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选择品种: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生姜品种。例如,在山东地区,常种植莱芜大姜、山农大姜1号等品种;在南方地区,可选择密轮细肉姜、疏轮大肉姜等。挑选姜块:选择色泽鲜艳、肉质饱满、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姜块作为种姜。种姜的大小以50 - 100克为
种植生姜需要掌握选种、催芽、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关键环节,以下是详细介绍:
选择品种: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生姜品种。例如,在山东地区,常种植莱芜大姜、山农大姜1号等品种;在南方地区,可选择密轮细肉姜、疏轮大肉姜等。挑选姜块:选择色泽鲜艳、肉质饱满、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姜块作为种姜。种姜的大小以50 - 100克为宜。晒姜困姜:播种前20 - 30天,将种姜从贮藏窖中取出,平铺在室内地面上晾晒1 - 2天,打破休眠,促进发芽。然后将种姜堆放在室内阴凉处,盖上草帘,困姜3 - 4天,使姜块内水分均匀。选种掰块:剔除瘦弱干瘪、肉质变褐、受冻发软的姜块,选择肥大饱满的姜块。将种姜掰成50 - 70克的小块,每块上至少保留1个饱满的芽。浸种催芽:将掰好的种姜放入25 - 28℃的温水中浸泡4 - 6小时,捞出后沥干水分,用湿沙或湿稻草覆盖,置于22 - 25℃的环境中催芽。保持湿润,一般20 - 25天即可出芽。土壤选择:生姜喜欢温暖湿润、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土壤pH值以6 - 7为宜。避免连作,前茬作物以豆科、禾本科作物为好。整地施肥:深翻土地25 - 30厘米,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3000 - 4000千克、过磷酸钙50 - 75千克、硫酸钾20 - 30千克作为基肥。将肥料均匀撒在土壤表面,然后翻耕入土,整平耙细,做成宽1.2 - 1.5米、高20 - 25厘米的畦。播种时间:生姜适宜在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播种。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适时播种。播种密度:采用条播或穴播的方式。条播时,在畦面上按行距40 - 50厘米开沟,沟深10 - 12厘米,将种姜块平放在沟内,芽眼向上,株距20 - 25厘米,每亩播种量约400 - 500千克。穴播时,按株行距30厘米×40厘米挖穴,每穴放种姜1 - 2块。覆土浇水:播种后覆土4 - 5厘米厚,然后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遮阴:生姜是喜阴植物,在出苗后到立秋前需要进行遮阴。可采用插姜草、搭遮阳网等方式遮阴,使田间透光度保持在60% - 70%。中耕除草:生姜出苗后,结合浇水进行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一般进行2 - 3次中耕除草,分别在幼苗期、生长旺盛期进行。水肥管理:浇水:生姜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墒情适时浇水。夏季高温季节,要增加浇水次数,避免土壤干旱;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止积水。
施肥:生姜生长期长,需肥量大。在齐苗后,每亩追施尿素10 - 15千克,促进幼苗生长;生长旺盛期,每亩追施复合肥20 - 30千克,每隔15 - 20天追施一次,共追施2 - 3次。
病害防治:生姜常见病害有姜瘟病、炭疽病、叶枯病等。姜瘟病:发病初期可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 - 10天喷一次,连续喷2 - 3次。
炭疽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
叶枯病: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虫害防治:生姜常见虫害有姜螟、小地老虎等。采收时间:初霜来临前,生姜地上部分开始枯黄时即可采收。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进行。采收方法:采收前清除地上茎叶,然后用镐或铲将生姜小心挖出,避免损伤姜块。将采收的生姜去掉泥土,保留2 - 3厘米的茎秆,装入筐或袋中运回。来源:村夫小生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