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军力最强王朝,拥有十大名将,个个功高震主,且大多得善终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2 07:36 1

摘要:他是唐初名将,与孙武、吴起并驾齐驱的一流军事指挥家和军事理论家,入选了“武庙十哲”。无论是平定南方的萧铣、辅公祏,还是北击突厥、西征吐谷浑,都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指挥艺术。他善于以少胜多,奇正相合,其军事思想影响了一大批将领。李靖一生战功赫赫,为唐朝的统一

历史上军力强大且拥有众多名将的王朝有不少,但综合来看唐朝比较符合题干所说的情况。以下是唐朝的十大名将:

1. 李靖:

他是唐初名将,与孙武、吴起并驾齐驱的一流军事指挥家和军事理论家,入选了“武庙十哲”。无论是平定南方的萧铣、辅公祏,还是北击突厥、西征吐谷浑,都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指挥艺术。他善于以少胜多,奇正相合,其军事思想影响了一大批将领。李靖一生战功赫赫,为唐朝的统一和稳定立下了不朽功勋,最终得以善终,享年78岁,唐太宗赠其为司徒、并州都督,陪葬昭陵,谥号“景武”。

2. 李勣:

原名徐世勣,即瓦岗寨里的“徐茂公”,降唐后被赐姓李。他17岁上战场,历经无数战役,一步步成为一代名将。曾追随李世民参加河东之战、虎牢关之战等,又在消灭突厥、远征高句丽等战争中表现出色,还两次担任“灭国将军”,先后灭了薛延陀和高句丽。他一生几乎都在征战,直到75岁仍在为国家效力,后得以善终,与李靖一起成为唐朝仅有的两位“武庙十哲”入选者。

3. 苏定方:

早年曾是窦建德部下,后跟随李靖参加了消灭突厥的战争,在铁山决战中奇袭可汗大营立下殊勋。55岁再度出山后,成为大唐最忙碌的将军,多次参与对高句丽、西突厥、百济等的战争,还曾对吐蕃、新罗作战,战功卓著,最终在76岁时病逝于前线,算是善终。

4. 郭子仪:

中唐毫无争议的第一名将,两次再造大唐。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出任朔方节度使、天下兵马副元帅,取得了河北、关中、陕州等一系列胜利。虽曾多次被剥夺兵权,但在国家危难之际总能挺身而出。他抵御吐蕃进犯,威慑藩镇,以荣宠善终,寿享85岁,获赠太师,谥号“忠武”,陪葬建陵,配享代宗庙庭。

5. 薛仁贵:

一生征战,留下了“三箭定天山”“勇破摩天岭”“巧取白玉关”等传奇战绩。他曾大败突厥军,取得云州大捷,让敌军闻风丧胆。薛仁贵最终也得以善终。

6. 李光弼:

与郭子仪齐名,是平定安史之乱的主要将领之一,参与了多次重要战役,为唐朝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善于用兵,指挥有方,与郭子仪相互配合,共同抵御叛军。虽然晚年受到宦官的猜忌和排挤,但也算是善终。

7. 王忠嗣:

烈士遗孤,被唐玄宗收为义子养在宫中。他作战勇猛,在郁标川之战中以数百人奇袭吐蕃成名,后又巧施反间计重创后突厥,导致后突厥的灭亡。因战功卓著,一度兼任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掌握大唐七成以上的边军,但后来因与唐玄宗产生分歧,触怒龙威,差点遭遇杀身之祸,不久便郁郁而终,不过也勉强可算善终的范畴。

8. 高仙芝:

高句丽人,自幼随父生活在安西都护府。他的成名战是“远征小勃律”,此后又多次穿越崇山峻岭,征服突骑施、吐蕃、石国、朅师等国,名震中亚,被誉为“山地之王”。但在“怛罗斯之战”中因葛逻禄人的背叛而吃了败仗,后又遭监军太监边令诚的诬陷,与封常清一起被唐玄宗冤杀,结局悲惨,严格来说不算善终,但前期战功显著,在唐朝军事史上有重要地位。

9. 李晟:

唐代中期名将,多次平定藩镇叛乱,为维护唐朝的统一和稳定立下了功劳。他勇猛善战,善于指挥,在战场上屡立战功,得到了朝廷的重用和赏赐,最终得以善终。

10. 裴行俭:

出身名门望族,是唐朝的一代儒将。他善于用兵,精通兵法,曾多次率军出征,击败突厥等外敌,为唐朝的边疆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裴行俭一生功勋卓著,最终得以善终。

这些名将都为唐朝的强大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且大多得以善终,这在古代王朝中是比较难得的。当然,对于“功高震主”的说法,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在唐朝的军事领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来源:让梦想起飞42730806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