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一市委书记被查!曾经还是党校老师教书育人 ,自己却贪污腐败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3 00:13 1

摘要:2025 年 4 月 1 日,一则重磅消息在广东省官场传开,清远英德市委原书记、二级巡视员张杨彬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2025 年 4 月 1 日,一则重磅消息在广东省官场传开,清远英德市委原书记、二级巡视员张杨彬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这一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也为党员干部再次敲响廉洁从政的警钟。

回顾整个事件,2024 年 10 月 29 日,广东省纪委监委就通报张杨彬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历经数月调查,2025 年 4 月 1 日,经广东省委批准,相关部门对其立案审查调查并作出 “双开” 决定。

官方通报显示,张杨彬涉嫌受贿犯罪,他利用职务便利,在工程承揽、土地审批等领域为他人谋取私利,严重损害了公共利益和政府公信力。

张杨彬,1966 年 10 月出生,广东饶平人。

在踏入仕途前,他拥有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广东省委党校经济专业。

早期,张杨彬是清远市委党校的一名教师,教授哲学专业。

从 1990 年到 1997 年,他一直在党校任教,这段经历本应让他对党的理论、纪律有着深刻理解。

随后,他在党校内部逐步晋升,从经济教研室副主任到函授科科长,再到 2000 年担任党校副校长、广东行政学院清远分院副院长,在党校系统深耕近 20 年。

2009 年后,张杨彬的职业轨迹发生变化,调任清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纪工委书记,后兼任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委员。

此后,又担任清远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2021 年,他迎来仕途高峰,先后担任英德市市长、市委书记,直至案发。

根据官方通报,张杨彬的违纪违法问题相当严重。

在政治纪律方面,他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甚至对抗组织审查,完全背离了一名党员干部应有的立场。

在组织纪律上,他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为他人谋利并收受财物,严重破坏组织秩序。

廉洁纪律方面,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是小问题,大搞权钱交易才是重点。

他利用职务便利,在工程承揽、土地审批等领域为他人大开方便之门,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尤其恶劣的是,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大力反腐,高压态势下,张杨彬仍不收敛、不收手,顶风作案,性质极其恶劣,在当地官场造成极坏影响。

案件处理结果彰显法律威严。

张杨彬被开除党籍、公职,其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党代会代表资格也被终止。

不仅如此,相关部门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并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从党校教师到地方主官,张杨彬的角色反差巨大,其堕落轨迹凸显权力异化风险。

这一案件有着深刻警示意义,它时刻提醒领导干部,在政商交往中,必须坚守 “亲”“清” 政商关系,不能公私不分,更不能以权谋私。

同时,也体现广东省在反腐工作上 “老虎”“苍蝇” 一起打的高压态势,无论官职大小、资历深浅,只要触犯党纪国法,必将受到严惩。

深入分析张杨彬案件,能发现不少深层次问题。

在权力监督方面,他长期在开发区、商务局等关键岗位任职,这些岗位掌握大量资源和审批权。

但在他任职期间,权力制衡机制似乎未能有效发挥作用,存在明显漏洞,让他有机会滥用职权。

从理想信念教育角度看,张杨彬出身党校,本应是党的理论坚定传播者和践行者。

然而,现实中他却走向腐败,这反映出理论教育与实践存在脱节现象,部分干部未能将所学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另外,案发时张杨彬距退休不足一年,这种 “退休前捞一把” 的投机心理在部分官员中存在,暴露一些人在职业生涯末期的错误心态,认为即将退休便可逃脱法律制裁。

张杨彬案给所有党员干部敲响警钟,权力是把双刃剑,必须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稍有不慎就会沦为谋取私利的工具。

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初心使命,在实践中经受住各种考验。

社会各界也期待反腐斗争持续深化,通过不断完善制度、加强监督,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让权力真正为人民服务。

来源:时尚老baby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