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事儿说起来真有点意思——当你挤破头去抽签、等结果,盼着能中个马拉松参赛资格的时候,有人却轻轻松松穿着印着自己名字的定制背心,三个月跑了十场。没错,我说的就是张水华。
《名字印背上,特权跑马场?张水华与普通跑者的3个月10场马拉松之差!》
这事儿说起来真有点意思——当你挤破头去抽签、等结果,盼着能中个马拉松参赛资格的时候,有人却轻轻松松穿着印着自己名字的定制背心,三个月跑了十场。没错,我说的就是张水华。
你跑马拉松,背心上贴的是号码布;她跑,名字大大方方印在胸前。为什么?因为她压根不用抽签。赞助商一手安排,直通入场。而我们呢?报名像买彩票,中签像中奖。
这不是什么“鼓励参与”“推广体育”就能糊弄过去的。说白了,这就是特权,就是区别对待。别人跑步拼的是体力,她跑步拼的是名字背后的商业资源。号码布对应的是跑者身份,而名字加商标,明摆着是为了媒体转播时多几个镜头、多一点曝光——商业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
现在好了,361度跟她解约了。下一场马拉松,她是不是也得跟我们一样,乖乖等抽签?抽不中,是不是也得在家看电视?要是真中了,她会不会也套上那个除了号码啥也没有的普通背心?到那时,她还需要频频“调休”四处赶场吗?
你说这算不算体育公平的一种倒退?商业代言不是问题,问题是不能踩着普通人的参与权利去成全少数人的曝光。马拉松本来是属于每一个人的跑道,不该变成某些人“定制”的秀场。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穿了特制背心,难道就能跑得更快?——脱掉光环,大家还不都是同一个起点的人?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素材来源于网络,如侵联删。
来源:网排TV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