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的全面解析:从基础认知到临床诊疗

B站影视 2024-12-03 14:51 2

摘要:甲状腺癌作为内分泌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甲状腺癌,涵盖其来源、历史研究进程、综合概述以及详细的治疗流程等方面,为医学专业人士、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系统且专业的知识参考,以增进对甲状腺癌的理解,助力相关的临床决

摘要: 甲状腺癌作为内分泌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甲状腺癌,涵盖其来源、历史研究进程、综合概述以及详细的治疗流程等方面,为医学专业人士、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系统且专业的知识参考,以增进对甲状腺癌的理解,助力相关的临床决策、研究探索以及患者教育工作。

甲状腺癌是一种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或滤泡旁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在头颈部肿瘤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医学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甲状腺癌的检出率日益增加,其对公众健康的影响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深入了解甲状腺癌的各个方面,包括其发病根源、在医学史上的研究脉络、目前的综合状况以及规范的治疗路径,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推动医学研究进展具有极为关键的意义。

甲状腺位于颈部前方,呈蝴蝶状,由左右两个侧叶和中间的峡部组成。它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主要功能是合成、储存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包括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这些激素对于维持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神经系统功能以及心血管系统的稳定等众多生理过程起着不可或缺的调节作用。甲状腺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是理解甲状腺癌发生机制的基础,因为肿瘤的起源往往与正常组织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分化密切相关。

甲状腺癌主要来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和滤泡旁细胞(C 细胞)。滤泡上皮细胞来源的甲状腺癌最为常见,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和未分化癌等主要类型。乳头状癌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其发病机制与多种基因突变有关,如 BRAF V600E 突变等,这些突变导致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凋亡等过程失调,进而引发肿瘤的发生。滤泡状癌同样源自滤泡上皮细胞,其特点是具有滤泡状结构,在肿瘤进展过程中往往与细胞的摄碘功能异常以及一些特定的基因重排相关,如 RET/PTC 重排等。而未分化癌则被认为是由分化型甲状腺癌(乳头状癌或滤泡状癌)进一步恶变而来,其细胞呈现高度恶性的表型,具有侵袭性强、增殖迅速、预后极差等特点。

滤泡旁细胞(C 细胞)起源的甲状腺癌主要是髓样癌,它约占甲状腺癌的 5% - 10%。C 细胞能够分泌降钙素,髓样癌的发生与 RET 原癌基因突变密切相关。这种基因突变可导致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异常激活,促使 C 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形成髓样癌。此外,甲状腺癌的发生还可能受到环境因素(如电离辐射、碘摄入异常等)、遗传因素(家族性甲状腺癌综合征等)以及内分泌因素(如促甲状腺激素的长期刺激等)的综合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最终促使正常的甲状腺细胞发生癌变。

甲状腺疾病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但对于甲状腺癌的明确认识则相对较晚。在 19 世纪以前,甲状腺肿物往往被笼统地描述,难以区分良性和恶性病变。当时的医学文献中仅有一些关于颈部巨大肿块的记载,这些肿块可能包括甲状腺的各种病变,由于缺乏现代的病理学和影像学技术,对于其确切性质和发病机制难以深入探究。

19 世纪中叶,随着病理学的逐渐兴起,显微镜技术开始应用于医学研究,这为甲状腺癌的准确诊断和分类奠定了基础。病理学家们开始能够观察到甲状腺肿瘤组织的微观结构,从而区分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癌。例如,德国病理学家 Rudolf Virchow 在 19 世纪后期首次描述了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理特征,包括其乳头状结构和核的特殊形态,这一发现标志着甲状腺癌在病理学上的重要突破,为后续进一步研究不同类型甲状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和治疗方法提供了依据。同时,其他类型的甲状腺癌,如滤泡状癌和髓样癌等,也在这一时期逐渐被认识和区分开来,基于病理形态学的甲状腺癌分类体系开始初步形成。

20 世纪以来,随着医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对于甲状腺癌病因学的研究逐渐深入。早期的研究发现,颈部接受电离辐射是甲状腺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例如,在 20 世纪中叶,对一些因头颈部疾病接受放射治疗的儿童进行长期随访观察发现,其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升高。这一发现促使人们更加关注环境因素对甲状腺癌发生的影响,并开展了一系列关于电离辐射剂量 - 效应关系以及辐射诱发甲状腺癌的分子机制研究。

此外,在 20 世纪后期,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甲状腺癌的遗传因素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研究发现,一些家族性甲状腺癌综合征与特定的基因突变相关,如家族性髓样癌与 RET 基因突变的紧密联系。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加深了对甲状腺癌发病机制的理解,也为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遗传咨询以及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法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在早期,手术切除是治疗甲状腺癌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当时对甲状腺生理功能认识不足以及手术技术的限制,手术切除范围往往较大,术后患者常常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严重并发症。随着对甲状腺生理功能和甲状腺癌生物学行为的深入了解,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逐渐趋于精细化和个体化。20 世纪中叶以后,甲状腺全切除术、甲状腺叶切除术以及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等不同术式的适应证和技术要点得到了更加明确的界定,以在保证肿瘤彻底切除的同时,尽可能保留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除手术治疗外,放射性碘治疗也是甲状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20 世纪初,人们发现甲状腺组织具有特异性摄取碘的能力,随后开始探索利用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疾病。在 20 世纪中叶,放射性碘治疗逐渐应用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术后辅助治疗,通过破坏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和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灶,有效地降低了甲状腺癌的复发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近年来,随着对甲状腺癌分子生物学机制的深入研究,靶向治疗药物开始应用于一些晚期或难治性甲状腺癌的治疗,如针对 BRAF V600E 突变的维莫非尼等药物,为这部分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也标志着甲状腺癌治疗进入了精准医学时代。

四、甲状腺癌的综述(一)发病率与流行病学特征

甲状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增长较快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不同地区均呈现上升趋势,在女性中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男女发病比例约为 1:3 - 1:4。甲状腺癌的发病年龄分布较广,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但以 30 - 50 岁的中青年人群较为多见。其发病率的上升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环境因素(包括电离辐射暴露增加、环境污染等)、生活方式改变(如饮食结构中碘摄入的变化等)以及医学检测技术的进步(使得更多的微小甲状腺癌得以早期发现)等。不同地区的甲状腺癌发病率存在一定差异,例如,在一些高碘摄入地区和低碘摄入地区,甲状腺癌的发病类型和发病率可能有所不同。高碘地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而低碘地区则可能滤泡状癌的比例稍高。此外,一些家族性甲状腺癌综合征患者,其家族成员的甲状腺癌发病风险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这也提示了遗传因素在甲状腺癌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甲状腺癌主要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四种病理类型,每种类型具有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

乳头状癌:是最为常见的甲状腺癌类型,约占甲状腺癌的 80% - 90%。其肿瘤细胞呈乳头状排列,细胞核具有特征性的毛玻璃样改变、核沟和核内假包涵体等。乳头状癌生长相对缓慢,多呈多中心性发生,早期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但远处转移相对较晚,预后较好,10 年生存率可达 90% 以上。滤泡状癌:占甲状腺癌的 5% - 10%,肿瘤细胞形成滤泡状结构,具有一定的摄碘功能。其生物学行为较乳头状癌稍具侵袭性,可通过血行途径发生远处转移,常见的转移部位包括肺、骨等,预后相对乳头状癌略差,但总体 10 年生存率仍可达 80% 左右。髓样癌:约占甲状腺癌的 5% - 10%,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C 细胞)。肿瘤细胞可分泌降钙素,其生物学行为具有一定的侵袭性,可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预后与肿瘤分期、是否存在 RET 基因突变等因素有关。未分化癌:是甲状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类型,占甲状腺癌的 1% - 2%。肿瘤细胞分化差,形态多样,生长迅速,侵袭性极强,早期即可发生广泛的局部侵犯和远处转移,患者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期通常不足 1 年。临床表现: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因肿瘤类型、大小、是否转移以及个体差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多数患者在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常因体检或偶然发现颈部肿块而就诊。随着肿瘤的生长,可出现颈部压迫症状,如压迫气管可导致呼吸困难、压迫食管可引起吞咽困难、压迫喉返神经可出现声音嘶哑等。部分患者还可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髓样癌患者由于肿瘤细胞分泌降钙素,可出现腹泻、面部潮红等类癌综合征表现。此外,甲状腺癌晚期患者可出现远处转移症状,如骨转移引起的骨痛、病理性骨折,肺转移导致的咳嗽、咯血等。诊断方法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诊可初步了解甲状腺肿块的大小、质地、边界、活动度以及是否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等情况。对于甲状腺结节质地硬、固定、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组织粘连或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等体征时,应高度怀疑甲状腺癌的可能。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甲状腺癌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超声可清晰显示甲状腺结节的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血流信号以及有无钙化等特征,对于甲状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例如,甲状腺乳头状癌在超声下常表现为低回声结节、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纵横比大于 1、内部可见微小钙化灶以及血流信号丰富等。CT 和 MRI 检查:对于评估甲状腺癌的大小、位置、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具有重要意义,尤其适用于较大的甲状腺肿瘤或怀疑有周围组织侵犯的患者。CT 可清晰显示甲状腺肿瘤的钙化情况以及气管、食管等结构的受压移位情况;MRI 则在显示肿瘤与周围软组织的关系以及判断有无神经侵犯等方面具有优势。核医学检查:主要包括甲状腺核素扫描和放射性碘全身显像。甲状腺核素扫描可根据甲状腺结节对放射性核素的摄取情况,判断结节的功能状态,有助于区分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例如,“冷结节”(即结节对放射性核素摄取减少或无摄取)相对更倾向于恶性,但特异性不高。放射性碘全身显像则主要用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评估残留甲状腺组织及转移灶的摄碘功能,对于指导放射性碘治疗具有重要作用。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包括测定血清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促甲状腺激素(TSH)等指标,可了解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状态。一般来说,大多数甲状腺癌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在早期可正常,但部分患者可伴有 TSH 水平升高,尤其是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中较为常见。肿瘤标志物检查:对于甲状腺髓样癌,测定血清降钙素水平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其水平升高往往提示髓样癌的存在。此外,癌胚抗原(CEA)在甲状腺髓样癌患者中也可能升高,可作为辅助诊断指标和病情监测指标。对于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甲状腺球蛋白(Tg)是重要的肿瘤标志物,术后监测 Tg 水平有助于判断肿瘤是否复发或转移。

TI - RADS(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是用于规范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报告,评估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的系统解读:

成分囊性:通常为无回声区,内部呈液性。囊性结节几乎都是良性的,在 TI - RADS 评分中分值较低。海绵状:结节内由多个微小囊泡组成,呈蜂窝状。海绵状结节也多为良性,评分较低。实性:结节内部为实质组织,没有液性成分。实性结节的恶性风险相对较高,在评分中分值较高。混合实性和囊性:结节内既有实性成分又有囊性成分,其恶性风险介于囊性和实性结节之间。回声无回声:类似于囊性结节,内部无反射信号,多为良性。高回声:结节回声比周围甲状腺组织强,通常良性可能性较大。等回声:结节回声与周围甲状腺组织相同,其良恶性较难单纯依据回声判断。低回声:结节回声低于周围甲状腺组织,低回声结节的恶性风险相对较高。极低回声:结节回声比低回声更低,这种结节的恶性可能性更大。形状宽大于高(宽扁形):结节的宽度大于高度,这种形状在甲状腺癌中较为常见,尤其在 TI - RADS 评分中会给予较高分值。高大于宽(高瘦形):结节高度大于宽度,相对宽扁形结节,其良性可能性稍高。规则形状:结节边缘光滑,形状规则,多为良性特征。边界清晰、光滑:结节边界清楚,边缘光滑,这是良性结节的常见表现。模糊、不规则:结节边界不清晰,边缘呈毛刺状或蟹足样,这种边界特征在恶性结节中较为常见,在 TI - RADS 评分中会得到较高分值。回声焦点(微钙化)无:结节内无回声焦点,良性可能性较大。:结节内存在微小的强回声点,即微钙化。微钙化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较为常见,是判断甲状腺结节恶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在 TI - RADS 评分中分值较高。TI - RADS 1 类超声检查正常,甲状腺实质正常,无结节。这是完全正常的甲状腺超声表现,无需进一步检查或随访。TI - RADS 2 类良性结节,具有典型的良性超声特征,如囊性结节、海绵状结节等。这类结节的恶性风险极低,一般不需要进行细针穿刺活检(FNA),也无需短期随访。TI - RADS 3 类可能良性结节。这类结节不具备典型的良性特征,但也没有明显的恶性特征。其恶性风险较低,一般在 2% - 10% 左右。通常建议短期随访(6 - 12 个月)超声检查,观察结节是否有变化,根据随访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如 FNA。TI - RADS 4 类又分为 4A、4B、4C 三个亚类:4A 类:结节具有一定的恶性特征,但恶性风险相对较低,在 3% - 30% 左右。通常建议进行 FNA 或短期随访(3 - 6 个月)。4B 类:结节的恶性特征较明显,恶性风险在 30% - 60% 左右。一般推荐进行 FNA,根据穿刺结果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4C 类:结节高度怀疑恶性,恶性风险在 60% - 95% 左右。FNA 是必要的检查手段,且如果穿刺结果为恶性,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TI - RADS 5 类高度怀疑恶性结节,具有典型的恶性超声特征,如实性、低回声或极低回声、边界不清、微钙化等。这类结节的恶性风险在 95% 以上,通常建议直接手术或在术前进行 FNA 确诊。TI - RADS 6 类经病理证实为恶性的结节。这类结节已经确诊为甲状腺癌,超声检查主要用于评估肿瘤的大小、范围、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情况,以指导手术和后续治疗。

通过 TI - RADS 系统,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评估甲状腺结节的性质,合理地选择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方案,避免过度检查和治疗,同时也能确保对可能的恶性结节进行及时干预。

(四)预后影响因素

甲状腺癌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病理类型:如前所述,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其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差异较大。乳头状癌预后最好,滤泡状癌次之,髓样癌再次之,未分化癌预后最差。肿瘤分期:肿瘤的大小、是否侵犯周围组织器官、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等分期因素对预后具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肿瘤越小、无周围组织侵犯、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患者预后较好;反之,肿瘤分期越晚,预后越差。例如,甲状腺乳头状癌直径小于 1cm(微小乳头状癌)且无转移的患者,其 10 年生存率可达 95% 以上;而伴有远处转移的患者,生存率则明显降低。治疗方法:及时、规范的治疗是改善甲状腺癌预后的关键。手术切除的彻底性、是否进行了合理的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放射性碘治疗以及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的应用均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例如,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全切除术或甲状腺叶切除术联合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并在术后根据病情进行放射性碘治疗,可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年龄:年龄也是影响甲状腺癌预后的因素之一。一般来说,年轻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好,而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合并症较多等因素,预后相对较差。例如,同样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40 岁以下的患者 10 年生存率明显高于 60 岁以上的患者。基因突变:某些基因突变与甲状腺癌的预后相关。如 BRAF V600E 突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较为常见,其阳性患者可能具有相对较高的复发风险和较差的预后;而 RET 基因突变在甲状腺髓样癌中的不同类型与患者的预后也有密切关系,例如 RET M918T 突变阳性的髓样癌患者往往病情进展迅速,预后不良。手术适应证对于明确诊断为甲状腺癌的患者,除未分化癌或存在手术禁忌证外,一般均应考虑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直径大于 1cm,且超声检查提示有恶性特征(如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纵横比大于 1、微小钙化等),或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结果为可疑恶性或恶性的患者,应手术治疗。对于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证据的患者,手术治疗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同时可结合其他综合治疗措施。一些特殊情况,如甲状腺髓样癌,由于其具有较高的侵袭性和潜在的远处转移风险,一旦确诊,通常建议手术治疗。手术方式选择甲状腺全切除术:适用于双侧甲状腺癌、多灶性甲状腺癌、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的甲状腺癌、家族性甲状腺髓样癌以及一些高危型甲状腺乳头状癌(如 BRAF V600E 突变阳性且肿瘤直径大于 4cm 等)患者。甲状腺全切除术可彻底清除甲状腺组织,有利于术后放射性碘治疗和肿瘤复发的监测,但术后患者需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且存在一定的手术并发症风险,如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甲状腺叶切除术:对于肿瘤局限于一侧甲状腺叶、直径小于 4cm 的低危型甲状腺乳头状癌(如无颈部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无 BRAF V600E 突变等)患者,可考虑行甲状腺叶切除术。该术式可保留部分甲状腺功能,减少术后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的剂量和相关并发症,但术后需密切监测对侧甲状腺叶的情况,以防肿瘤复发。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根据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可分为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适用于甲状腺癌伴有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风险较高的患者,如肿瘤直径大于 1cm 的乳头状癌、髓样癌等;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则适用于术前或术中证实有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可有效清除转移的淋巴结,降低局部复发率,但也会增加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如淋巴漏、肩部功能障碍等。治疗原理:甲状腺组织具有特异性摄取碘的能力,放射性碘(如 131I)进入人体后,可被甲状腺组织或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摄取,其发射的 β 射线可在局部产生辐射效应,破坏甲状腺组织或癌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治疗适应证分化型甲状腺癌(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术后,尤其是存在残留甲状腺组织、颈部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的患者,放射性碘治疗可有效清除残留病灶,降低复发率。甲状腺癌复发或转移且具有摄碘功能的患者,放射性碘治疗可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选择。治疗前准备患者需停服甲状腺激素替代药物(如左甲状腺素钠)一段时间,使血清 TSH 水平升高至 30mIU/L 以上,以刺激甲状腺组织或癌细胞对放射性碘的摄取。在停服甲状腺激素期间,患者可能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如乏力、畏寒、便秘等,需密切观察并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低碘饮食也是治疗前的重要准备措施,一般要求患者在治疗前 1 - 2 周开始避免食用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产品(海带、紫菜、海鱼等)、碘盐等,以减少体内碘的储备,提高放射性碘的摄取率。治疗前还需进行全面的检查评估,包括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血常规、肝肾功能、胸部 X 线或 CT、颈部超声等,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及身体状况,确定放射性碘的治疗剂量,并排除治疗禁忌证,如妊娠、哺乳期妇女,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治疗过程:患者在空腹状态下口服放射性碘制剂,根据病情及治疗目的确定合适的剂量,一般为 30 - 200mCi 不等。服药后,患者需在专门的隔离病房观察一段时间,通常为 2 - 3 天,在此期间,患者的排泄物需进行特殊处理,以防止放射性污染。同时,医护人员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甲状腺功能变化以及有无不良反应发生,如恶心、呕吐、颈部肿胀、疼痛等,大多数不良反应症状较轻,可自行缓解或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治疗目的:甲状腺癌手术切除甲状腺组织后,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需要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其目的主要包括补充甲状腺激素,维持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通过反馈抑制作用,降低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从而减少 TSH 对甲状腺癌细胞的刺激,降低肿瘤复发风险。药物选择与剂量调整:常用的甲状腺激素替代药物为左甲状腺素钠(L-T4)。初始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手术方式、是否存在合并症等因素综合确定。一般来说,年轻、无合并症且甲状腺切除范围较小的患者,初始剂量可相对较高;而老年、合并心血管疾病或甲状腺切除范围较大的患者,初始剂量宜偏低,随后根据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主要是血清 TSH 水平)逐渐调整剂量,使 TSH 维持在合适的目标范围。对于低危型甲状腺癌患者,TSH 目标值一般控制在 0.5 - 2.0mIU/L;对于高危型甲状腺癌患者,TSH 目标值应更低,通常控制在 0.1 - 0.5mIU/L。剂量调整过程需个体化、缓慢进行,一般每 4 - 6 周复查甲状腺功能一次,直至达到理想的 TSH 控制目标。(四)靶向治疗治疗原理:随着对甲状腺癌分子生物学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了一些与甲状腺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分子靶点,如 BRAF、RET、VEGFR 等。靶向治疗药物能够特异性地作用于这些靶点,阻断肿瘤细胞内的异常信号传导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侵袭和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治疗适应证:主要适用于晚期或转移性甲状腺癌患者,尤其是那些对传统治疗方法(手术、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耐药或无效的患者。例如,对于伴有 BRAF V600E 突变的晚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BRAF 抑制剂(如维莫非尼、达拉非尼等)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对于 RET 基因突变阳性的甲状腺髓样癌患者,RET 抑制剂(如凡德他尼、卡博替尼等)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此外,抗血管生成药物(如索拉非尼、乐伐替尼等)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可用于多种类型的晚期甲状腺癌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治疗过程与监测:靶向治疗药物一般采用口服给药方式,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由于这些药物作用于特定的分子靶点,可能会引起一些特异性的不良反应,如 BRAF 抑制剂可导致皮肤毒性(皮疹、皮肤干燥、瘙痒等)、关节疼痛、发热等;RET 抑制剂可能引起腹泻、高血压、手足综合征等;抗血管生成药物常伴有高血压、蛋白尿、出血倾向等不良反应。因此,在治疗期间,需定期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血压、心电图等检查,以及针对不良反应的相关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和疗效评估结果调整治疗方案。疗效评估可采用影像学检查(如 CT、MRI、PET-CT 等)观察肿瘤大小、数量、转移灶的变化,以及血清肿瘤标志物(如甲状腺球蛋白、降钙素等)水平的动态监测等方法,一般每 2 - 3 个治疗周期进行一次疗效评估,以判断靶向治疗的有效性,若治疗有效则继续维持治疗,若出现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则考虑调整治疗方案或停药。外照射放疗:外照射放疗在甲状腺癌治疗中的应用相对较少,主要适用于未分化癌患者,由于未分化癌恶性程度高、对放疗相对敏感,放疗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局部症状,控制肿瘤生长,但总体疗效有限,多作为一种姑息性治疗手段。对于一些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如肿瘤侵犯周围重要组织器官(如气管、食管等)且无法手术切除干净,或术后局部复发且再次手术困难的情况下,也可考虑外照射放疗,以提高局部控制率。放疗过程中需注意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器官,避免放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如放射性皮炎、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等,同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放疗方案,包括放疗剂量、照射范围、照射技术等。化疗:化疗在甲状腺癌治疗中的地位相对较低,传统的化疗药物对甲状腺癌的疗效欠佳。但对于一些晚期、转移性且无法进行靶向治疗或对靶向治疗耐药的甲状腺癌患者,可尝试采用化疗。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多柔比星、顺铂等,一般采用联合化疗方案,但总体有效率不高,且化疗不良反应较大,如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心脏毒性等,因此在应用化疗时需充分权衡利弊,严格掌握适应证,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给予相应的支持治疗。综合治疗策略:甲状腺癌的治疗应强调综合治疗理念,根据患者的病理类型、肿瘤分期、基因突变情况、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对于早期甲状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往往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术后根据病理结果及危险因素评估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放射性碘治疗及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对于晚期甲状腺癌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可能需要联合靶向治疗、外照射放疗或化疗等多种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同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还应注重患者的心理支持、营养支持以及对治疗不良反应的管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耐受性,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六、结论

甲状腺癌作为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细胞起源、基因突变以及环境和遗传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历史研究进程中,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甲状腺癌的认识从早期的模糊逐渐走向清晰,在病理学、病因学、治疗方法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目前,甲状腺癌的综合概述涵盖了其发病率上升的趋势、多种病理类型及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多样化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以及受多因素影响的预后情况。在治疗流程方面,形成了以手术治疗为核心,结合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手段的综合治疗体系,不同治疗方法各有其适应证、治疗过程和注意事项,且相互关联、相互补充,旨在为不同病情的甲状腺癌患者提供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肿瘤复发率和死亡率。然而,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如甲状腺癌的早期精准诊断标志物的发现、新型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以及如何更好地优化综合治疗策略等,相信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甲状腺癌的诊疗水平将不断提高,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

附:一份甲状腺和颈部超声检查报告:

一、报告基本信息检查机构信息机构名称:QUANTUM地址:2330 KENNEDY ROAD, SUITE 402, SCARBOROUGH, ON M1T 3A4电话:416 - 756 - 7667传真:416 - 756 - 7841患者信息姓名:BEL**医疗卡号:***出生日期:1969 年龄:55 岁性别:女转诊医生:Dr. LIU, Chongen检查日期:2024 - 10 - 28报告日期:2024 - 10 - 30位置:右侧大小当前:1.8×1.3×0.8 cm(之前为 1.7×0.8×1.4 cm)特征成分:混合实性和囊性(1 分)回声:高回声(1 分)形状:规则(0 分)边界:光滑(0 分)回声焦点:无(0 分)总分:2 分TI - RADS 评分:2 分建议之前该结节为非等回声伴囊性右极病变,之前发现的混合实性 / 囊性右下极病变今日未明显见到。(二)结节 2位置:位置较低(右侧)大小当前:1.0×0.6×0.6 cm(新出现的结节)特征成分:实性(2 分)回声:极低回声(3 分)形状:宽(0 分)边界:不规则(2 分)回声焦点:无(0 分)总分:7 分TI - RADS 评分:5 分建议建议进行细针穿刺活检(FNA)以排除恶性可能。三、其他发现四、结论建议对结节 2 进行 FNA,该结节为新发现的。结节 1 今日为混合实性和囊性,之前为实性,可能为良性,但因其 TI - RADS 评分为 2 分,建议 1 年随访。甲状腺双侧叶的低回声结节可能代表显著的淋巴结或甲状旁腺组织,可能需要核医学扫描和血清 PTH 相关确认。根据 TI - RADS 标准的甲状腺结节管理建议:TI - RADS 1:良性,无需 FNA,无需随访。TI - RADS 2:不可疑,无需 FNA,无需随访。

TI - RADS(Thyroid Imaging -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即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是对甲状腺结节的超声特征进行标准化描述和分类的一种方法,用于评估甲状腺结节的恶性风险。

对于结节 1,其 TI - RADS 评分是 2 分,以下是具体分析:

结节 1 的成分为混合实性和囊性,在 TI - RADS 评分中得 1 分。混合实性和囊性结节相对实性结节来说,良性可能性较大。将上述各项得分相加,结节 1 的总分为 2 分,对应的 TI - RADS 评分为 2 分。根据 TI - RADS 分类标准,TI - RADS 2 类结节通常被认为是良性的,恶性风险较低,但仍需结合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和随访。在这份报告中,建议对结节 1 进行 1 年随访,尽管它目前可能是良性的,但要观察其是否有变化。

总体来说,这份报告重点关注了甲状腺结节的情况,结节 2 因其特征有恶性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结节 1 虽可能为良性,但也需定期随访。

来源:医学顾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