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2日,我们迎来第18个世界孤独症日,今年孤独症日以“落实关爱行动实施方案,促进孤独症群体全面发展”为主题,全省教育系统积极践行关爱行动,用政策护航成长,用理解消融隔阂,用行动传递温暖。
2025年4月2日,我们迎来第18个世界孤独症日,今年孤独症日以“落实关爱行动实施方案,促进孤独症群体全面发展”为主题,全省教育系统积极践行关爱行动,用政策护航成长,用理解消融隔阂,用行动传递温暖。
省教育厅联合省残疾人联合会、黑龙江广播电视台举办“童心爱暖四月天”关爱孤独症儿童线上培训。邀请哈医大六院发育行为儿科主任武丽杰教授,讲授孤独症早期行为标志及治疗干预策略、孤独症儿童在学校可能出现的问题、开展融合教育对孤独症儿童的意义等内容。全省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和开展融合教育的普通学校超过6000名教师参加培训。
哈尔滨亚冬会“三冠王”--速度滑冰运动员宁忠岩为牡丹江宁安市特教学校的孩子们送来祝福,以体育精神传递社会温暖,呼吁社会关注特殊群体运动潜能。
黑河市特殊教育学校以“点亮星星的世界”为主题,举办“快乐体验,收获成长”课程体验活动。在特色课程体验过程中,学生们制作香甜蛋挞、绘制五彩脸谱、扭出缤纷花束、缝制布艺挂件,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专注与想象。
鹤岗市特教中心与育民小学携手开展了“阳光助残 星途有爱 共筑融合梦”社会融合活动,两校学生代表深情朗诵《星星的对话》,用文字传递平等与友爱。
双鸭山宝清县特殊教育中心开展行走的课堂——草莓采摘社会实践活动,学生通过采摘,认识不同品种的草莓,了解其生长环境,在丰富的感官体验中,积累宝贵的生活经验,更好地融入社会。
大庆市特殊教育学校携手祥阁学校共同开展多样化的普特融合活动,传递平等、接纳、包容、友爱的理念,普特同心,共同点亮星星的未来。
愿每一颗“星星”都能在包容的夜空下,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认识孤独症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患有此病的孩子如同难以捉摸的星星,与世界保持着神秘的距离,因此,他们被称为“星星的孩子”。孤独症以社交沟通障碍、兴趣或活动范围狭窄以及重复刻板行为为核心症状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社交技能、言语沟通技能受损,同时伴有一定的行为障碍和智能障碍。
为了提高人们对孤独症的认识,争取早期治疗改善患者的状况,2007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孤独症日。
早发现 早干预
中华医学会提出“五不”早期识别法,家长需警惕以下行为:
1. 不看/少看:缺乏对视,回避社交注视。
2. 不应/少应:对名字无反应,不关注他人指示。
3. 不指/少指:无法用手势表达需求。
4. 不语/少语:语言发育迟缓或终生无语言。
5. 不当行为:重复排列物品、感知觉异常(如对声音敏感)。
如果孩子出现以上行为中的一条或几条,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专业医疗机构就医评估,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关爱行动 政策为基
2024年7月,七部委联合印发《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8年)》,为孤独症群体构建全方位支持体系:
1. 消除偏见:倡导科学认知,用理解替代歧视,营造包容社会环境。
2. 平等赋能:保障教育、就业权利,推动融合教育落地,开发适配岗位。
3. 专业支持:优化康复资源分配,规范服务标准,减轻家庭经济压力。
4. 长效守护:完善大龄托养、社区支持体系,为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关怀。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