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除草新贵环磺酮:快速增长期来临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3 08:39 1

摘要:根据全国杂草普查结果,玉米田杂草有 22 科、38 属、43 种。主要危害玉米田的杂草有马唐、稗草、狗尾草、牛筋草、反枝苋、马齿苋、铁苋、藜(茴茴菜)、蓟(大蓟和小蓟)、田旋花、鸭跖草等,苗期危害最大,可造成玉米植株矮小、秆细叶黄等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减产幅度达

4 月中下旬以后我国北方和东北的春玉米开始陆续进入播种期,5 月底 6 月初,玉米将进入苗期,也将进入喷施苗后除草剂的关键时期,除草剂的需求也将进入旺季。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4 年底,全国玉 米播 种面积为 6.71 亿亩,较上年增加了782.7万亩,增幅达到 1.2%。

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草害也成为制约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玉米田杂草常年发生面积在 3.5 亿亩次以上。

根据全国杂草普查结果,玉米田杂草有 22 科、38 属、43 种。主要危害玉米田的杂草有马唐、稗草、狗尾草、牛筋草、反枝苋、马齿苋、铁苋、藜(茴茴菜)、蓟(大蓟和小蓟)、田旋花、鸭跖草等,苗期危害最大,可造成玉米植株矮小、秆细叶黄等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减产幅度达到 35% 左右,每年可造成玉米损失约 95 亿公斤。

近年来,由于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化学除草剂的使用,玉米田中的杂草种类呈现多样化趋势,抗药性问题突出。在部分地区,由于除草措施不到位或农民对杂草防治的重视程度不够,玉米田中的杂草发生密度不断增加。这不仅影响了玉米的生长发育,也增加了除草的工作量和成本。温度和降雨量的变化也会改变杂草的生长周期和分布范围。随着玉米田抗性杂草越来越难防治,传统的烟嘧磺隆、硝磺草酮、莠去津抗性逐渐上升防效下降,也给苯唑草酮和环磺酮产品进入玉米市场带来了机会,尤其是环磺酮逐渐成为玉米田苗后除草剂最受瞩目的新生代力量,市场销售异常火热。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 HPPD 抑制剂类除草剂是新型除草剂研发最活跃的方向之一,凭借毒性低、除草活性高、作物选择性好、杀草谱广、环境相容性良好等突出特点,销售额快速上升,能从抗性杂草管理的角度更好地满足种植者的需求,更是玉米除草剂市场上的热门产品赛道。

HPPD 抑制剂类除草剂主要有 3 种结构类型,即三酮类、吡唑酮类、异噁唑酮类,而环磺酮就是三酮类中最受瞩目和市场增长前景的除草剂新贵。

环磺酮,是拜耳在 2007 年研发成功的三酮类除草剂,是在磺草酮基础上加入三氟乙氧基合成的新化合物。除草谱非常广、除草适用期长,主要靶标是玉米田苗后中晚期各种阔叶杂草与禾本科杂草。对蓟、田旋花、婆婆纳、辣子草、鼬瓣花和猪殃殃等防效优异。

环磺酮主要使用为苗后茎叶处理,其特点是能杀灭对草甘膦、麦草畏及 ALS抑制剂类除草剂产生抗性的杂草。此外,环磺酮还有较强的抗雨水冲刷能力,而且可以在作物整个生长期均保持良好的除草活性而不会对下一茬作物造成危害。

作为 HPPD 抑制剂类除草剂中的最年轻的新贵,凭借着优异的除草性能,环磺酮从 2007年上市以来已在全球 30 多个国家登记和推广使用,一直受到用户的青睐,销售额也一直保持着螺旋上升的姿态。公开数据显示,2016 年,环磺酮在玉米上的销售额为 1.71 亿美元,2018 年达到2.31 亿美元,2019 年达到 2.45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速度远高于其他所有 HPPD 抑制剂类除草剂,是拜耳排名第三的除草剂品种。

根据 Phillips McDougall 预测,2018—2023年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4%。根据该增长率测算,预计到 2025 年环磺酮销售规模将达到 3.36 亿美元,市场容量约 4000 吨。

2019 年 10 月 7 日,环磺酮在中国的专利期到期。但环磺酮在国内的正式登记从 2021年才开始。

2021 年 11 月,山东海利尔化工有限公司 98%环磺酮原药获批国内首家出口登记(仅限出口至柬埔寨)。同年 12 月 30 日,安徽久易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了 3 个环磺酮产品登记(95% 环磺酮原药、8% 环磺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和 23.5% 环磺酮·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这也是该有效成分在我国的首次正式登记,也正式拉开了环磺酮进入中国市场的序幕。2022 年 2 月,山东潍坊润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 96% 环磺酮原药获得出口到巴拿马的登记资质。

中国农药信息网显示,截至 2025 年 2 月17日,国内共有 38 个环磺酮产品登记,包括 13 个原药,24 个单剂和1个混剂。制剂登记剂型为可分散油悬浮剂,登记防治对象均为玉米田一年生杂草,亩用量为 75-105 毫升。

13 个原药登记企业分别为海利尔、安徽久易、润丰化工、江西天宇、利民化学、江西众和生物、济南天邦、成武泰和、杭州颖泰、河南绿康生物、湖北广富林生物、兰升生物科技集团、山东奥坤作物、山东万豪。

从数量上来看,环磺酮在国内的登记产品并不算多,但 38 个产品中,22 个产品获登时间集中在 2023 年,12 个产品获登于 2024 年,增长速度还是非常迅猛的,这意味着环磺酮在国内登记空间依然很大,未来 3 年也将迎来集中的下证期。

环磺酮到底有多热,从国内多家企业争相上马投产原药就可以直观感知。

伴随着登记的快速增长的同时,原药产能也在持续扩张。从 2023 年以来,环磺酮国内原药拟建产能同步大幅扩张到近万吨。其中包括久易股份、利民股份、兰升生物、江西众和生物等十余家生产企业近两年都相继披露了拟建设环磺酮原药产能。

其中,安徽久易股份是目前国内首批推出环磺酮系列产品的企业,截至 2025 年 2 月 17 日,已获得 4 个环磺酮产品的登记。通过对产品生产工艺技术的不断创新,已形成原药、制剂一体化优势。同时久易股份的环磺酮原药还获得了欧盟等同认定,为顺利进入欧洲市场奠定了基础。

利民股份近两年也在积极推进环磺酮原药项目建设。2023 年 8 月 16 日,利民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经过持续研发攻关,公司环磺酮工业化技术已成熟。2023 年 6 月 20 日,子公司利民化学拟投资建设新植保产品系列技改项目顺利通过(安全条件)专家评审,其中,包含环磺酮原药 500 吨原药的生产能力。

除了环磺酮原药外,利民股份还通过子公司双吉化工启动了环磺酮中间体环磺酮酸的产能布局,致力于搭建环磺酮从原材料、中间体到原药、再到制剂的全产业链发展基础,构建成本竞争力,为公司提升盈利能力。

近两年,除久易、利民两家企业积极扩容环磺酮市场外,其他企业拟建环磺酮原药项目也非常多。2024 年 9 月 23 日,中天邦正全资子公司沧州骅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1200吨环磺酮项目环评信息在相关网站公示。2024年 12 月,甘肃滨农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1200 吨环磺酮原药中试项目也在相关网站公示。

随着产能的扩张,国内环磺酮的原药的价格也在逐步下降。中农立华原药价格指数显示,2024 年环磺酮原药从 4 月的 38 万元 / 吨下降到 12 月的 30 万元 / 吨。相信 2025 年和未来几年还会有更多的企业原药证件下来,国内工艺水平会进一步提高,生产成本会进一步降低。

未来环磺酮的市场机会在哪里?

业内人士表示,因为环磺酮是一种高效的HPPD 类除草剂,其复配性使其在农业应用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优势。而且在实际应用中,环磺酮一般不会单独使用,而是和封闭除草剂进行混配,如莠去津及特丁津等。所以,环磺酮的增量机会之一在于复配。

目前国内环磺酮登记剂型几乎均为可分散油悬浮剂,剂型单一,环磺酮复配登记产品也仅有久易股份的环磺酮和莠去津混配的可分散油悬浮剂产品八斗(23.5% 莠去津·环磺酮可分散油悬浮剂)。未来环磺酮的复配登记空间还非常大。目前市场上最为流行的配方为“环磺酮 + 硝磺草酮 + 特丁津”组合,在标准用量前提下(亩用量为环磺酮 90 克 + 硝磺·特丁津 80 克)能将环磺酮和硝磺草酮的除草优势达到完美的互补,特丁津的作用主要用于封闭除草。该配方的出现,基本解决了农户玉米田的除草难题。

未来国内企业可持续开发新的剂型和混配产品,进一步扩展环磺酮的更多应用场景,发掘环磺酮新的市场增量。

环磺酮的第二个增量机会在于出海。企业可以通过深入研究全球不同市场的需求和挑战,并采取相应的开发策略,例如可以在环磺酮常年保持在 2000 万美元以上的销售额的印度市场加大投入,也可加大对欧盟市场的原药出口力度,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以肯定的是,在玉米田中新型化合物还没有涌现、杂草抗性持续增加,莠去津逐步退出市场的背景下,环磺酮这个防治玉米田抗性杂草的除草剂新贵,随着国产化的加速产能的释放,市场潜力无限,属于它的快速增长期已经来临。未来环磺酮将引领玉米苗后除草剂发展,并有望成为防除玉米田杂草的主流药剂。

作者:于平平

来源:农资与市场官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