受乡邻喜爱,人称“香脯糕”。

东美香脯糕自面世起就备受追捧,经久不衰,其制作工艺也不断传承发展。到了清同治年间,东美香脯糕的声名远播,不仅在闽南地区家喻户晓,还销往东南亚各国。经过数百年的传承,东美香脯糕从佐茶糕点演变为了闽南传统习俗的重要标志之一。

2

传统工艺

东美香脯糕以小麦粉、猪油、红葱头、白砂糖为主要原料,要经历绿豆粉炒制、葱头加工、搅拌揉捻、手工印制等八道工序,看似不复杂,但是每一道工序都是一项精细活,实施起来颇有讲究。绿豆粉要用经过挑选的当季绿豆研磨成粉,炒制时要将绿豆粉翻炒后过筛,再粉碎翻炒,反复三遍以上,炒熟后贮藏于大缸之内,放置阴凉干燥处,几经翻缸,达三、四十天后贮存备用。

香脯糕的制作中,最辛苦的当属葱油和葱头的加工处理。将大量葱头洗净、剥皮、捣碎,放入油锅中不停翻炒,既要拿捏火候,又要力度适中,才能避免粘锅。葱头要炸得酥,甚至放置一个月吃起来也还保留酥脆的口感。这个过程必须用手工制作,才能保证火候和口感。白砂糖要经过翻晒再稍加研磨,让其更加细腻。

当绿豆粉、香酥红葱、白砂糖粉等原料都经过初步加工,准备齐全后。将这些材料外加猪油按一定比例用人工慢慢搅拌混合,再用力的揉、压、搓至均匀,达到一定的柔绵度,即成为真正的香脯糕粉。最后将糕粉要填充到印模工具内,用小铜板片按平揿实,再用小木棒敲打翻身敲出即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香脯糕。

3

创新发展

散发着古早味的香脯糕,以独特的质地和美味,经久不衰,尘封着一代代人抹不掉的记忆。一直以来都是闽南地区婚寿喜庆、祭祀敬祖必备礼品。如今东美香脯糕的制作工艺除了保留传统外,传承人们也在实践中不断地与时俱进,尝试创新,除了传统葱油口味之外,已发展出花生、芝麻、咸梅等不同口味的香脯糕。东美香脯糕制作技艺已入选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来源:美食地图君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