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阳春三月,春风拂过贺兰山东麓,田间地头翻涌着新绿的浪潮。在这播种希望的季节里,银川市西夏区兴泾镇社区戒毒(康复)中心的禁毒专干、禁毒志愿者们踏着春泥,深入辖区开展禁种铲毒踏查行动,将禁毒的种子深深播撒进千家万户,在春耕画卷上勾勒出一道坚不可摧的禁毒防线。
春雷动·万物生
阳春三月,春风拂过贺兰山东麓,田间地头翻涌着新绿的浪潮。在这播种希望的季节里,银川市西夏区兴泾镇社区戒毒(康复)中心的禁毒专干、禁毒志愿者们踏着春泥,深入辖区开展禁种铲毒踏查行动,将禁毒的种子深深播撒进千家万户,在春耕画卷上勾勒出一道坚不可摧的禁毒防线。
踏查固本,犁铧下的禁种守护
“这片田地土质松软,要重点排查。”行动中,由禁毒专干、禁毒志愿者、治保会成员、各村(社区)综治专干、队/组长、网格员、治安联防队等专门力量组成的“禁种铲毒先锋队”穿梭在垄亩之间。重点对田间地头、野外空地、花卉果蔬大棚、废弃大院等植物易生长地带展开“拉网式”“多轮次”的踏查,对地形复杂、不易深入的区域采用“无人机”进行探查,最大限度地扩大踏查覆盖范围,严防毒品原植物种子落地生根。
宣传铸魂,泥土里的法治萌芽
“乡亲们看仔细,这种锯齿叶片的幼苗就是罂粟!”踏查时,禁毒专干利用毒品原植物标本模型、《毒品原植物识别图》着重强调毒品原植物的外观特点,村民、农户停下手中的农活仔细端详。像这样直观、易懂的“田埂课堂”已成为每年辖区“春秋宣传季”的缩影,不仅如此在线上,“先锋队”还通过禁毒类公众号向村民推送禁种铲毒科普的相关文章,不断扩大村民获取知识的渠道、拓宽辨识和预防毒品原植物的知识面。
春风化雨,阡陌间的久久为功
禁毒是一场需要代代坚守的“马拉松”,从空中“无人机”到地头“老黄牛”,禁毒工作者用科技与传统交织的治理智慧,在春耕大地上筑起一道“种子不落地、苗芽不出土、毒花不开颜”的立体防线,为辖区的长治久安注入了强劲的“禁毒力量”。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一点号